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是根据中医传统认识,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或属性。药性功效的发挥是通过药材得以体现的,而药材的形成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药物生长的温度、湿度、降水、风、地形、土壤、微生物等因素。本文从中药药性形成的历代医籍考证入手,结合现代研究的认识和结果,剖析了中药生成禀受元素与自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自然环境因子的变化对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指出中药药性是中药秉承了自然环境中各元素的变化而形成的,是气候、土壤、生物、地形等各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药药性的概念和形成,对开展中药药性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古代文献和现代认识的梳理,进而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中药药性的概念、形成及其意义,指出中药药性,即为中药的属性,是中药秉承自然环境因素之变化,用于调整机体状态,便于临床辨证使用,运用中国哲学方法高度概括而形成的药物属性,包括其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两个方面。这一认识对明确和拓展中药药性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角度初步分析中药药性与有效化学成分、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平性、温性与寒性药材各30味,采用文献研究与统计分析结合归纳出结论。结果:不同药性的药材所含有效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药材的有效化学成分与生态因子存在相关,药材药性与气候因子也存在间接的关联性。结论:生态因子→药用植物有效化学成分→中药药性效应链的存在不可否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西南中药区中药药性随三向地带性变化的规律,为西南区中药材的栽培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南中药区及区内的主要代表药材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方法,从"环境-成分-药性"关系出发,分析中药药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西南区内的药材以温性、寒性为主,占比分别为45.53%、34.96%,以苦味药占比最大(35.86%),辛味、甘味药次之(30.30%、25.76%),归肝、肺、胃、脾经者较多,占比分别为21.81%、17.78%、15.44%、13.42%。区内归大肠经的中药占比呈现随海拔升高而增大的趋势,归肺经的中药占比呈现随经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西南区药材的有效物质多以苷类化合物、挥发油类化合物为主。结论:西南中药区的中药药性及药效成分具有随三向地带性变化的特征;境-成分-药性"传递关系的解析,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中药材的道地性形成及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20味植物类中药无机元素含量的检测、分析,测得42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均值,建立了元素区间尺表,并以此比较出不同药物中每种元素含量的高低。再以药物元素含量与均值线的偏移程度(F值)定性与传统药性比较,而判别每味中药的药性。结果120味药物中,符合者为75味,占62.5%;不符合者为45味,占37.5%。从而论证了“药物中各种无机元素含量水平,是决定植物类中药四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的假说。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金银花药材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相关性。方法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对金银花 4个道地产地和 1个非道地产地的土壤进行了元素和有机质分析 ;对以上 5个产地的药材进行了连续 3年的动态采样 ,并用HPLC法对各产地药材中主成分绿原酸和 4种黄酮类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 ;对金银花产地的气象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 ;对金银花中主成分的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以探求影响其有效成分积累的主要生态因子。结果 :4个道地产地在地理位置、土壤类型、气候区划等方面具有共性 ;道地和非道地产地金银花药材中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结论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形成、积累与生态条件密切相关 ,如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中的绿原酸和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悬殊 ,道地产区药材的含量远高于非道地产区药材的含量 ,提示我们只有深入研究二者的相关性 ,才能提高中药材的质量。河南和山东金银花主产地在地理位置、土壤和气候等方面的相似性 ,可能是道地药材质优的重要原因 ;结合金银花中主成分的动态积累分析 ,综合道地和非道地产地的土壤和气候等信息 ,推断在生态因子中 ,土壤可能不是影响其有效成分的决定因子 ,而日照时数可能是其有效成分子的决定因子 ;为寻求道地药材的形成本质及建立其质量评  相似文献   

7.
薛长松 《中草药》2020,51(11):3090-3096
药性四气为中药的基本属性,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是目前中医药研究热点之一,也是中医药自身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客观要求。由于各单味药药性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归纳、总结、变化的最终结果,因此明确各单味药的药性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是中药药性科学内涵研究和共性特征归纳总结的基础条件。通过考证历代古籍文献,结合现代中医药科学研究成果,梳理金银花药性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其药性最终确立的影响,总结金银花药性成因及其科学内涵。即金银花单味药药性形成是其药效物质基础、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药效作用和历代临床用药倾向3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单味药药性成因假说,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用支持向量机探讨中药无机元素与药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进  邓家刚  覃洁萍 《中药材》2008,31(12):1933-1936
目的:探讨支持向量机用于中药药性识别的可行性。方法:选择K,Ca,Mg,Mn,Fe,Cu,Zn 7种无机元素在中药中的含量为指标,以支持向量机为工具,采用留一法对中药药性识别分类。结果:K、Ca、Mg、Mn、Fe元素含量对平性药药性识别影响相对较大,而Ca、Fe元素对温热药药性识别影响相对较大。结论:中药药性与中药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支持向量机可根据中药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对中药药性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质量与生态系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金银花药材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相关性。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对金银花4个道地产地和1个非道地产地的土壤进行了元素和有机质分析;对以上5个产地的药材进行了连续3年的动态采样,并用HPLC法对各产地药材中主成分绿原酸和4种黄酮类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对金银花产地的气象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对金银花中主成分的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以探求影响其有效成分积累的主要生态因子。结果:4个道地产地在地理位置、土壤类型、气候区划等方面具有共性;道地和非道地产地金银花药材中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结论: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形成、积累与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如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中的绿原酸和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悬殊,道地产区药材的含量远高于非道地产区药材的含量,提示我们只有深入研究二者的相关性,才能提高中药材的质量。河南和山东金银花主产地在地理位置、土壤和气侠等方面的相似性,可能是道地药材质优的重要原因;结合金银花中主成分的动态积累分析,综合道地和非道地产地的土壤和气候等信息,推断在生态因子中,土壤可能不是影响其有效成分的决定因子,而日照时数可能是其有效成分子的决定因子;为寻求道地药材的形成本质及建立其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为金银花药材GAP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性理论复杂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锐  张冰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340-3343
中药药性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总结的反映药物及其作用性质的概念。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中药药性的形成机制及运用规律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从发生学上看,中药药性理论与药物本体及药物作用密切相关,并且深受阴阳五行、取象比类等哲学思想影响,具有复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药性的形成具有多源性特征,其早期的确定途径不唯一,其对应的功效作用不唯一;第二,药性的表达具有多样性特征,其表征指标多样,其实际表达的影响因素多样。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应关注这些复杂性特征,注意药性与功效的辩证统一,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寻找共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赤灵芝孢子粉水提物(肌生注射液)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方法:以翻正反射消失出现时间作为睡眠时间,观察不同剂量和给药方式下肌生液对小鼠戊巴比妥钠和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及自主活动等的影响。结果:皮下注射肌生液可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和巴比妥钠睡眠时间,且有剂量效应关系。肌生液亦可诱导注射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的小鼠入睡。每日注射具有镇静作用剂量的肌生液一次连续8天不产生依赖性,而安定连续给药8天后产生依赖性。肌生液可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结论:灵芝孢子粉水提物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催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灵芝生料酿制液镇静催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灵芝生料酿制液(GLB)镇静催眠药理作用。方法取NIH小鼠连续灌胃0.06,0.12,0.24g/kgGLB15d,测定GLB对实验小鼠自发活动情况,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阈剂量小鼠睡眠时间和对戊四氮致小鼠惊厥的作用。结果GLB灌胃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显著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动物数,GLB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有对抗戊四氮致惊厥发作的作用,且剂量越大,作用越明显。结论GLB有明显的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宫汤镇静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清宫汤镇静、催眠的药理作用。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生理盐水组、安定组及清宫汤低、中、高剂量组,安定组给予0.1mL/10g灌胃给药,其他4组按照0.2mL/10g灌胃给药,记录给药前后自主活动,测定给予戊巴比妥钠闽上催眠剂量小鼠的睡眠时间及统计阁下剂量的睡眠动物数,另采用尼可刹米致惊厥小鼠模型,观察给予清宫汤后小鼠惊厥发生率的变化。结果清宫汤3.0、6.0g/kg剂量能明显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的小鼠睡眠时间,增加戊巴比妥钠阁下催眠剂量所致睡眠动物数,并能显著对抗尼可刹米致小鼠惊厥的作用。结论清宫汤有明显的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槐定碱对内毒素致急性感染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氧化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昆明小鼠60只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预防给药组、槐定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预防给药组连续6 d ip槐定碱5 mg.kg-1,其余各组ip 0.5 mL/只生理盐水,均末次给药后1 h除A组外其他各组一次性ip内毒素9 mg.kg-1建立小鼠急性感染模型。造模后2 h,槐定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ip槐定碱2.5,5,9 mg.kg-1,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进行肺含水量的测定;取血检测白介素6(IL-6)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组织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果:给槐定碱各组小鼠的急性感染程度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血清IL-6,MDA,NO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SOD含量较模型组升高(P<0.05);中剂量组效果优于其他各组(P<0.05)。HE染色提示,各给药组炎症程度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槐定碱可不同程度的减轻内毒素肺损伤小鼠的病理损害,能有效地增强模型鼠免疫调节能力及抗氧化损伤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宁神口服液的镇静及催眠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五味子宁神口服液的镇静、催眠、抗惊厥药理作用进行初探。方法采用镇静、催眠、抗惊厥实验观察五味子宁神口服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及对小鼠尼可刹米惊厥的抑制作用。结果五味子宁神口服液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只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延长小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及减少小鼠死亡只数。结论五味子宁神口服液有明显的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柴胡黄芩配伍应用对小鼠急性癫痫模型的影响。方法:60只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A组),柴胡黄芩5∶2组(B组),柴胡黄芩1∶1组(C组),柴胡组(D组),黄芩组(E组),地西泮组(F组),每组各10只,制备小鼠最大电休克(MES)急性癫痫模型;另取180只昆明小鼠按上述分组方法分别制备小鼠戊四氮(PTZ)、士的宁(STR)、匹罗卡品(PLCP)急性癫痫模型。结果:B、F组可显著降低MES小鼠惊厥率(P<0.05),明显延长PTZ小鼠发作性阵挛潜伏期、发作性强直潜伏期以及死亡潜伏期(P<0.05),以及STR小鼠死亡潜伏期(P<0.01)。仅F组可延长PLCP小鼠强直及死亡潜伏期(P<0.01)。结论:柴胡黄芩配伍应用有抗惊厥、抗癫痫作用,其中以柴胡黄芩5∶2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槐定碱对内毒素(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只KM小鼠分成6组:①正常组、②模型组、③槐定碱5mg/kg预防给药组、④槐定碱2.5mg/kg组、⑤槐定碱5mg/kg组、⑥槐定碱9 mg/kg组,每组10只。①、②、④、⑤、⑥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连续6d。③组腹腔注射5mg/kg槐定碱,连续6d。上述②~⑥组均在末次注射生理盐水或药物后1h腹腔注射LPS 9mg/kg造模,造模2h后④~⑥组分别给槐定碱2.5mg/kg、5mg/kg、9mg/kg,4h后取材。结果:槐定碱组IL-6较模型组降低(P<0.05),槐定碱组IL-10含量介于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P<0.01),NO、SOD、MD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四组氧化损伤均有明显改善,其中5mg/kg的槐定碱组效果较好。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明显遭到破坏,槐定碱组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槐定碱能降低ALI小鼠血清中IL-6、IL-10、NO、MDA的含量,提高SOD含量,改善肺脏病理损伤,具有抗ALI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槐定碱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SOD, MDA及TLR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槐定碱对内毒素(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预防给药组、槐定碱低剂量组、槐定碱中剂量组、槐定碱高剂量组,每组10只.①正常组、②模型组、④槐定碱低剂量组、⑤槐定碱中剂量组、⑥槐定碱高剂量组:ip生理盐水0.5 mL,连续6d.③预防给药组:ip 5 mg·kg-1槐定碱,连续6d.上述②~⑥组均在末次注射生理盐水或药物后1 h ip脂多糖(LPS)9 mg· kg -1造模,造模2h后④~⑥组分别给槐定碱9,5,2.5 mg·kg-1.6h后检测肺组织匀浆中SOD活性及MDA的含量,取新鲜肺组织裂解后提取RNA,RT-PCR法检测TLR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86.22 ±8.86) U·mg-1相比,LPS模型组(50.58±10.06) U·mg-1肺组织匀浆SOD活性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SOD[预防给药组(64.71±5.74)U·mg-1,高剂量组(56.34 ±6.88) U·mg-1,中剂量组(75.50 ±13.01)U·mg-1,低剂量组(67.02±10.19)U·mg-1]均明显升高(P<0.05);而肺组织中MDA含量变化趋势与SOD相反(P<0.05);TLR4 mRNA的表达灰度值与正常组(0.45±0.20)比较,LPS模型组(0.82±0.20)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预防给药组(0.60 ±0.32)s,高剂量(0.55 ±0.19),中剂量(0.54 ±0.29),低剂量组(0.61±0.26)]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槐定碱能降低ALI模型小鼠肺组织匀浆中MDA的活性,提高SOD含量,降低TLR4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半夏秫米汤的镇静催眠作用,并探讨量效关系。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地西泮组及半夏秫米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原方剂量),每组8只。正常组按剂量0.1 mL/10 g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地西泮组按剂量0.75 mg/kg给予地西泮水溶液灌胃,其余各给药组按剂量6.75 g/kg、13.5 g/kg、27 g/kg给予半夏秫米汤灌胃,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灌胃给药后以自主活动仪观察小鼠自主站立次数,协同阈下/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观察小鼠入睡率、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半夏秫米汤各剂量组小鼠自主站立次数减少(P0.05或P0.01),且入睡率升高;半夏秫米汤中、高剂量组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或P0.01)。结论:半夏秫米汤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呈量效关系,以原方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独活香豆素组分对戊巴比妥钠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独活香豆素组分(TCA)对戊巴比妥钠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溶媒(5%吐温-80,20mL/kg)、氯霉素(25mg/kg)及TCA(50、100mg/kg)组,等容灌胃给药1h后,再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或巴比妥钠200mg/kg,观察催眠潜伏期和催眠时间。结果氯霉素和高、低剂量的TCA使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延长249.8%、171.1%和78.7%,均P<0.01;对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TCA对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