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真武汤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涌生 《北京中医》2007,26(9):628-631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由炮附子、茯苓、生姜、芍药、白术组成,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等证,为温阳利水之经典方。《伤寒论》中记载真武汤证有两条:太阳病篇第82条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  相似文献   

2.
温阳利水强心颗粒和真武汤颗粒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强心颗粒剂(WLQK)和真武汤颗粒对正常及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大鼠离体心脏的影响;对水负荷大鼠及对大鼠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方法: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采集正常及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HR,LVTP,LVTP,LVEDP,±dp/dtmax);按Langendoff法制备大鼠离体心脏,记录心率、心搏力和冠脉流量;大鼠水负荷试验,记录心电图及尿量;用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大鼠肾上腺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WLQK和真武汤均能显著增加在体和离体大鼠心脏功能,缓解化学物质所致急性心功能不全时的多项心功能指标(P<0.01),改善并延缓因水负荷诱发的大鼠心脏失代偿状态(P<0.01),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P<0.05),WLQK和真武汤还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P<0.05),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结论:两药比较,WLQK在缓解和预防化学物质所致急性心衰的作用和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强于真武汤,后者在改善因水负荷致心功能失代偿和利尿的作用较突出。  相似文献   

3.
马兜铃内酰胺Ⅰ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78-83
  相似文献   

4.
孟涌生 《北京中医药》2007,26(9):628-631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由炮附子、茯苓、生姜、芍药、白术组成,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等证,为温阳利水之经典方.  相似文献   

5.
马兜铃内酰胺I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马兜铃内酰胺I(AL-I)是否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方法:以体外细胞培养的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为研究对象,以马兜铃酸I(AA-I)为阳性对照,采用LDH释放试验检测AL-I的直接细胞损伤作用;用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含量以及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PS)表达水平,以了解细胞凋亡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纤连蛋白(FN)以及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分泌水平.结果:AL-I(2.5~20 mg·L-1)具有浓度依赖的直接细胞损伤作用;细胞形态、DNA含量及PS表达水平分析表明,AL-I在上述浓度范围内能够导致HK-2细胞凋亡,并能够导致HK-2细胞分泌TGF β1及FN.与AA-I的作用进行比较发现:在相同浓度情况下,AL-I的直接细胞毒作用强于AA-I,但其导致细胞凋亡、TGF β1及FN分泌的能力弱于AA-I.结论: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AL-I能够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与AA-I相似.尽管其致损伤作用较AA-I弱,但仍有可能是含马兜铃酸中药导致肾脏损伤及其纤维化过程的毒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民权  许立 《江西中医药》2008,39(11):72-73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利用噻唑蓝法(MTT)评价环维黄杨星D(CVB—D)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增长抑制的IC50,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胞形态和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结果:CVB-D作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48小时后,可明显地抑制细胞增值,其IC50是111.47μmol/L,并且能够导致细胞发生皱缩和空泡化,48小时后细胞上清液中LDH漏出率明显增加。结论:CVB-D在体外对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IL-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大黄素的干预效应。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分为对照组、IL-1β诱导组、IL-1β+SB 203580组和IL-1β+大黄素组。培养48 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角蛋白(CK)、p38MAPK及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IL-1β可诱导部分NRK52E由卵圆形转变为梭形,同时CK表达减弱,α-SMA、p38MAPK及p-p38MAPK的表达增强。SB 203580阻断p38MAPK通路后可显著抑制IL-1β诱导的细胞形态改变,同时上调CK表达,下调α-SMA及p-p38MAPK的表达。大黄素对IL-1β诱导的细胞形态改变及α-SMA、p38MAPK及p-p38MAPK的表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SB 203580的阻断作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38MAPK参与介导IL-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大黄素可通过干扰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berberine,BBR)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在NRK-52E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再给氧损伤模型,模拟在体的缺血再灌注模型。以不同浓度(1×10-6,1×10-5,1×10-4 mol.L-1)的BBR处理NRK-52E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法(MTT)检测BBR对各组细胞活性的影响;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各组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MTT结果显示1×10-4 mol.L-1 BBR对细胞毒性作用明显,而1×10-6,1×10-5 mol.L-1BBR明显提高缺氧再给氧组细胞存活率,尤以1×10-5 mol.L-1为高;Hoechst33258显示正常组基本无凋亡细胞,模型组出现核大深染的凋亡细胞,而BBR(1×10-5 mol.L-1)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再给氧组细胞上清液中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而用BBR预处理后缺氧再给氧组的MDA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SOD则高于缺氧再给氧组(P<0.05),上述作用在BBR浓度为1×10-6~1×10-5 mol.L-1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1×10-5,1×10-6 mol.L-1 BBR预处理后缺氧再给氧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1%,32.2%与用药前56.2%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BR对缺血再灌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尤以1×10-5 mol.L-1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肾脏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研究真武汤对UUO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 RIF)的干预及疗效。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制作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真武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尿毒清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服,术后2、3和4周分批取材,收集肾脏组织,采用HE法检测梗阻侧大鼠肾脏形态学变化及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的评定。结果:假手术组染色均匀,肾小管结构正常、清晰,模型组2、3、4周时肾脏形态和结构逐渐加重,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细胞增殖增生,肾小管萎缩、消失,各药物干预组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真武汤能够减轻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肾小管病变,阻断或延缓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中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马兜铃酸 (AA)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释放内皮素 (ET)、血管紧张素(Ang II)的影响 ,以及甘草酸的干预作用 ,以不同浓度AA作为刺激物 ,观察AA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系 (LLC PK1)分泌和释放Ang II、ET的影响 ;另各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AA (4 0 μg/ml)和不同浓度甘草酸 ,观察甘草酸对AA作用下LLC PK1释放AngII、ET的干预作用。各组培养 2 4h后 ,提取培养上清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Ang II的浓度。结果显示 :①AA(4 0、80、16 0 μg/ml)可明显刺激细胞释放ET、Ang II(P <0 0 1)。②甘草酸在 5 0 μg/ml、10 0 μg/ml、2 0 0 μg/ml浓度时可使AA刺激细胞分泌和释放ET、Ang II水平下降 (P <0 0 5或P <0 0 1)。提示 :AA可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和释放ET、Ang II ,此作用可能与AA的细胞毒性损害有关 ;甘草酸可使AA刺激细胞分泌和释放ET、Ang II水平下降 ;甘草酸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AA作用下细胞分泌和释放ET、Ang II有关。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多年生藤本植物的全株,其主要药理作用为抗炎症、抗增殖、抗肿瘤、抗生育等,对它的研究和利用几乎涉及了大部分医、药基础和临床学科[1]。迄今为止,从该属植物中提取到100余种活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类及糖类[2],其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大多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雷公藤的疗效机制除了其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外,可能还与它能显著改善和修复细胞病变有关[3,4]。基于此,本文将以二萜内酯化合物中的代表性单体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 T10,又名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保护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六一汤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肾小管上皮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的作用,探讨该方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7只SPF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5 g·kg~(-1)),黄芪六一汤低、中、高剂量组(3.15,6.30,12.60 g·kg~(-1));糖尿病模型复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喂养28 d后,40 mg·kg~(-1)体重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造模。STZ注射后第7天开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药物灌胃,正常组、模型组同法灌胃相应体积的水。连续灌胃给药治疗6周,每周1次,禁食6 h后尾静脉取血测血糖,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后,给大鼠进行尾静脉取血测血糖,然后麻醉大鼠,腹腔静脉取血,处死动物后留取取肾、胰腺做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查。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体重、进食量、肾组织SGLT2蛋白表达等指标。结果:各造模组的血糖均高于正常组(P0.01),血糖13.0 mmol·L~(-1)。经过6周自行恢复后,模型组血糖仍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二甲双胍组、黄芪六一汤中、高剂量组血糖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黄芪六一汤高剂量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造模组大鼠胰腺病理切片HE染色可见胰岛结构完整,说明本实验中并未造成胰岛的完全破坏。肾脏病理切片可见,各组大鼠肾脏肾小球、集合小管、近端及远端小管的结构完整,未见明显病理损害。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SGLT2蛋白表达均有所降低(P0.05,P0.01)。结论:高糖高脂饮食合并腹腔注射STZ致糖尿病大鼠模型肾组织SGLT2蛋白表达增高,黄芪六一汤能降低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中SGLT2蛋白表达的作用。部分抑制肾小管上皮葡萄糖重吸收可能是黄芪六一汤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体外观察高浓度氨基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的影响。方法高浓度氨基酸对HKC体外干预,监测干预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变化。结果高浓度氨基酸干预HKC,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含量增多,表达AT1R上调。结论高浓度氨基酸可以诱导HKC分泌TGF-β1增多,增加AT1R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SKI)对马兜铃酸(AA)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90%DMEM培养液加10%胎牛血清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加入不同浓度的SKI(终浓度分别为4、6、8mg/mL)和AA(终浓度为10、20、40μg/mL)培养48h。采用MTT法观察HK-2细胞活性;根据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的结果,选择SKI最佳干预浓度8mg/mL和AA致细胞明显凋亡浓度20μg/mL,将实验分为3组,①对照组:培养液不加马兜铃酸;②AA干预组:在培养液中加入AA(终浓度为20μg/mL);(3)SKI治疗组:在培养液中加入AA(终浓度为20μg/mL)和SKI(终浓度为8ing/mL)。用透射电镜观察3组细胞的超微结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A干预组细胞结构发生改变,治疗组大部分细胞结构基本正常,部分细胞结构改变明显。AA浓度超过10μg/mL时,HK-2细胞的活性显著抑制。分别以不同浓度4,6,8mg/mL的SKI和AA(20μg/mL)处理HK-2细胞后,则细胞活性明显增加,而且随着SKI浓度的增加其作用愈趋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AA组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SKI治疗组凋亡细胞的比例也增加,但比AA组细胞凋亡的比例明显减少。AA组Caspase-3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治疗组Caspase-3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AA组降低。结论:肾康注射液通过降低凋亡蛋白Caspase-3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HK-2细胞的凋亡,明显提高HK-2细胞抵抗AA致细胞损伤的能力,起到保护HK-2细胞的作用。该途径可能为肾康注射液抑制HK-2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积雪草含药血清对炎症介质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干预作用。方法:用IL-1β(10ng/m1)刺激原代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并用低、中、高浓度复方积雪草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应用MTT法测定复方积雪草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Western-blottlng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ER)分别测定细胞α-SMA、Vimentin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IL-1β能够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Vimentin蛋白质合成增加,基因表达亦显著上调;各个浓度的复方积雪草含药血清干预均可显著降低α-SMA、Vimentin蛋白质、基因的表达。结论:复方积雪草含药血清可抑制免疫炎症因子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从而在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糖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及机制。方法:细胞生长融合至约80%时,用DMEM低糖培养基无血清同步化48 h,然后分为以下7组。①正常糖对照组(5.5 mM低糖DMEM培养基,NG);②高糖1组(15 mM高糖DMEM培养基,HG1);③高糖2组(30 mM高糖DMEM培养基,HG2);④高糖3组(45 mM高糖DMEM培养基,HG3);⑤高糖4组(60 mM高糖DMEM培养基,HG4);⑥等渗1组(30 mM甘露醇DMEM培养基,HM1);⑦等渗2组(45 mM甘露醇DMEM培养基,HM2)。观察不同糖浓度(5.5~45 mM)刺激HK-2细胞24 h,观察IκBα和p65蛋白表达规律。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IκBα和p65蛋白表达。结果:高糖2组、高糖3组、高糖4组浓度呈依赖性对HK-2活力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高糖2组、高糖3组浓度的甘露醇对HK-2活力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IκBα蛋白表达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依次降低,而p65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升高,高糖2组、高糖3组的葡萄糖与正常糖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高糖诱导的HK-2毒性损伤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其机制与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与渗透压作用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 BMP-7)对马兜铃酸(Aristolchic acid, AA)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拮抗作用,以期为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chic acid nephropathy,AAN)寻找治疗新措施。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BMP-7(75 ng/mL、150 ng/mL、300 ng/mL)处理经AA(10 μg/mL)诱导转分化的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然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 技术分别检测α-S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BMP-7呈剂量依赖方式逆转AA诱导的HK-2细胞α-SMA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论 BMP-7可以通过抑制马兜铃酸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从而可能成为AAN的防治潜在新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肾茶黄酮对急性肾衰中肾小管上皮细胞保护作用。方法 甘油制备大鼠急性肾衰模型,检测成功后提取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模型组、(100、200、300、400)μg·mL-1肾茶黄酮组,其中(100、200、300、400)μg·mL-1肾茶黄酮组分别添加对应剂量肾茶黄酮,对照组未经处理的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对照组和模型组正常培养。分别在培养(0、3、6、12、24、36) h 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各组细胞处理24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试剂盒、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SOD活性、MD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和Mad相关蛋白3(Smad3)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细胞培养(3、6、12、24、36)h OD450降低(P < 0.05);与模型组相比,(200、300、400)μg·mL-1肾茶黄酮组在细胞培养6h OD450升高(P < 0.05);(300、400)μg·mL-1肾茶黄酮组在细胞培养(12、24、36)h OD450升高(P < 0.05)。各组细胞处理24h,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OD活性、细胞凋亡率,caspase3、caspase9、BAX、TGF-β1、Smad3蛋白水平升高(P < 0.05),MDA活性、BCL2蛋白水平降低(P < 0.05),随着剂量的升高,各组呈剂量依赖性变化。与模型组相比,(100、200、300、400)μg·mL-1肾茶黄酮组细胞凋亡率,SOD活性,BCL2、TGF-β1、Smad3蛋白水平降低(P < 0.05),MDA活性、caspase3、caspase9、BAX蛋白水平升高(P < 0.05),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肾茶黄酮可促进急性肾衰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抑制凋亡,抑制氧化应激,抑制促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减缓急性肾衰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