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估护理干预结合中医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评价两组护理前后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HAMD、SD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研究组护理干预后FMA、BI评分上升幅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中医治疗能显著纠正脑卒中后抑郁状况,提升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适合家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自入院当天起由康复医师负责良肢位的设计和摆放,护士负责常规护理、翻身及良肢位的保持;对照组则保持自由体位,护士负责常规护理及翻身等;分别于入院及护理4周后进行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肢体并发症情况的评估。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显著提升(P0.05),而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提升更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肢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良肢位摆放能有效提升肢体运动功能并减少肢体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中风患者,依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非常大,患者的各项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肢体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136例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68例。其中6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68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M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M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WHOQOL-10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提高,改善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晓莉 《新中医》2020,52(21):162-164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2 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较护理前升高,CSS 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C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中医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四肢感觉功能测评(Fugl-Meyer评分)、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明显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辨体施护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均调查其中医体质,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中医体质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NIH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改善情况。结果:(1)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两组评分均上升,观察组评分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采用针对性体质调护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肌张力(MAS)、肢体功能状况(FMA)以及日常生活能力(BI)。结果:观察组肌体痉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痉挛与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1日—9月30日期间,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66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肢体功能、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能力及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下肢功能、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介入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12月在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脑病科就诊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康复组在病情平稳48h后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1月、2月、3月分别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指数评分,治疗期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能力、上下肢运动能力较上月比较均有明显提升(P<0.05),康复组在治疗1月、2月、3月生活能力、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康复组肩手综合征、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压疮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动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个体化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症及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个体化护理,试验组予以个体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比较2组患者自我效能GSES、自我护理能力ESEA评分及并发症。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2组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疾病共性自我效能、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ESEA总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疾病共性自我效能、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ESEA总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个体化护理能够增强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循经远取动法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循经远取动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FM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远取动法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护理中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对患者预后效果的观察。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莒南县中医医院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研究时间从2018年3月-2019年3月,按照护理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分析得知,试验组患者出院后肢体功能评分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标准(P<0.05);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分析得知,试验组患者出院后ADL评分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标准(P<0.05);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得知,试验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护理中采用神经内科护理,能对患者肢体功能与神经功能进行明显改善,还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舒适护理对重型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本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优质护理,试验组给予中医舒适护理。结果:试验组改善率66.7%,对照组改善率33.3%,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4周后护士本专科中医理论考试及操作考试成绩较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重型肝炎患者实施中医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增加舒适感,对提高护士专科中医护理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及电话的随访延续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院内宣教及出院后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出院后给予网络及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观察2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BI)、生存质量及运动功能。结果:BI指数2组干预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2组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活动能力、自理能力、上肢功能、情绪、个性、体能及生存质量总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语言、工作能力、家庭角色、社会角色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功能、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2组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运动功能、上肢功能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功能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八藤汤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八藤汤药熨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肢体周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64%,治疗组有效率为90.3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周径较治疗前缩小,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藤汤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肿胀具有较好的疗效,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麻附三藤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来氟米特片、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麻附三藤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3.3%,研究组有效率为8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附三藤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减轻关节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季晴晴  施谧  蒋羽 《新中医》2021,53(3):163-166
目的:探究中医敷包联合穴位按摩对视网膜脱落患者舒适度及体位依从度的影响。方法:将66例视网膜脱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33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术后给予中医敷包联合穴位按摩。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舒适度、护理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护理后2组体位依从度。结果:护理3 d、5 d、10 d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前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视物不清、眼底目络充盈曲张、视衣瘀血、眼胀头痛胸胁胀闷、烦躁失眠、食少嗳气积分与对照组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体位依从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敷包联合穴位按摩用于视网膜脱落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体位依从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以西医为主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中医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气滞血瘀型慢型盆腔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