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补肾健脾中药对26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48周治疗,治疗前行肝穿活检,治疗期间行肝纤四项、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及乙肝病毒基因型(基线)检测。结果:HBV基因型检测:B型2例,C型23例,D型1例。肝穿活检炎症分级G1(11)、G2(15),纤维化分期S0(16)、S1(10)。G2级与G1级比较,HBc Ab升高;S1期与S0期比较,肝纤四项无明显变化。治疗48周后HBs Ag及HBe Ab定量,HA降低。结论:补肾健脾中药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魏今波 《科学养生》2006,(12):23-24
魏大夫:我自幼感染乙肝病毒,可能是母婴垂直感染的,因母亲患乙肝。今年我36岁了,一直被诊断为“乙肝痛毒携带者”,没有治疗过。慢性乙肝痛毒携带者到底是什么意思减一直不需要治疗吗?内蒙古 李章辉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全球现有20多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有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我国属HBV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达9.09%。根据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可诊断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目前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收效甚微,且对于是否予以治疗,尚未达到统一意见。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免疫耐受,目前中西医对其治疗均颇感棘手。我院中医师李勇华博士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方对HBe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400例HBe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补肾健脾方、安慰剂治疗5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10、IFN-γ、TNF-α水平及HBV DNA载量的变化。结果:治疗52周后,补肾健脾方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IL-2和IFN-γ显著上升,TNF-α、IL-4和IL-10则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的各细胞因子差值比较,均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1);而血清HBV DNA载量较基线下降>1 log10,>2 log10,>3 log10比例均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健脾方通过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打破HBV感染的免疫耐受状态,实现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树宽 《中医杂志》2003,44(5):332-332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临床多见。近几年来,通过反复探究,几经临证得失,终于悟出,ASC系指由于机体正气特别是肾阳的不足,导致属于阴毒、湿毒的“伏邪”,潜入机体内部,宏观无端倪,微观多变化。治疗应首先予以温补肾阳,扶助正气,打破HBV的免疫耐受,使机体内部呈现出邪正相争的态势,然后根据辨证,予以清热利胆除湿、解毒活血等法,从而使邪有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在肝纤维化进展程度上的差异。方法选取已进行肝组织活检的慢性HBV携带者164例,以1×105拷贝/mL为界分为高载量组和低载量组,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二者HSC总胶原和Ⅰ型胶原合成能力的区别。结果不同纤维化分期与HBV DNA载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载量组与低载量组均有较强的总胶原合成能力,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载量组与低载量组均有较强的Ⅰ型胶原合成能力,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纤维化进展及胶原合成能力与HBV载量不具有相关性,慢性HBV携带者亦应行抗纤维化治疗以减慢肝脏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对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我们在以往观察研究应用太乙煎为主方的基础上,为方便患者服用又确保原治疗效果的思路,对原太乙煎方药进行规范煎取,加味配制,改型为胶囊制剂,即以复方太乙胶囊系列号(分Ⅰ、Ⅱ、Ⅲ号)酌情选用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感染率高.流行区域广.对人体危害性大.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药对此较有长足进展.现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疗效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华蟾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华蟾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147例,每日肌肉注射4ml,30天为1疗程,用药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PHSA-R、DNAP阴转率分别为21.09%、38.89%、63.64%、50%,明显高于对照组(143例,以维丙肝、山豆根或甘草甜素治疗)的2.1%、10.87%、33.33%及7.7%(P<0.001~0.02)。抗-HBS、抗-HBe的阳转率前者为19.29%及23.45%,亦明显高于后者的4.26%及7.14%(P<0.001)。表明华蟾素对HBV复制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以下简称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携带者200例,HBeAg阳性携带者和HBeAg阴性携带者各100例,通过辨证分析得出中医证型,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HBeAg阳性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为湿热中阻型3例,肝郁脾虚型92例,瘀血阻络型3例,肝肾阴虚型2例,脾肾阳虚型0例。HBeAg阴性携带者分别为4、87、5、4、0例。2组均以肝郁脾虚证为主,与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肝郁脾虚型为主,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和瘀血阻络型散在出现,没有表现为脾肾阳虚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病毒携带与中医古籍温热病、传染病等记载与论述互为印证,《内经》伏气学说、《瘟疫论》"杂气"、"疫毒"是词异义同。治疗按体质分型、据舌脉论治、以脏腑辩证、从气血施方、专家验方、按药理分类、单纯针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各有所长,激发疗法、从逆法等创新思维提供新思路,中西医结合逐渐被重视。以辨证理论为指导,中医药在治疗ASC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估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亦缺乏大样本临床试验数据支持。未来应积极探索、建立、发展规范的中医诊疗及疗效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中药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补肾健脾口服方,并与更年康相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评分,同时放免测定了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的含量。结果:①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各主要症状,痊愈率为28.57%,总有效率达91.42%,较更年康疗效显著(P<0.05);缓解胸闷心悸、烦燥易怒、倦怠乏力、浮肿症状显著优于更年康对照组(P<0.05或P<0.01)。②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升高50岁以下患者血清雌二醇(E2)水平(P<0.05)。结论:补肾健脾法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可靠,并对尚未完全衰退的卵巢功能有促进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近5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临床研究进展,从中医古方的辨病治疗、中西药联合治疗、中药提取物及新剂型结合西药及中西医结合的序贯疗法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HB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抑制乙肝病毒以及降低HBV变异率和提高临床疗效、增加安全性、减轻毒副作用、缩短疗程等诸多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不过,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临床研究仍有不足,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中药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补肾健脾口服方,并与更年康相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评分,同时放免测定了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的含量。结果:①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各主要症状,痊愈率为28.57%,总有效率达91.42%,较更年康疗效显著(P〈0.05);缓解胸闷心悸、烦燥易怒、倦怠乏力、浮肿症状显著优于更年康对照组(P〈0.05或P〈0.01)。②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升高50岁以下患者血清雌二醇(E2)水平(P〈0.05)。结论:补肾健脾法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可靠,并对尚未完全衰退的卵巢功能有促进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肠-肾”途径探讨健脾祛湿中药防治痛风病作用。方法:10%果糖塑造大鼠高血尿酸模型,高钙高嘌呤食饵并限水诱导鹌鹑尿酸盐沉积模型,以菊苣、参苓白术散为示例药。生化检测大鼠血清尿酸(SUA)、粪便尿酸(FUA)水平,计算肾脏尿酸清除率(RCUA);检测鹌鹑粪尿中尿酸含量,计算尿酸排泄量。免疫组化分析大鼠肠道ABCG2、肾脏URAT1、OAT1,及鹌鹑肠道Occludin、肾脏p-p65表达。六胺银染色分析尿酸盐沉积。结果:1)菊苣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SUA、增加FUA、RCUA,促进肠道ABCG2表达,减少肾脏URAT1表达。2)参苓白术散可显著减少模型鹌鹑肾脏尿酸盐沉积,增加尿酸排泄量,增加肠道Occludin表达,减少肾脏p-p65表达。结论:痛风病发生发展中存在“肠-肾”途径的病理改变,健脾祛湿中药通过调节“肠-肾”尿酸转运促尿酸排泄、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及肾脏炎症状态以祛除尿酸盐沉积,共同发挥防治痛风病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检索近年来中医药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的临床、实验类研究文献,从中医药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HBeAg阳性、HBeAg阴性、CHB肝纤维化、CHB肝硬化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转英 《山西中医》1998,14(2):21-21
运用健脾补肾、清热解毒法,中药配合肝泰乐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结果:肝功能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率为88.0%,HBsAg转阴率24.0%,肝肿大回缩率62.5%,脾肿大回缩率27.3%,总有效率为92.0%。  相似文献   

20.
乙肝辨证分型与病毒复制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调查研究 ,初步探讨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辨证分型与病毒复制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结果 ,本次调查资料经数据完整性、诊断规范化、辨证标准化初步筛选。 2 82例乙型慢肝患者 ,各证型的分布为肝郁脾虚 >肝胆湿热 >瘀血阻络 >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 ,其中以肝郁脾虚证和肝胆湿热证为其常见证型 ,占所调查对象的 84 75 % ;肝郁脾虚证患者以HBsAg(+)、HBeAb(+)为主 ,病毒处于低复制阶段 (R1=0 938,P <0 0 1) ;而肝胆湿热证多见两种表型(R2 =0 799,P <0 0 1) ,即HBsAg(+)、HBeAg(+)、HBcAb(+)、HBV DNA(+)或HBsAg(+)、HBcAb(+)、HBV DNA(+) ,提示病毒复制高度活跃。肝胆湿热证与病毒高复制状态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