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以阴血为体,阳气为用,肝之阴阳协调对调控女性月经周期阴阳节律及"心-肾-子宫"生殖轴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肝之阴阳失衡可干扰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转化与"心-肾-子宫轴"交互作用,从而导致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经后期阴血失充,经前期阳气不足,经间期阴阳转化不利为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补肝体、助肝用、解肝郁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重要方法,调复肝"体阴用阳"之性在推动调周法与调轴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辩证统一进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月经病是女子经带胎产中最常见的疾病,因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以致阴阳失衡,冲任督带受损。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围绕月经周期的分期治疗已成为当代中医之共识。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从五脏与月经周期关系出发,以五脏为整体,病证结合,从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各期分属于肺、肾、肝、心、脾进行辨治,以提高中药调经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静 《江苏中医药》2021,53(10):9-12
目的:对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月经后期医案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其诊治月经后期的特色经验.方法:将收录的2471例月经后期患者的医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构建夏桂成教授月经后期医案信息平台,进行数据管理、频次统计、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471例月经后期患者中,病程10年以上者占57.91%,合并不孕症者占61.84%,证候阴虚及阳、气郁痰浊者占73.98%.对医案中出现的168味中药进行统计分析,四气分布符合月经周期"七期理论"中各月经分期阴阳消长转化规律.分析744例月经后期经后初期医案,药物归经从多到少依次为肝、脾、肾、心、肺、胃经.基于规则分析及熵聚类算法分析得出各月经分期的核心药物关联及新处方若干.结论:通过月经后期医案数据挖掘,发现夏桂成教授诊治月经后期是以心-肾-子宫轴学说为指导,心肾为核心,以整体观和个体化辨证论治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原则,按月经周期节律调节法来分期分时燮理女性体内气血阴阳消长转化,重在经后期论治和从心论治.  相似文献   

4.
根据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病机演变规律和证候表现,隗继武教授认为本病病位虽在肠,但与肝脾心肾四脏密切相关,并主张分期论治:初期木郁克土,重疏肝解郁,兼以健脾止泻;中期土虚木乘,重健脾理肠,兼以柔肝缓急;后期心肾不交,重交通心肾,兼以疏肝健脾理肠。  相似文献   

5.
不孕症中有20%~35%为排卵障碍性,对于此类不孕症患者,月经周期中经后期、经间期和经前期的治疗都很重要,其中经间排卵期又尤为关键。历代医家及现今广大中医工作者,对其重要性都有一定的认识,治疗思路也各具特色。故从这三期出发,以经间期为关键,根据肾肝心及阴阳血气活动来探析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医治疗思路。望对中医关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夏桂成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37-839
夏教授援易入医,应用太极后天八卦理论,坎离与心神关系,创立了心-肾-子宫生殖生理轴学说,心肾交合,水火阴阳的统一,形成太极阴阳鱼图。认为以冲任督带等奇经为主,肾与心、肝、脾(胃)、子宫等经脉在内的纵横联系,正负反馈下形成的月经周期节律、生殖节律。认为补肾调周法是顺应月经周期中七期的变化,也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键之一。经后期治法特点经后初期养血滋阴,以阴助阴,方选归芍地黄汤;经后中期养血滋阴,佐以助阳,方选滋肾生肝饮;经后末期滋阴助阳,阴阳并重,方选补天种玉丹;治疗在于扶阳济阴,促进阴长阳消。经间排卵期在偏重补阴的基础上适量加用补阳之品,补肾助阳,佐调气血,方选补肾促排卵汤。经前期补肾助阳,维持阴长,方选毓麟珠;经前后半期补肾助阳,养血理气疏肝,助阳健脾,疏肝理气,方选毓麟珠合越鞠丸。提出"欲补肾者先宁心,心宁则肾自实"。  相似文献   

7.
经前期综合征相当于中医学"月经前后诸证"。西医学多采用对症及激素治疗,远期效果不佳。中医调治经前期综合征具有明显优势,众多医家认为病位主要在肝,也涉及肾、脾、心、肺、冲任,治疗多从心肝肾调理,其中从肝论治经前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机理以肝郁为主,不离调肾大则,治疗应以疏肝为大法,辅以滋肾补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三阴交穴对心、肝、脾、肾、胞宫调治作用的分析,探讨三阴交穴的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及经穴与脏腑的联系。梳理与三阴交穴直接相连的肝、脾、肾三条经脉的循行路线,分析三阴交穴与心、胞宫间接相连的途径,归纳心、肝、脾、肾、胞宫的生理功能,结合具体病症,探讨三阴交穴对心、肝、脾、肾、胞宫的调治作用。认为刺灸三阴交穴可以调治心、肝、脾、肾、女子胞的功能,从而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三阴交穴可对与其直接或间接相连的脏腑功能产生治疗作用,是其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的体现,说明三阴交穴与上述脏腑之间的确存在某种联系,且这种联系是通过经络作为媒介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历代文献的系统调研,总结中医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规律,并与传统五行学说比较,构建COPD五脏相关理论框架。研究结果证实COPD病位在肺,与脾、肾、心、肝等脏腑系统皆有关系,尤其与脾、肾关系密切;明确了COPD脏腑病机传变的模式以及病机传变的基础和条件,提出COPD脏腑病机传变的模式包括肺脾、肺肾、肺心、肺脑、肝肺、脾肾、心肝、肾心之间的双向或单向传变,总体以肺为中心,脾、肾、心、肝四脏与肺之间可相互影响,后期还可能由肺及脑。  相似文献   

10.
卒中以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为病理特点,与少阴心肾不足、厥阴心包及肝之亢逆关系密切。根据经络辨证施治规律,卒中针灸治疗宜取少阴经穴补之,取厥阴经穴泻之;方药宜补益少阴心肾之不足,疏泻厥阴心包及肝之亢逆(笔者将介绍一系列配合卒中针灸治疗的中药袋煮散方剂)。  相似文献   

11.
高体三教授立足伤寒六经中之厥阴经、太阴经、少阴经和脏腑功能特点,提出了"水暖、土和、木达"三阴辨证的学术思想体系,结合肝癌前、中、后期发展进程特点,将三阴学术思想融入肝癌辨证施治中,以养血柔肝、培补温肾、燥湿健脾为治疗大法,在肝癌临床治疗和后期调养中,获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儿童多动症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治疗过程中的证型变化,为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症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全国9家单位收集的270例多动症患儿的证型变化,运用SPSS 22.0进行分析,总结儿童多动症中医证型的分布及变化特点。结果:270例患儿中,初诊时以心肝火旺证居多,占40.4%,治疗后期以肝肾阴虚证多见,占47.8%。《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西医分型与中医证候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中医证型在不同病程患儿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多动症中医证型分布与DSM-Ⅴ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病程长短无明显关联;在治疗过程中,初期以心肝火旺证居多,后期以肝肾阴虚证多见,说明儿童多动症疾病初期实多虚少,后期虚多实少,存在由心肝火旺证向肝肾阴虚证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卢苏教授师从夏桂成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痛经的治疗有自己的特色,卢教授认为痛经的治疗要重视几个部分:经间期、经前期及经后期,以治"心"贯穿其中,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调周"治疗,根据所处不同周期有所侧重,尤其突出"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月经后期是临床常见的月经病,相当于西医的"月经稀发"。女子有"经""带""产""乳"的生理特点,加上人工流产、药物流产、诊断性刮宫、上环、取环等因素的影响,常气血亏虚,血海不能按时充盈,故临床上月经后期颇为多发。文章主要从中医对月经后期的认识,肝与月经的关系,肝主藏血、主疏泄功能与月经后期的关系入手,探讨从肝论治月经后期,以期有价值者对临床上月经后期的治疗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卢苏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主要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及痰湿、血瘀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病关键位肾虚,治疗上以补肾为主,兼以化痰、疏肝、活血等方法。又因本病原因病变之分复杂,本病症的阶段始终停留在经后期,故必须抓住经后期,益肾促排卵,纠其根本。临床上应用妇科名家夏桂成教授的补肾调周法,按四期论治,即行经期活血调经,经后期滋阴养血补肾,经间期补肾调气血促排卵,经前期补肾助阳为主。  相似文献   

16.
王德明教授深受江苏特色孟河医派及清·陈士铎理论熏陶。大多数学者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以肝郁和脾虚为主,王教授认为"肝郁脾虚"只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外在表象,其内在本质实为"心肾不交"。临床治疗主张交通心肾、调和肝脾。王教授以"心肾不交"为理论基础,总结出了经验方"肠康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标本兼顾,交通心肾,补脾泻肝,解郁散结而收功。  相似文献   

17.
刘国安主任医师认为肝藏血,血舍魂,魂安则寐,失眠与肝关系密切,从肝论治时,分别以柴胡疏肝散和龙胆泻肝汤为主方,重视肝心同治,加入二仁,经对证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076-2077
中枢神经药物治疗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弊端颇多。中医药治疗有独特的理论见解和用药经验。其中,理论以脏象理论和气机理论为代表;指导用药以肝脾二经为主,心、肺、肾经用药为辅,重视多维度综合治疗。"药以治病,医以疗心",注重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19.
介绍从肝论治妇科经带病的临床体会及验案举例,从中医理论阐述了肝与妇科经带病发病的密切关系,认为妇科经带病多从肝论治,从清肝凉血治月经先期、温肝理血治月经后期、敛肝固冲治月经过多、疏肝养血治月经过少、通肝活血治闭经、柔肝理气治痛经、调肝健脾治白带、泻肝利湿治黄带八个方面,论述了妇科经带病与肝相关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夜间惊哭,中医认为以心、肝两经蕴热为多,一般多由喂养不当,食积有热,或受惊吓而引起。此症轻时失治,往往易成顽症,称“夜啼郎”。如因各种疾病(如疳积、虫症、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引起的夜啼,则要治疗原发病。一般治疗以清泄心、肝积热,安神镇惊为主,可配合以下饮食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