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风湿正痛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风湿正痛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风湿正痛丸,对照组予甲氨喋呤(MTX)联合尼美舒利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点各项疗效评价指标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33%,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正痛丸治疗寒湿痹阻型RA具有起效较快、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的优点,较适合此型患者长期治疗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痹痛康联合甲氨蝶呤(MTX)方案治疗RA的疗效,比较联合方案对寒湿痹阻、风寒湿痹、肝肾不足3个证型的疗效。方法: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辨证为寒湿痹阻、风寒湿痹、肝肾不足型的RA患者183例,试验组92例予痹痛康颗粒联合MTX方案治疗,对照组91例予MTX联合痹痛康颗粒安慰剂治疗,疗程1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观察指标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12周时,两组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寒湿痹阻型有效率高于风寒湿痹型、肝肾不足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痛康联合MTX方案治疗RA疗效优于MTX联合痹痛康安慰剂,且痹痛康联合MTX治疗寒湿痹阻型RA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痹玉康Ⅰ号"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晚期寒湿痹阻证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方法,观察60例中晚期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8周晨僵时间、28个关节压痛、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疼痛及疲乏评分、医生的全面评估、患者的全面评估、健康评价调查表(HAQ)。结果:"痹玉康Ⅰ号"方用于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中晚期寒湿痹阻证患者,治疗8周后中医症候学评定总有效率达到95%,ACR20%改善率93%。结论:"痹玉康Ⅰ号"方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中晚期寒湿痹阻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蜂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各20例,分别予蜂针加MTX(甲氨喋呤)、MTX、强的松加MTX治疗,30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并对一般症状、体征、ESR、CRP、RF等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改善RA患者症状体征、降低活动期指标水平总有效率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中医寒湿痹阻证候总有效率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蜂针疗法能有效治疗RA,改善寒湿痹阻型中医证候,且较其他药物疗法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方温阳通络宣痹汤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为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临床诊治思路。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即治疗组(温阳通络宣痹汤治疗)及对照组(甲氨蝶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分析两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疗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宣痹汤能够减轻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蠲痹汤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的疗效。 方法 104 例均为 2018 年 8 月-2019 年 8 月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就诊的 RA 活动期患者,中医辨证为寒湿痹阻证,按照随机数x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 52 例,对照组 52 例,两组均接受来氟米特片(爱诺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理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蠲痹汤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晨僵时间、起效时间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VAS 评分、晨僵时间均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4.23%(49/52),高于对照组咱76.92%(40/52)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310,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CRP、RF、ESR 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蠲痹汤辅助治疗 RA 活动期(寒湿痹阻证)可减轻症状,增强疗效及改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痹汤加减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7例予三痹汤加减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对照组37例单纯予来氟米特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价疗效,包括疼痛、肿胀、压痛、屈伸不利、晨僵、舌象及脉象;根据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改善情况评价2组治疗后病情活动度控制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9%,病情明显控制率67.57%,对照组总有效率75.67%,病情明显控制率45.94%,治疗组疗效及病情控制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压痛、屈伸不利、晨僵、舌象及脉象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中医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RF、ESR及CR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6%,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痹汤加减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寒湿痹阻型RA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控制RA病情活动,降低RF、ESR及CRP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祛湿通络丸对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符合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同时,治疗组口服祛湿通络丸,对照组口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疗程12周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相关主要症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ASAS、BASMI各项主要指标、降低ESR、CRP等实验室指标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1.4%,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祛湿通络丸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络除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络除痹汤治疗。治疗3月,观察2组总有效率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7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ESR、CRP、RF较前下降(P<0.05,P<0.01)。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络除痹汤联合西药治疗RA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双盲对照随机研究观察补肾通络方对肝肾亏虚兼寒湿阻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肾亏虚兼寒湿阻痹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复方补肾通络方治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以5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Kellgren-Lawrence(K-L)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3,5周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equesne指数评分、WOMAC指数评分以及中医临床表现,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3,5周后,膝关节活动度、 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及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治疗肝肾亏虚兼寒湿阻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提高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肾方治疗创伤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创伤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方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BMP)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MP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BM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方治疗创伤性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治疗厦性肾病蛋白尿有效方药。方法:通过分析众医家对肾病蛋白尿的治疗方法,遵循中医传统组方原则,在中医治疗肾病蛋白尿不同思路的指导下,总结拟订出六组治疗方药,简要分析中药组方的特点及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六组方药中益气健脾补肾方以益气补肾气扶正为主,一般用于病情稳定,轻微蛋白尿而无明显症状者;益补收敛固涩方对病程长,或有大量蛋白尿者加用收敛固涩之品;益补活血化瘀方对顽固性蛋白尿或疗程较长者从瘀论治,加用活血化瘀之品;益补疏风通络方对病程较长而症情复杂,且一再反复者,配以疏风祛邪;益补固涩清化方以益气补肾固涩为主,配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品,标本兼治,扶正祛邪综合治疗,是临床治疗肾病蛋白尿的常用方剂。结论:根据肾病蛋白尿的轻重缓急、病程长短、症候的复杂性及复发率高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药,以健脾补肾为主治疗其本,配合清热、活血、利湿、祛风以治其标,对提高肾病蛋白尿的疗效、降低复发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方治疗肾虚型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LOH)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5例LO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9例,对照组16例,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PADAM症状评分和血清睾酮检测。结果:对照组TT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TT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PAD-AM自我症状评分表中体能+血管舒缩症状、性功能减退症状及总分治疗前后均有差异(P<0.05);两组精神心理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和37.50%,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补肾通络方治疗肾虚型LOH疗效确切,作用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氧化应激影响.方法:将4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1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硫辛酸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补肾通络方治疗,疗程90 d.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神经传导速度、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HbA1c,TG,CHO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TG,CHOL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治疗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MD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SOD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1,P<0.05);治疗组MDA下降、SOD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补肾通络方治疗DPN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脂代谢,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5.
补肾调冲汤治疗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调冲汤治疗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口服补肾调冲汤煎剂;对照组50例,口服安宫黄体酮.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7.9%,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痊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88.0%,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调冲汤治疗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标本兼治,伴随症状改善明显,且无副作用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49-1051
目的 :观察益气补肾方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乳果糖口服溶液与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补肾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大便性状积分的变化,采用便秘临床评分系统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记录治疗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4周后,两组头晕眼花、气短乏力、脉细无力、舌淡少津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4周后,两组便秘症状评分降低,大便性状评分上升,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降低幅度及大便性状评分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补肾方治疗老年性便秘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徐建芳  邱彬  倪燕红 《新中医》2021,53(6):121-124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肾化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CKD 4期)的护理疗效。方法:将85例CKD 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和补肾化浊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干预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干预前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较干预前下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干预前上升,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尿酸(UA)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肾化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确切,较单用西医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患者血清SCr、BUN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补肾活血通络汤治疗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汤治疗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症(GIOP)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GI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强的松激素和补肾活血汤,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和骨化三醇胶囊和碳酸钙D3片,治疗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钙、血磷、尿钙、尿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和血甲状腺旁激素(PTH)水平,骨密度(BMD)值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3.3%)高于对照组(30.0%)(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降低,血钙、血磷升高,BMD值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腰膝酸软、腰背疼痛、下肢疼痛、步履艰难症状和总积分明显下降(P0.05),PTH水平明显降低,BMD值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汤治疗GIOP的效果好,能减轻激素和副作用,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7,(7):558-561
目的 :观察补肾活髓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并从调控m TOR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补肾活髓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并设30例健康人为正常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用RT-PCR方法检测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 TOR信号通路中的m TOR m RNA表达。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3.33%,优于对照组的64.51%(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均有明显上升(P0.01)。CAA患者骨髓中m TOR表达水平低于正常水平(P0.01),治疗后两组m TOR m RNA表达水平均有所提高,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活髓颗粒可显著改善CAA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无不良反应。补肾活髓颗粒可显著提高HGB、WBC、PLT的数量。补肾活髓颗粒通过激活CAA患者m TOR信号通路活性增加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提高骨髓造血细胞的数量,并改善恢复骨髓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补肾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78.13%;观察组尿蛋白排泄率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5%。结论补肾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理想,安全性较高,可促进尿蛋白排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