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武可文 《中医研究》2005,18(6):45-46
不稳定心绞痛(UAP)是冠心病中介于急性心肌梗塞(AMI)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的中间状态,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范畴,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管腔不完全闭塞、相应区域的心肌发生缺血.我科自2001-01-2004-12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肾阳虚挟血瘀型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素E1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病情较重,预后较差,发病机制主要是病变血管中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因此,抗凝,抗血栓治疗,在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尤为重要。我院对2004年4月-2006年4月,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应用前列腺素E1与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保军  杨庆福  靳淑黎 《陕西中医》2006,27(11):1332-1333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静滴5-ISMN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气雾剂。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体征、缺血心电图改变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能降低总胆固醇、LDL水平及血小板粘附率,稳定斑块的作用。提示:本方法治疗UAP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心绞痛(UAP)是介于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间的心肌缺血综合征,具有独特复杂的病理机制和临床预后,病情变化多端,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UAP的发生除少数由于斑块脂质浸润急剧进展外,大多数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及其诱发的血管痉挛有关,易发展为心肌梗塞和猝死,及时妥善处理对延缓和避免严重心脏事件至关重要,现就近年内科中西药物治疗若干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组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和心电图的ST段下降和/或T波倒置。其主要病理基础为小稳定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用葛根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参麦注射液并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包括多种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但斑块破裂诱发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仍是UAP的主要发病机制.笔者对98例UAP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旨在探索低分子肝素和参麦对UAP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四种情况:急性ST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T),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心绞痛(UAP)和冠脉猝死(SCD)。其发病的基本机制是斑块不稳定和有血小板的聚集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破裂和狭窄。但由于NSTEMI和UAP在临床上有时难以区分,且其处理基本相同,故有主张将其统称为非ST抬高的ACS(NSTE—ACS)。这一疾病起病急,危险程度不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CD+CD28-T淋巴细胞表达比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临床危险分层的关系。方法选择54例UAP病人和20名健康者为研究对象,UAP组按照我国UAP临床危险分层标准,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各18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外周血CD+CD28-T淋巴细胞表达比例。结果外周血CD+CD28-T淋巴细胞表达比例高危组、中危组与低危组、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高危组与中危组、低危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CD28-T淋巴细胞表达比例对UAP临床危险分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同时表明CD+CD28-T淋巴细胞与不稳定斑块关系密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CD+CD28-T淋巴细胞在不稳定斑块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临床常见危症。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使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随之发生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被不完全阻塞时,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本病如治疗不及时,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险。而患者产生的焦虑、恐惧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56层CT冠脉成像(CTA)评判冠脉斑块稳定性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0例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40例,分别依次完成256层CT冠脉及冠脉造影(CAG),对比分析“罪犯”血管内“罪犯”斑块处的CT值及CAG的表现。结果以临床诊断以及CAG影像表现为标准,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稳定心绞痛病人的“罪犯”血管及“罪犯”斑块,其检出率为100%,均能完成CT值的测量及CAG测量。CT测量病变狭窄程度:UAP组“罪犯”斑块处血管狭窄率为(77.17±12.86)%,SAP组“罪犯”斑块处血管狭窄率为(82.30±6.16)%。病变的狭窄程度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罪犯”病变斑块的CT值方面:UAP组“罪犯”斑块CT值为(78.70±36.79)Hu,SAP组“罪犯”宽块CT值为(180.63±86.14)Hu。UAP组“罪犯”病变斑块的CT值较低,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56层CT冠脉成像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对检出冠脉斑块有较高的敏感性,而且能较准铂地对斑块密度做出定量的诊断,间接反映CHD患者病变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