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和方书,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槟榔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药用部位、品质评价及炮制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结果表明历代槟榔之名多源于其形态、功效及产地,均以“槟榔”为正名。其主流基原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药用部位为其种子(槟榔)和果皮(大腹皮)。槟榔的道地产区为我国海南省。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个大、体重、结实、无破裂者为佳。历代槟榔的主要炮制方法为净制、切制和炒制。因此,建议经典名方达原饮中槟榔使用棕榈科植物槟榔A. catechu的干燥成熟种子,未明确注明槟榔炮制要求的可选择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槟榔生品(槟榔片)。  相似文献   

2.
槟榔致癌 食者足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槟榔为棕榈科槟榔属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种子,其纤维状部分即为“大腹皮”,其中间有卵形种子即为“槟榔”[1]。通常以“大腹皮”入药或供有嚼食习惯的“红唇族”享用(嚼食槟榔时分解出槟榔红色素,满口血红,故称“红唇族”)。中国槟榔,史已有...  相似文献   

3.
槟榔是常用的中药材,在古方中被广泛应用。其原产于马来西亚,在我国海南、台湾等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槟榔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生物碱、酚类、氨基酸、多糖、矿物质、粗纤维、油脂和维生素等,在临床上不仅可用于杀虫,还可以治疗各种肠道疾病、关节炎和青光眼等病症,用药人群主要是儿童和老人。槟榔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是槟榔碱,但文献报道槟榔碱不但可以直接致癌和促癌,还能使机体免疫力下降,间接增加致癌概率,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槟榔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时,常规剂量下没有致癌副作用的报道。为此,本文对近年来槟榔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槟榔的科学开发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砂润槟榔手工切片技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永国 《山西中医》2006,22(4):39-39
槟榔为常用中药,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的作用。历代对槟榔的切制多采用水泡3~5天或更长时间后,再润至软化能切片为度。或先以水浸2~3h后以木甑蒸软后切片(此法少用)。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槟榔因其质硬难润在较长时间浸泡后槟榔碱可损失24.7%;水泡后蒸,因水泡加温可使槟榔碱损失约12%,但对于槟榔的软化切片仍无其它办法解决。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受本院老药工所传,对槟榔采用以砂为介质进行软化的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槟榔中槟榔碱含量的薄层扫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槟榔中槟榔碱含量测定的薄层扫描法,分别测定了进口、海南、广州三地槟榔中槟榔碱的含量,回收率102.3%,变异系数1.95%。三种槟榔槟榔碱平均含量分别为0.2191%、0.1896%、0.5607%。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证槟榔外敷治疗疮疡皮肤病的相关文献,初步理出了槟榔外敷用法的历史脉络,并提出槟榔外敷用法逐步淡出临床的两种可能,即疗效欠佳或是历史文献传承不利而受阻。  相似文献   

7.
槟榔的加工与临床应用陈诗堂②孙立英③槟榔来源于棕榈科植物槟榔成熟干燥的种子。功效消积滞、行水饮、杀虫、通利气分。现用于临床的槟榔一般为生品,即以清水浸泡,按气温情况换水至泡透为止,捞起切片晾干。这样加工出来的饮片,作为商品规格虽然外观好看,但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胡晨  张昊芃  张晓朦  张烁颖  胡晓艳 《中成药》2023,(10):3364-3368
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之一,生物碱是其主要活性物质,其中槟榔碱含量最高。槟榔碱因具有抗菌、促消化、抗血栓等药理作用而广泛运用,其生物安全性也备受关注。体内外研究表明,槟榔碱能造成多种细胞损害,主要是导致细胞形态的破坏,生存率的降低,生理功能异常,甚至细胞凋亡。其毒性机制的研究包括活性氧水平升高、细胞自噬作用等多个方面。本文对槟榔碱对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细胞、生殖细胞六种靶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槟榔碱生物安全性研究和更为有效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槟榔的炮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翠美 《河北中医》2006,28(4):281-281
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可杀虫消积、行气行水,用于食积腹胀、绦虫、姜片虫、血吸虫、痢疾等,其主要成分为槟榔碱.传统炮制经验为"勿曝洒"、"经火无力",传统炮制品有槟榔片、焦槟榔、槟榔炭,今我院试用一种槟榔新工艺饮片--槟榔颗粒.笔者对槟榔的5种炮制品进行了总生物碱的薄层层析及槟榔碱的含量测定,旨在为槟榔传统炮制品种及新工艺饮片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建立了大腹皮(槟榔果皮)及槟榔(槟榔种子)药材中4种生物碱类成分(槟榔碱、去甲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次碱)HPLC同步测定方法,并对槟榔不同药用部位的生物碱含量进行比较。色谱条件为:Welch SCX(4.6 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浓氨水调节pH 3.85~3.90)50∶50,流速0.5 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15 nm。通过对7批槟榔及10批大腹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分析,显示槟榔种子(即槟榔药材)部位的4种生物碱质量分数(槟榔次碱0.020%~0.045%,去甲槟榔次碱0.031%~0.086%,槟榔碱0.194%~0.346%,去甲槟榔碱0.065%~0.094%)均高于槟榔果皮(即大腹皮)部位(槟榔次碱0.010%~0.032%,去甲槟榔次碱0.006%~0.029%,槟榔碱0.00%~0.070%,去甲槟榔碱0.00%~0.020%)。果皮中大部分不含槟榔碱和槟榔次碱。提示不同的生物碱种类和含量限度可用于区分槟榔的不同药用部位,槟榔碱、去甲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次碱可作为槟榔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而大腹皮则应控制槟榔次碱及去甲槟榔次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地上各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新鲜地上部分各部位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化学组分。结果:花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氧化石竹烯(26.590%),2,6,6-三甲基双环[3.1.1]-2-烯(13.605%);果中为石竹烯(34.589%),1R-α-蒎烯(14.444%);叶柄中为(1α,4aα,8aα)-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异丙基)-萘(33.671%),[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22.474%%),1R-α-蒎烯(11.479%);茎中为1R-α-蒎烯(15.544%),[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14.212%),石竹烯(11.551%)。结论:白花前胡地上部分挥发油中,石竹烯类、1R-α-蒎烯含量较高,茎和叶柄挥发油中萘类成分含量较高,在考虑综合利用的同时,应防止人畜中毒。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其语言深奥典雅,风格隽秀,是中医古籍中运用修辞的典范。其修辞现象既是文字运用的一大特色,又是翻译的难点所在。故基于比喻、摹声、讳饰、谐韵等辞格角度,探讨如何依据题旨情境,在英译中实现本体与喻体、声象与物象、词形与韵律的有机结合,从而一方面清楚表达语义和逻辑关系,创建合理的结构形态和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展示中医内涵与文化意蕴,在译语中构建出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情感意境,实现“形与意”“情与理”的符号转换,具有良好的学理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40种蛇类动物骨骼的鉴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道了40种蛇类动物(主要是药用蛇)的骨骼鉴别检索表,可供去皮蛇类药材鉴别时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亚健康研究中有关概念、范畴、病因病机等存在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身的看法与体会,认为亚健康属于中医学"病"的范畴,与中医学"未病"中的"欲病"状态更为接近,亚健康与心身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亚健康状态重在"调理",病机以气虚、气郁为主,病位主要在心、肝、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