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术-白芍"药对不同提取工艺对药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工艺对“白术-白芍”药对药效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肠推进实验、抗急性胃黏膜损伤实验、扭体法、热板法等,评价“白术-白芍”药对水提、醇提、超临界提取等工艺对药效的影响。结果超临界联合水提或醇提的工艺最有利于“白术-白芍”药对药效作用的发挥。结论该研究为优选“白术-白芍”的提取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古代名医崩漏验案的的统计分析,从药对入手,归纳有关崩漏的处方特点,以期丰富崩漏的理法方药理论,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疗信息。方法:从3部名医类案医籍中共收集235首医案,345味中药。应用SQL相关性分析及频数统计法对其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核心药对,探索其应用价值。结果:筛选出白芍-当归;白芍-白术;白芍-炙甘草、当归-白术、当归-炙甘草、当归-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白术、黄芪-白术、白茯苓-白术、人参-炙甘草、黄芪-炙甘草、白茯苓-炙甘草共13组核心药对。结论:SQL相关性分析,可以用于方剂的配伍分析中。所选药对,均具有其配伍依据和理论价值,能够针对崩漏的病理病机,对崩漏的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海娟  李芳  宋春红  魏盛  乔明琦 《中草药》2017,48(6):1167-1171
目的探讨白芍提取物含药血清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5-羟色胺3受体(5-HT3R)介导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孤养结合慢性温和刺激法复制抑郁情绪大鼠模型,并采用旷场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进行模型评价,以白芍提取物进行药物干预,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干预24 h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神经元细胞5-HT3AR、5-HT3BR蛋白表达,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细胞5-HT3受体通道电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总路程、糖水偏好率均显著性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孵育的海马神经元5-HT3AR、5-HT3BR蛋白表达量均显著性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孵育的海马神经元电流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芍提取物组和氟西汀组旷场实验总得分明显提高(P0.05),糖水偏好率均明显增加(P0.01);白芍提取物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含药血清孵育的海马神经元5-HT3AR、5-HT3BR蛋白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5、0.01、0.001);白芍提取物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含药血清孵育的海马神经元电流密度值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白芍提取物能改善抑郁情绪模型大鼠异常升高的5-HT3R离子通道电流,这可能是白芍发挥其抗抑郁情绪的中枢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方剂中有其特定的组成药物,而核心配伍药物决定了整个方剂的主要功用和主治取向。白术补气健脾,白芍养血柔肝,两药配伍可达补脾柔肝,扶土抑木之功效,为中医临床治疗"腹痛""泄泻"的常用药对。通过对白术、白芍两药的功效主治,从肝脾病机分析两者的配伍意义及其与土中泻木的关系。结合两药在诸方中的配伍意义,从而阐述白术-白芍药对"土中泻木"的配伍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术-白芍不同比例配伍对水提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探求药对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运用HPLC切换波长法考察白术、白芍单独水提液与白术-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共提液中芍药苷、白术内酯(Ⅰ、Ⅲ)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与白术、白芍单提液相比,白术-白芍(1∶1,2∶3,1∶2,2∶5,3∶2,2∶1,5∶2)7个比例配伍后芍药苷、白术内酯(Ⅰ、Ⅲ)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白术与白芍配伍后,对彼此有效成分的溶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白术-白芍药对的最佳配伍比例为2∶3。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揭示柴胡白芍药对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氟西汀15 mg/kg),柴胡白芍药对低、中、高剂量(生药8、16、32 g/kg,柴胡白芍配比1∶1)组,柴胡低、中、高剂量(生药8、16、32 g/kg)组,白芍低、中、高剂量(生药8、16、32 g/kg)组,各给药组连续ig给予治疗药物14 d。给药结束后取各组大鼠脑组织,采用HPLC法测定海马组织、皮质组织和下丘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五羟色胺(5-HT)、五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白芍药对高、中剂量组海马组织、皮质组织、下丘脑组织中NE和5-HT水平明显升高,5-HIA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0.01);柴胡白芍药对低剂量组、单用柴胡和单用白芍各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逆转NE和5-HT的减少和降低5-HIAA的水平(P0.05)。结论柴胡白芍药对和单用柴胡或者单用白芍都可以通过调节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柴胡白芍药对的抗抑郁作用优于单用柴胡或单用白芍。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桂枝与白芍"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的"成分-靶点"调控网络。方法:运用在线中医药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预测和筛选"桂枝与白芍"药对干预KOA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桂枝与白芍治疗KOA的"成分-靶点"网络。利用韦恩图(Venny 2.1)进一步分析桂枝与白芍干预KOA的靶点异同。结果:桂枝与白芍共筛选出16个活性成分,共涉及KOA相关的21个靶点。通过分析,其中的14个主要活性成分与5个KOA靶蛋白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桂枝的靶点数占了药对治疗KOA总靶点数的100%,桂枝与白芍共有的靶点占了药对总靶点数的42.9%。结论:"桂枝与白芍"药对可能通过多成分对应多靶点达到治疗KOA的目的,并且药对以桂枝为主,白芍为辅,二者相须为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白术、白芍、白术-白芍、痛泻要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HPLC-PDA色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5种成分在单味药、药对、复方中的含量,为探究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Thermo Fisher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运行时间:32 min;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白术内酯Ⅰ及白术内酯Ⅲ为222 nm,白术内酯Ⅱ为278 nm,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为232 nm;进样量:10μl。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线性考察,以峰面积(Y)与浓度(X)进行线性回归,白术内酯Ⅰ、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8 0~0.320 0μg(r_1=0.999 9)、0.004 1~0.160 0μg(r_2=0.999 8)、0.210 0~0.840 0μg(r_3=0.999 7)、1.750 0~70.000 0μg(r_4=0.999 8)、1.000 0~40.000 0μg(r5=0.999 6);加样回收试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良好,稳定性试验证明在24 h内稳定,结果准确可靠。在单味药、药对与复方中,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顺序依次是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比较白术与白芍配伍前后的含量发现,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较配伍前均有所升高,而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较配伍之前的含量均降低;比较药对与复方中5种成分的含量发现,白术内酯Ⅰ的含量药对较复方明显升高,白术内酯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该法可同时对单味药、药对以及复方的质量控制进行评价;通过比较单味药、药对、复方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表明配伍可以对药物的有效成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关联分析法探讨庞氏中医眼科用药规律。方法数据处理应用Clementine 12.0数据挖掘软件,统计指标采用置信度、支持度,筛查和挖掘常用中药和药物组合规律。结果整理庞氏中医眼科相关书籍及文献,总结出93首方剂共150味中药,分析结果中显示,单味中药出现频次最多的前10位依次为甘草、当归、白术、茯苓、银柴胡、生地黄、黄芩、白芍、防风、熟地黄,排除甘草的149味中药中,支持度示多频次药物组合前5位为白芍-当归、白术-当归、银柴胡-白术、银柴胡-茯苓、银柴胡-当归;置信度示多频次药物组合前6位为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白术、当归→银柴胡-白术-茯苓、茯苓→银柴胡-白术-当归、当归→白芍-茯苓、茯苓→银柴胡-当归。结论通过对庞氏相关方剂的数据挖掘发现,庞氏在治疗眼病中善用舒肝解郁明目的方法,同时展现了庞氏在活血、祛风、补虚及清热方法中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来探究"黄芪-白术"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网络数据库对黄芪-白术药对有效成分及FC靶点进行检索筛选。运用作图软件构建"黄芪-白术"药对的"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黄芪-白术药对治疗便秘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拓扑分析出核心靶点。最后,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药物-疾病公共靶点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在黄芪-白术药对中共筛选出27个与FC相关的有效成分和497个潜在作用靶点;拓扑分析得到16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得到20条富集结果,其中基因本体论(GO)生物过程的细胞对激素刺激的反应上靶点富集数目最多。结论:黄芪-白术药对治疗FC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其机制可能主要通过对细胞对激素刺激反应的调控来实现,也提示该通路是未来研究黄芪-白术药对治疗FC机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