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周围性面瘫的综合治疗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最常见的肌肉麻痹。本病发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麻木、瘫痪,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常常留滞于病侧齿颊间,病侧额纹变浅,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少数病人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时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  相似文献   

2.
针灸对急性期Bell's面瘫疗效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滨  李宁  刘屹  黄长琼  张永玲 《中国针灸》2006,26(3):157-160
目的:探讨急性期针灸治疗是否对Bell’s面瘫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以及最佳针灸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RCT)的研究设计方案,将患者分为早期针灸组(A组)、早期针刺配合远红外线组(B组)与7天后针灸组(C组),分别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发病7天及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6个月随访临床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完全性面瘫的治愈时间。结果:3组在发病7天时面神经功能分级、6个月的临床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无明显差别,但A组及B组在完全性面瘫患者的治愈时间上较C组达到痊愈时间短(P〈0.05)。结论:建议在面瘫急性期可以采用患侧面部针灸治疗,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替代传统灸疗。  相似文献   

3.
针药结合分期分型治疗面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蕾 《西部中医药》2007,20(5):61-62
对106例面瘫患者根据其不同发病时期辨证分型,并采用针刺与中药相结合的方法论治,总有效率达99%.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贝尔面瘫6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传岱  李文有 《河北中医》2004,26(9):703-703
贝尔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的面部神经性疾病,亦称特发性面瘫、面神经炎,因其发病原因和病理改变不清,其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中医分内治、外治、针灸等。西医有药物、电疗、手术等。1987—2003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贝尔面瘫6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2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面瘫在中医学中又称“口眼歪斜”,青壮年多见 ,笔者应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瘫 5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 0例中男 3 7例 ,女 1 3例 ;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65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2年 ;右侧面瘫 4例 ,左侧面瘫 9例 ,均为感受风寒之邪所致。2 诊断要点起病较急 ,口眼向健侧歪斜 ,眼睑不能闭合 ,露睛流泪 ,不能皱眉皱额 ,鼻唇沟变浅或歪斜 ,口角下垂 ,鼓腮漏气 ,流涎 ,咀嚼困难 ,多伴面部麻木 ,耳根痛 ,畏寒等症。3 治疗方法取穴 :百会、头维、太阳穴、下关、颧 、阳白透鱼腰 ,地仓透颊车 ,迎香透鼻通 ,人中 ,双侧合…  相似文献   

6.
电针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针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电针加中药组(治疗组)45例,针刺加中药组(对照组)41例,对照组针刺患侧太阳、阳白等穴,并服用加味牵正散,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8%,对照组有效率8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针刺加中药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针刺配合西药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杰 《河北中医》2010,32(1):82-8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由面神经炎引起面神经缺血、水肿致面肌瘫痪。本病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13常生活。2005-04—2009—04,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西药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5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59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中26例急性期患者采用针刺健侧对应穴,15例静止期患者采用浅刺法针刺患侧,2例恢复期患者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并与36例常规针灸治疗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两组取穴相同.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7.7%,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所需平均疗程为2.7个,对照组为4.0个,两组在治疗疗程上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和针灸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和针灸疗效的检测方法.方法:以瘫痪侧表情肌群对电针治疗仪断续波刺激的反应为指标将154例患者分为良好型102例,一般型24例和不良型28例,再采用电针断续波配合温和灸治疗.结果:在不超过30次的治疗次数下,良好型治愈率为96.1%,一般型为50.0%,而不良型为0,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瘫痪侧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可以用来判断预后和预测针灸疗效.  相似文献   

10.
叶剑飞  于海波 《陕西中医》2013,34(6):728-729
目的:总结丹参多酚酸盐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Portmann面瘫评分明总有效率均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Bell面瘫可明显改善患者的Portmann面瘫评分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草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声强  白亚平  王子臣 《中国针灸》2006,26(11):829-832
目的:建立并完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和疗效判定标准。方法:参照相关的评价标准,结合中医学的自身特点和面神经的功能特性,通过临床反复观察与对比评价,提出周围性面神经的评分量化表、面神经分级标准、辨证分型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结果:经临床初步测定,评估内容具有参照合理、简便易行、客观精细的特征。结论:该方案可以作为临床评估和疗效判定的标准,但仍需临床效度、信度的测定及多中心研究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周围性面瘫定位诊断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面神经不同损伤平面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按面神经的损伤平面定位而分为5组,运动神经核段面瘫、膝状神经节段面瘫、镫骨神经段面瘫、鼓索神经段面瘫及茎乳孔段面瘫,对126例患者针刺2疗程后疗效观察和比较。结果:茎乳孔段面瘫疗效最佳,鼓索神经段、镫骨神经段疗效较好,膝状神经节段次之,运动神经核段最差(P<0.01)。结论:针刺疗效与神经损伤平面具有相关性,面神经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3.
绝缘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绝缘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用绝缘电针,对照组用普通电针,取穴同为颊车、阳白、地仓、下关、风池、合谷,两组均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痊愈45例,显效11例,好转4例,有效率100.0%;对照组痊愈26例,显效2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有效率95.0%.观察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绝缘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普通电针.  相似文献   

14.
电针在周围性面瘫中的灵活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丽霞  周贤刚 《中国针灸》2004,24(11):803-804
目的:寻找能提高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适宜的电针波型.方法:将14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地仓和颧?s、阳白和太阳、迎香和鼻通、下关和口禾?s或夹承浆一组,4组同时应用,先用连续波,再用疏密波治疗;对照组不分组,采用连续波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所用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将疏密波和连续波配合使用,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连续波者.  相似文献   

15.
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晓虎  谢晓焜  谢昆 《中国针灸》2006,26(4):287-289
目的寻找和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更为有效的透刺方法。方法按首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以阳白透头维,阳白(原穴略上)透上星、丝竹空透鱼腰、牵正透迎香、地仓透颊车、迎香与颊车互透,使透刺方向与局部瘫痪肌束约呈45°角。对照组45例,选穴基本同治疗组,常规透刺,以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腰,地仓与颊车互透,牵正透地仓,四白透迎香。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6.0%,愈显率92.0%;对照组痊愈率55.6%,愈显率75.6%。两组痊愈率、愈显率及痊愈者所需疗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透刺方向与瘫痪肌束呈45°角的刺法更利于面瘫的恢复,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16.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王晶 《中国针灸》2004,24(1):47-48
目的 :观察不同深浅刺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 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采用浅刺法 (治疗组 )和沿皮透穴刺法 (对照组 )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 95 8% ,对照组愈显率为 81 3%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沿皮透穴刺法。  相似文献   

17.
电针与常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潘华  李守然 《中国针灸》2004,24(8):531-533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常规针灸治疗组各70例,两组患者针后均进行面部功能锻炼.结果:电针治疗组对受损伤的面神经的恢复疗效优于常规针灸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疗法对面神经麻痹引起的面部肌肉瘫痪有较快、较好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电针治疗不同病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瞿群威  熊涛 《中国针灸》2005,25(5):323-325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在急性期开始电针和超短波治疗,B组在急性期行超短波治疗,静止期再加用电针治疗.结果:A组痊愈显效率为85.0%,总有效率为98.3%,B组分别为68.3%和91.7%(x2=7.96,P<0.05);肌电图检测显示,治疗前和发病第8天时异常肌电图的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30天时BR波转为正常或轻度异常的例数A组明显多于B组(P<0.05),M波潜伏期缩短和波幅回升A组也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急性期电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痊愈显效率,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