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刁雅静 《河南中医》2020,40(6):827-83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病因为感受寒湿疫毒邪气,病机为阳虚阴盛,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符合中医痰饮病特点。痰饮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补虚与泻实兼顾,在温阳以治其本的同时,祛邪外出。饮邪在表者,以辛温药开腠理,发其汗;饮邪在里者,根据邪实盛衰,采用温阳行气或攻逐之法消痰利水。新冠肺炎初期,病机为寒饮袭肺伤脾,此期可参照溢饮、痰饮治法,散寒解表,温肺化饮,健脾利湿,采用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加减;中期病机为水饮停肺,饮郁不解,化热壅肺,此期可参照支饮、悬饮治法,宣肺逐饮,通腑泻热,采用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大青龙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厚朴大黄汤加减;危重期病机为饮邪闭肺,邪陷心包,应开窍醒神,益气生津,回阳救逆,采用木防己汤合肾气丸加减;恢复期病机为余饮留于肺脾,宜健脾补肺,行气化饮,采用外台茯苓饮加减。  相似文献   

2.
袁超  张毅  胡蓉  孔思琪  刘瑜  李金田 《河南中医》2023,(9):1297-1301
泽漆汤是张仲景治疗痰饮咳嗽的代表方,其方证病机为痰饮内伏胸胁,积久化热,伤及阳气,故治以逐痰化饮,通阳扶正,兼清热以散结。该方重用泽漆三斤,以消痰化饮。紫参性苦寒,清肺金以泻热,降冲逆而破凝塞,清咳嗽而止疼痛。白前色白性寒,专入肺经,降气祛痰。黄芩善消痰利水,清肺中火气。半夏体滑性燥,有除湿化痰,降逆利水之能。两药合用,既可降逆止咳化痰治其标,又可清水饮郁积之火,开郁利水治其本。人参、甘草培补元气以建中焦,培土以制水,绝其水饮泛溢之根源。桂枝、生姜通阳散饮。全方攻补兼施、寒温并用,再以荡涤秽浊的东流水煎煮泽漆,引诸药直达病所,发挥祛痰止咳,利饮消肿,清泻肺热之效。此药频服,峻药缓攻,为水盛正虚,猛攻恐伤其正,故频服以涤水饮而扶其正。现代用泽漆汤治疗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肺部疾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张仲景提出的治疗痰饮病的大法.脾失健运,水精不能四布,是引起痰饮病的主要原因,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候.温通阳气为治本之法,另外,根据痰饮之部位不同又有发汗、利小便、攻逐水饮、扶正祛饮之法.  相似文献   

4.
《内经》有水饮、积饮、溢饮之名,《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载有痰饮、溢饮、支溢、悬饮主治之方,提出了广义之痰饮病当以温药和之的总的治疗法则。《金匮要略》“当以温药和之”里有药与法的关系,也有发汗利水、攻补行消等治则,但均属温药,只适宜痰饮之属于寒者,不能统治所有痰饮病,即使是狭义之痰饮,不辨寒热虚实率以温药和之也会使治疗失于偏颇。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证属本虚标实.心气心阳亏虚为病之本,血瘀水停乃病之标,“虚”“瘀”“水”为其病理关键,治宜标本兼顾.根据虚实主次不同,本病可分为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痰饮阻肺、阳虚水泛、阳气虚脱等证型.心肺气虚型治宜补益心肺,方用补虚正气粥合山楂粥;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生脉粥;气虚血瘀型治宜益气活血,方用丹参粥合山楂粥;痰饮阻肺型治宜泻肺化痰,方用葶苈子粥合白术茯苓粥;阳虚水泛型治宜温阳利水,方用参芪附子粥合参桂苈枣汤.在具体病证的药膳调理过程中,务必恪守“辨证施膳”原则,随“机”而变.对于阳气虚脱者,药膳调理无助救治.  相似文献   

6.
结合《内经》经文,探讨中医临证治则。1、开鬼门,洁净府。是指发汗,利小便,但发汗之中还寓有宣通肺气之意,利小便之中还寓有温通气化之意。2、气虚者,肺虚也。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除其本身的功能低下,更可见全身性的气虚证,故治病时,亦须重肺气之宣降条达。3、肺阳虚。肺之阳气宣降通调是水液代谢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张仲景选甘草干姜汤以治“肺中冷”肺阳虚之肺痿证。4、寒湿与咳嗽。肺之咳嗽因于寒湿之邪尤为多见,张仲景治疗咳嗽痰饮以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等,方中不乏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等辛温之品,充分体现了治外感寒湿咳嗽“当以温药和之”之要旨。  相似文献   

7.
饶吉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11):594-594
我院主任医师施锡璋 ,为全国第 3批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导师 ,临床上注重咳嗽的辨证施治 ,用药上有独到之处 ,现介绍如下。1 治疗当分寒热虚实 肺合皮毛、属卫、主表。咳嗽初起大都缘于感冒 ,一般治宜解表 ,但有寒热之分 ,用辛温解表 ,或兼清热药物。兼虚者有阴、阳、气、血之别 ,当配滋阴、补阳、益气、养血药物。老年人体虚易受邪 ,所以最易感冒 ,感冒而引起咳嗽 ,其内因是虚 ,外因是邪。“虚而受邪 ,其病则实”,故老年咳嗽虚和实不能孤立地看。一般急性发作时先治邪实 ,久病者要治其体虚 ;初发时属寒居多 ,应当用温开法 ,有热可兼用清凉…  相似文献   

8.
史红 《天津中医药》2005,22(3):222-223
以《金匮要略》痰饮的理论及治疗原则为依据,从痰饮产生的病因病机、痰饮致病的特点和痰饮的治法等三方面对痰饮病进行探讨,痰饮的产生主要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其致病具有阳虚阴盛、证候繁杂、易兼夹其他病邪的特点。痰饮病的治疗应遵循“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原则,详审病机,分辨饮停部位,抓住痰饮病阳虚阴盛,本虚标实这一特点,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根据病势之轻重缓急,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9.
痰饮首创于张仲景,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及"发汗、利小便、攻逐水饮",指出了治疗痰饮病的根本大法。然而在临床治疗痰饮时,我们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到辨证论治,避免误治失治事件的发生。文章从失诊误治病例,详述其整个诊疗过程,阐明脏腑功能失调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扶正是治本之关键,不但温阳利水,且要扶助脾肺肾脏腑气化功能,使人体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从而气化功能恢复可利于祛除水湿之邪,该病证往往迁延多变,日久不愈,转变为虚实夹杂之证,病情错综复杂,易误诊误治,故辨清标本虚实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临床上需要学会详观四诊、融会贯通,根据临床症状而随证治之,方得疗效。并于文中简要论述了水湿、痰饮、痞满的病因病机,经典方药的辨证论治,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水肿之证,有阴水、阳水之分;水肿之治,有发汗、利水、攻逐、健脾、温肾等法则之异。临床所见:单一证型者少,阳虚寒邪外本并见;寒湿内盛阳衰血亏并存;湿郁困脾郁久化热等等,虚实寒热错综复杂者多。笔者用温阳利水,发汗散寒;温阳利水益气养血;燥湿健脾解郁清热并施之法,取效尚佳,兹整理治验三则如下:案一:田×,男,60岁,1978—4—15初诊。  相似文献   

11.
李广  张世葳 《河南中医》2020,40(5):704-706
经方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有:补益心脾法、疏肝健脾法、滋阴清热法、清热化痰法、甘润缓急法、化痰解郁法和回阳益阴法等七种。补益心脾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方用外台茯苓饮加味;疏肝健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方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加减;滋阴清热法适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方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清热化痰法适用于肝郁气滞,痰热扰心神证,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甘润缓急法适用于脏躁病,证属心肝血虚,心神失濡所致,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化痰解郁法适用于痰气郁结之证,方用半夏厚朴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减;回阳益阴法适用于心肾阴阳两虚,且以阳虚为主所致的烦躁不安证,方用茯苓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以心气亏虚为本,血瘀、痰浊、水饮互结为标,虚实夹杂,标实为主。心力衰竭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心力衰竭病变循三焦水道,由上到下分别影响心、肺、脾、肾、肝的功能,故心力衰竭治疗应采用三焦论治,根据三焦症状的不同,分别采用泻肺利水,健脾疏肝法治疗,并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各有侧重。治上焦喘咳,常选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泻肺逐饮,治中焦心悸乏力,则选用苓桂术甘汤健脾化湿,治下焦水肿尿少,则选用木防己汤或真武汤温阳利水,并在具体方剂中加入川芎、陈皮、赤芍等疏肝行气之药以疏导瘀滞之气,促进水与血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
李征  杨军 《河南中医》2021,(4):499-502
中土平和是气机升降有序的关键,脾胃调和,则痰湿无以生,气血充沛,肝木不郁,肾水得滋,则内伤发热可愈。黄元御提出“一气周流”理论,健脾和胃善用黄芽汤,肝气升发无力加桂枝、牡丹皮以疏肝,肺气不降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内伤发热为肝郁所致者,应当健脾、疏肝、温肾并举,治以疏肝调畅气机,同时健脾益肾,采用柴胡芍药汤加减,肝肾功能失调者加生地黄,阳虚甚者加干姜、附子以温肾水。肾阳虚则肝木郁,肝木郁则克脾土,脾土虚则易生痰浊水湿。中土虚,一气运化无力而百病乃生,治以温肾通阳,以天魂汤健脾温肾,水不涵木,肝气瘀滞而血瘀者,可加牡丹皮、赤芍、桃仁、红花等。  相似文献   

14.
眩晕病的辨证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王立忠 《河南中医》2009,29(2):105-107
眩晕一病,病因多端,虚实夹杂。临床辨证常分为6个类型: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痰湿中阻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交阻证,分别施以不同的方剂。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掌握其辨证立法、选方用药的规律,有效组织,合理用药,灵活配伍,充分利用某些药物配伍后所产生的协同增效作用,使药到病除。用药配伍规律大致有:平肝潜阳,清脑熄风;健脾祛痰,利湿和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滋阴补肾,填精补脑;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病情的寒热用寒凉以清热、用温热以散寒。寒热并用之法为证候之复杂多变而设,但因病情复杂,单用寒热往往难附合病情而需寒热并用,以达"欲寒先热、欲热先寒"之功。在临床上五脏多为虚证,应治以补法,但不可纯补、峻补、壅补,应该补中寓通,静中有动,"欲补先泻",对于外感六淫及内伤饮食等造成的脏腑实证,应祛邪扶正,但不可滥用攻伐耗气之品,应泻中有补,"欲泻先补"。"欲散先收、欲收先散",制其标而复其本,去其邪而不伤其正。在药物配伍中,扬己所长,避己所短,于阴阳矛盾中达到实质上的有机结合。治疗热病,用寒凉的方药,在药汤尚温热时服用;治疗寒性病证,应用热性方药,必待药汤凉后再服用。中医学之"欲阳先阴、欲阴先阳"即组方配伍能正确把握药势,在具体应用中能达到气机升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散收相使之功,在服药中可以防止药证格拒。  相似文献   

16.
吴霞霜  张斌霞 《河南中医》2020,40(4):548-551
张斌霞教授治疗慢性失眠遵循平调阴阳,补虚泻实的总治法,认为慢性失眠发病多与心、肝、脾、肾四脏密切相关,以心肾为根本,肝胆为枢机,脾胃为通路,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辨证,侧重有所不同。张教授治疗失眠强调以阴阳为纲,认为不论采用何种治疗都应遵循"平调阴阳,引阳入阴"的治疗大法,不可忽视阴阳变化,而一味安神。张教授治疗慢性失眠,以疏利肝胆为法,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尤爱甘松一药,因其性甘温,除醒脾健胃外,还可理气开郁,有肝脾同调之功。张教授治疗慢性失眠避用破气消积药物,取厚朴花而非厚朴,因厚朴花理气化湿无厚朴燥湿下气之力,花类药物质轻升散,可更好助脾胃升发清阳。张教授认为,慢性失眠病程较长,具有久病多虚、久病及肾、久病入络、久病致郁、久郁生痰特点,补虚多从肾入手,根据病邪性质,选择性配伍化瘀通络、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之品,常有良效。  相似文献   

17.
介绍牛彩琴教授运用揿针结合中药治疗阳虚水泛证肺胀的临床经验。牛彩琴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在于本虚标实,本虚责之肺脾肾三脏阳虚,标实责之痰饮、瘀血留滞,故治疗以温阳散寒暖脾肾、宣肺化饮平咳喘、利水消肿调气机、活血化瘀通经络为原则。临床采用自拟补肺温肾汤温阳散寒、化痰平喘、活血利水,同时结合揿针埋针定喘安神、调理脏腑。针药同用不仅能有效减轻急性期发作症状,更能延长稳定期,减少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喘咳、咯痰、水肿、癥积几个主要临床见症,介绍周次清教授的诊治经验。喘咳加重多属实,忌用补肾纳气法。治应以祛邪为主,辨证的关键为喘咳突然加重;咯痰增多因于热,勿投健脾燥湿方。治宜辛凉宣肺、泻火化痰。如误投会造成痰稠难咯、胸闷憋气等不良后果;水肿心悸病在肺,慎用温阳利水法,以免影响痰液的咯出;癥积本为虚致实,补虚攻邪方为正。不能单纯使用活血化淤或软坚散结药。应以温阳益气为主,攻补兼施为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刘国安主任医师治疗心律失常临证经验。刘老认为,心律失常病机为本虚标实,以心气、心阳、心阴、心血虚为本,痰热、血瘀、气滞为标;论治分为痰热内扰、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气滞血瘀6型,选方分别为黄连温胆汤、生脉散、炙甘草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加减,临床疗效较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