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面瘫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面瘫45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30例对照,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且病程越短,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2.
郭国田 《新中医》2014,46(6):196-197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脉冲针灸治疗仪电针治疗结合艾条灸及穴位贴敷治疗,共治疗3疗程。结果:治愈38例,治愈率63.3%;好转21例,好转率35.0%;无效1例,无效率1.7%,总有效率98.3%。结论:电针结合穴位贴敷是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针和贴穴位温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36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加电针和贴穴位温贴敷治疗。结果:经过3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95%CI=88.80%~99.60%),对照组为75.00%(95%CI=60.85%~89.1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3.022 0,P=0.004 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电针和贴穴位温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证据明确,其收益为OR=0.10(95%CI=0.02~0.49),NNT=5(95%CI=2.85~11.35)。  相似文献   

4.
穴位贴敷朱砂蓖麻膏治疗顽固性面瘫36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该方法适于后期伴发面肌痉挛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刘聪 《河南中医》2013,33(5):757-758
目的:观察挑刺、火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顽固性面瘫患者75例,均给予挑刺、火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结果:75例患者中痊愈55例,显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挑刺、火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顽固性面瘫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王寿兰主任在临床中针刺采用“温阳疏筋法”(针刺神庭穴、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灵台穴、至阳穴、筋缩穴)、穴位贴敷(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气海穴、天枢穴)及常规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附典型病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倪伟 《河北中医》2008,30(4):407-40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6-01—2007-08,笔者运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8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24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1]①起病急骤,病前多有感受风寒史;②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部分患者初起有耳后、耳下及  相似文献   

8.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贤刚  杨闯  杨丽霞  钟渠 《中国针灸》2005,25(11):797-802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04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95年1月-2004年12月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2.5进行Meta-分析.结果:1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2 157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穴位贴敷与单纯针刺或西药比较,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5.58,95%CI(3.41,9.13),P<0.00001及OR 5.53,95%CI(3.47,8.19),P<0.00001].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有效,安全性较高,但还非常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马小平 《中医杂志》2001,42(10):598-598
周围性面瘫,目前多认为与寒冷刺激、病毒感染引发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笔者运用复方马钱子散贴敷下关穴治疗本病6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探讨其治疗机理,系统观察了复方马钱子散穴位贴敷下关穴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蔡欣 《国医论坛》2012,27(4):30-30
呃逆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吴茱萸醋调后贴敷足三里、膈俞、胃俞、肺俞、肾俞等穴治疗呃逆28例,并与654-2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的14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激素类药物对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激素类药物对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设单纯钱刺治疗观察组62例,经激素治疗后再针刺治疗对照组26例,并将两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6.8%,对照组愈显率为76.9%,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疗效与疗程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面瘫无效病例原因的分析与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分析了针灸治疗面瘫无效病例的原因,提出了可能导致面瘫后遗症的因素。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双侧取穴,注重手法,刺激适度,慎用激素等方面,对防治面瘫后遗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目的:寻找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1例,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0.3%,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4.
腕踝针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观察组采用腕踝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法。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及治疗天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两组在治疗次数疗效的关系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5)。运用腕踝针治疗效数少,痛苦也少。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神经定位3种类型疗效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魏玲 《中国针灸》2001,21(1):17-18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按面神经损伤平面定位分为单纯性面神经炎、Bell氏面瘫、Hun氏面瘫,并进行了3种类型的疗效比较,结果表明面神经的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佳,否则反之。  相似文献   

16.
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4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药物穴位敷贴治疗胸痹心痛41例,同时与单纯针刺对照组30例相比较,观察1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和93.3%(P>0.05),随访年复发率分别为5.3%和14.3%(P<0.05)。结果提示穴敷治疗胸痹心痛与针刺疗效相仿,但效果稳定,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   总被引:80,自引:6,他引:74  
目的;观察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时机进行针刺的疗效。方法:将14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病程分为2组,发病7天以内的急性期患者为治疗组,发病7天以上的静止期及恢复期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5.2%,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率66.7%,有效率97.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给予面神经良性刺激,会大大提高治愈机率,故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为急性期。  相似文献   

18.
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时效关系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许伟 《中国针灸》2002,22(6):8-1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Bell′s麻痹)开始的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78例面神经炎所致Bell′s麻醉的病人,按开始针刺治疗的时间分为3组:发病2周内开始针刺治疗175例,2^ -4周开始针刺治疗97例,1^ -6个月开始针刺治疗45例。每组病人均根据病程分期治疗。结果:病程2周内开始针刺治疗痊愈率最高(77.2%),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而且早期针刺治疗还可以减少激素的使用。结论:早期恰当的治疗是本病快速完全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针灸电诊断分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胜  王广思  董捷 《中国针灸》2002,22(7):8-16
目的:确定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较为标准和确切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0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不同的面神经变性程度采用不同的针灸治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结果:两种方法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1.7%。治愈率治疗组87.1%,对照组55.6%,有明显的差别(P<0.01)。结论:面神经变性程度在周围性面瘫治疗和预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神经变性程度采用不同的针灸疗法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全息电针排石技术治疗尿石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尿石症无创伤性体外排石新技术.方法86例尿石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全息电针排石技术促排石作用(治疗组用全息电针排石技术加中药,对照组用中药)和镇痛作用(治疗组用全息电针排石技术,对照组用度冷丁).结果治疗组总排石率62.50%,比对照组39.13%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肾结石排石率54.55%,比对照组12.50%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产生镇痛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5.52±3.98分钟,3.92±1.58小时;对照组分别为5.17±3.81分钟,4.13±2.14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全息电针排石技术具有促排石作用和解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