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对鹅绒藤茎、叶、果皮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别。方法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谱、二维相关谱分析方法,对药材鹅绒藤茎、叶、果皮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结果叶和果皮的红外图谱较为相似,但与茎的差别较为明显。在二阶导数谱中,鹅绒藤叶1543、1515、1499、1467 cm-1等吸收峰较强,结合1738、1659 cm-1附近的羰基吸收峰,可判定其中黄酮类成分较多,而茎与果皮中相对较少。结论通过红外光谱三级宏观指纹鉴定的方法分析了鹅绒藤茎、叶、果皮的红外谱图,从宏观上比较了三者成分的差异,为鹅绒藤化学成分的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刺五加根、茎、叶原药材及总苷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进行整体分析.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三级宏观指纹鉴定的方法.结果 原药材谱图显示,根和茎谱图较为相似,主要体现在草酸钙和淀粉特征峰,而叶的草酸钙特征峰几乎消失,淀粉特征峰的峰形也变得不明显.总苷提取物的一维谱图显示根、茎、叶在1 602、1 514、1 452(苯环骨架振动)、1 271 cm-1(=C-O)附近均有特征吸收,因此,推测3者共有的成分为酚苷类化合物.二阶导数谱图给出叶在1 656 cm-1(黄酮的C=O)附近特征峰明显强于根和茎,说明叶中黄酮类成分高于根和茎.二维谱图在1 350~1 700 cm-1波段根和茎均体现苯环骨架振动的5个自动峰1 636、1 600、1 521、1 462、1 453 cm-1,叶除了苯环骨架振动峰外还出现1 656 cm-1黄酮类成分的C=O振动,进一步证实叶中黄酮类成分高于根和茎.结论 初步建立了刺五加的宏观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宏观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数据和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碱蓬和盐地碱蓬进行红外光谱鉴定。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结果:二者的一维谱图比较相似,但一些吸收峰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具有一定的差异,碱蓬1646 cm-1处的相对峰强度高于1061 cm-1处的吸收峰,而盐地碱蓬正好相反;二阶导数谱图在1500 cm-11300 cm-1、1110 cm-11300 cm-1、1110 cm-1700 cm-1区间内部分峰形、峰强和二维相关谱中自动峰的峰数均有明显区别。结论: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碱蓬和盐地碱蓬。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红外光谱法对蒙药并头黄芩原药材及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整体成分分析。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以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蒙药并头黄芩药材及不同溶剂提取物(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醇、水提取)的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并头黄芩原药材中有明显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糖类物质的红外特征吸收峰,说明该药材中主要含有黄酮类和多糖类成分。并头黄芩乙醇和水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与原药材比较相似,说明其中所含的主要为黄酮类和多糖类成分。石油醚提取物的红外光谱与其它提取物谱图相比差异性较大,羰基的吸收峰(1736 cm-1)和亚甲基的吸收峰(2917 cm-1和2849 cm-1)比较强,说明其中所含大量的小分子萜类、脂肪酸(酯)等低极性成分。以上这些结果在分辨率较高的二阶导数谱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更为明显。结论:红外光谱技术用于蒙药材及其蒙药不同提取物化学成分的整体变化规律是可行的,且红外光谱法样品制样简单,准确,仪器设备普及性强,可作为蒙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和不同提取工艺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蒙药草乌根、草乌叶、草乌花、草乌芽的原药材及其总生物碱提取物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红外光谱的三级鉴定方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谱)进行样品的全成分分析。结果:草乌根的谱图与淀粉的标准谱图相似,出现淀粉特征峰1 155、1070、1019cm-1,故草乌根含有大量淀粉;叶、花、芽含芳香类物质较多(1600cm-1),糖苷类物质(1050-1070cm-1)、酯类物质不明显;草乌花、草乌叶、草乌芽的红外谱图中能够观察到芳香环(1595cm-1附近)和=C-O(1262cm-1附近)有特征吸收,证明三者共有成分为二萜类生物碱。二阶导数谱图显示,根在1712cm-1(C=O)附近的特征峰明显强于花、叶和芽,说明根中二萜类生物碱类成分含量高于花、叶和芽;二维谱图在800-1300cm-1处根有6个自动峰1745、1650、1560 (最强)、1465、1400、1300cm-1;叶、芽、花相似其自动峰有1680、1560(最强)、1465cm-1。结论:红外光谱宏观指纹技术可提供大量整体信息,能够较准确的把握草乌类药材的整体质量。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光谱提供了大量草乌、草乌花、草乌叶、草乌芽的整体结构信息,验证了4种药材所含物质结构和含量的差异,为今后草乌的系统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并借助于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FTIR)对蒙药草乌叶原药材及不同溶剂提取物(依次采用乙醚,乙醇和水提取)进行分析与评价,发现在草乌叶原药材中具有明显的多糖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767 cm-1),乙醚和乙醇提取物的红外光谱较相似,有较强的羰基吸收峰(1 715 cm-1)和饱和烷基的特征吸收峰(2 921,2 851 cm-1),水提物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酸(酯)类化合物.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可为中药材的整体成分分析提供大量信息,有助于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有效部位的定性宏观追踪及不同提取工艺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忍冬不同种质花蕾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鉴定山东产忍冬不同种质花蕾.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谱)对不同种质忍冬花蕾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一维图谱上不同种质间相似度较大,均有3371 cm-1处的O-H伸缩振动峰,2924,2853 cm-1处的-CH2处的伸缩振动峰,1735 cm-1处的C=O伸缩振动峰,1637 cm-1处的烯醚双键伸缩振动峰,1051cm-1处的C-O伸缩振动峰,说明其主体成分相似;二阶导数红外图谱上,不同种质间在1 800~1 300 cm-1处差异明显;二维相关光谱中,不同种质间其峰强、峰形、峰位等均有较大差异.结论: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技术可以鉴别不同种质来源的金银花药材.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益母草中成药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方法:以益母草碱对照品红外谱图为依据,采用红外光谱法结合二阶导数光谱分析3种不同制剂(颗粒状、膏状、胶囊)的益母草中成药质量及益母草药材的红外特征谱峰。结果:不同制剂益母草中成药及益母草药材的一维和二阶导数红外谱图都有表征益母草碱的特征峰,但其红外光谱及其特征峰相对强度皆有不同,表明不同制剂益母草中成药的组成及益母草碱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益母草颗粒在1 095、1 024、955 cm-1的益母草碱特征峰较显著,益母草膏在1 575、1 538、1 090、1 047 cm-1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而益母草药材与益母草胶囊在1 700、1 668、1 652 cm-1特征吸收峰十分尖锐。结论: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可快速无损鉴别不同制剂的益母草中成药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诃子原药材、水提取物、无水乙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及主要有效成分鞣酸的红外光谱图进行了整体分析。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2D-IR)。结果:诃子药材及其提取物有着各自稳定的光谱特征,谱图中1 714 cm~(-1)的α,β-不饱和酯键的红外吸收峰,1 613,1 447 cm-1的苯环骨架振动是判断鞣酸在不同诃子样品中特征峰强弱的主要依据。诃子药材经过提取,以鞣酸为代表的主要成分得到有效富集,3种提取物中鞣酸的特征峰明显较强,其中水提取物中鞣酸的特征峰强度明显高于无水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结论:红外光谱宏观指纹技术可提供大量的整体结构信息,能够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准确把握诃子药材的整体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金钗石斛原药材及两种提取物所含化学成分的红外谱图进行整体分析。[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金钗石斛原药材、水提醇沉提取物、无水乙醇提取物进行结构分析及鉴别。[结果]金钗石斛原药材一维红外光谱图反映出2 923 cm~(-1)、2 855 cm~(-1)、1 738 cm~(-1)、1 155 cm~(-1)、1 081 cm~(-1)、1 019 cm~(-1)等特征峰,推测金钗石斛中含有脂类、芳香类和淀粉类成分。原药材二阶导数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果,同时出现了1 318 cm~(-1)附近以及783 cm~(-1)附近的草酸钙吸收峰。金钗石斛水提醇沉提取物和无水乙醇提取物的红外谱图中均出现了脂类、芳香类和糖类的特征峰,且与原药材相比峰数、峰强都有改变。金钗石斛水提醇沉物一维和二阶导数谱中均出现了较强的淀粉特征峰,说明水提物中主要是水溶性多糖,且多糖主要以淀粉形式存在。而无水乙醇提取物谱图更清楚的出现了脂类和芳香类的相关特征峰,且峰数与峰形和油类标准品比对,重叠性高。[结论]金钗石斛中主要含有多糖类以及脂肪类物质,多糖主要是以淀粉存在,且金钗石斛中的脂肪类含量较高。不同的提取溶剂所出现的谱图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完美诠释了"相似相溶"原则。红外光谱适合于金钗石斛的快速鉴别及质量评价与控制。  相似文献   

11.
毛菊苣与菊苣的红外光谱三级宏观指纹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毛菊苣与菊苣的红外光谱鉴定方法。方法:运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对毛菊苣和菊苣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两种药材的红外光谱表明毛菊苣中多糖类和芳香类成分含量高于菊苣。1 800~1 300 cm-1区域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中,毛菊苣的1 593 cm-1峰来自芳香类化合物,菊苣的1 660 cm-1邻近峰来自蛋白质酰胺I带,毛菊苣的1 593,1 509,1 421、1 377和1 336 cm-1峰与菊苣有显著差异;1 200~700 cm-1区域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中,二者在717与713 cm-1附近有相似的特征峰,而毛菊苣中的1 062和957 cm-1峰与菊苣有明显差异。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二者差异明显,在1 800~1 500 cm-1区域,毛菊苣在1 590 cm-1附近有很强的自动峰,在1 660 cm-1附近有较弱的自动峰,菊苣在1 700~1 500 cm-1区域内有非常宽的自动峰,且在1 800~1 700 cm-1区域的自动峰也强于毛菊苣。菊苣在1 120~880 cm-1波段有2个自动峰,而毛菊苣有3个自动峰。结论: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可以简单、快捷、准确地对毛菊苣与菊苣进行生药鉴定。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谱学技术在龙胆科“地格达”类蒙药材鉴别中的应用,分别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对4种龙胆科“地格达”类蒙药材进行研究,并对得到的特征图谱进行系统分析。在近红外一维图谱4 250~4 400,5 650~5 800 cm-1四者存在一定差异,在二阶导数图谱4 100~4 400,4 401~4 900,5 400~5 800 cm-1四者呈现显著差异;并且四者的DSC曲线具有明显不同的拓扑图形、特征峰及峰顶温度。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2种谱学技术可实现4种龙胆科“地格达”类蒙药材的高效、准确鉴别,为龙胆科“地格达”类蒙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快速鉴别当归与硫磺熏蒸当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并结合二阶导数谱对当归与硫磺熏蒸当归进行快速鉴别。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当归与硫磺熏蒸当归的醇提物和水提物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二阶导数进行进一步放大分析。结果:在红外光谱中非熏当归与硫熏当归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均有差异,而通过具有高分辨力的二阶导数光谱对醇提物和水提物进行分析后,区分效果更加明显。红外光谱显示,在醇提物中,硫磺熏蒸后当归吸收峰明显减少,且有新吸收峰出现;水提物中,当归与硫磺熏蒸当归在1 000~400 cm-1波长的"指纹区"变化较明显。二阶导数光谱显示,在醇提物中,硫磺熏蒸当归在约3 578,3 541 cm-1吸收峰减弱和消失,约1 400~1 200 cm-1以及800~600 cm-1两者有较明显变化;水提物中,在约3 900~3 850 cm-1以及3 800~3 750 cm-1附近两者有差异。结论: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二阶导数可以高效、简便、准确地鉴别当归与硫磺熏蒸当归,为当归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3批雄黄生品及1批雄黄饮片进行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研究.方法: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激光拉曼光谱并结合二阶导数拉曼光谱对各雄黄样品进行鉴别分析.结果:各样品的红外光谱在3 400,1 630 cm-1附近出现了吸收峰,在1 500~400 cm-1也出现了吸收峰,但均不是雄黄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各样品的拉曼光谱及其二阶导数谱均在182,234,271,342 cm-1等波数位置出现了特征性较强的拉曼振动峰.结论:红外光谱法不适用于雄黄的特征鉴别,拉曼光谱能较好地反映出雄黄的特征吸收峰,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该法值得在中药鉴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黄芩苷为对照,对黄芩3种饮片(生黄芩、酒黄芩、黄芩炭)的多级红外特征图谱进行比较分析,为建立黄芩不同饮片无损、快速的鉴别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比较黄芩不同炮制饮片的红外图谱,发现其变化规律。结果:在一维红外光谱中,各饮片的谱图十分相似;通过分析二阶导数光谱发现,炒炭之后1 357cm-1吸收峰向高波数位移,1 296 cm-1吸收峰向低波数位移;而生黄芩、酒黄芩中的1 413(1 408)cm-1峰,在黄芩炭中消失。二维红外谱图显示特征峰差异明显,在800~1 300 cm-1波段,生黄芩有3个特征峰,1 078 cm-1为最大吸收峰;酒黄芩有4个特征峰,1 066 cm-1为最大吸收峰;黄芩炭有3个特征峰,1 129 cm-1为最大吸收峰;在1 300~1 800 cm-1波段,各饮片均呈现出4个特征峰,其中最大吸收峰生黄芩为1 576 cm-1,酒黄芩为1 620 cm-1,黄芩炭为1 558 cm-1。结论:多级红外特征图谱法可用于快速有效地分析和鉴定黄芩不同饮片,为深入诠释黄芩饮片的炮制原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获得丹参转录因子SmbHLH1全长基因,分析SmbHLH1基因在丹参不同组织部位,以及不同诱导子处理后的表达差异.方法:利用RT-PCR等技术获得SmbHLH1基因全长,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SmbHLH1基因在丹参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及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的SmbHLH1基因由99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32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6 kDa;半定量RT-PCR检测,该基因在丹参的根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在叶和花中有微量表达;茉莉酸甲酯,以及酵母提取物和Ag+共同诱导,会抑制该基因的表达,水杨酸和脱落酸对该基因的影响不大.结论:丹参SmbHLH1基因是bHLH家族新成员,其功能可能与油菜素内酯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