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剂型的选择,历代医药学家都极为重视,如《神农本草经》说“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宜有一物兼宜者,宜有不可入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另一种则是根据治疗病证而言,如陶弘景说:“又按病宜服丸,服散,服汤,服酒,服煎膏者,亦兼参用,以为限制”。现代生物药剂学进一步证明,剂型因素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而工艺方法,赋型剂及给药途径三方面又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 1 工艺方法的研究 应考虑临床处方中药物的组成特性和剂型的要求,服用量尽可能缩小,有效成分提取完全,产品质量稳定,生物利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剂型及给药途径对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作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疾病使用时,必须把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接触或导入机体才能发挥疗效。合理的剂型及给药途径的选择是保证和提高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点在药剂制备和临床应用中常易被忽视。笔者在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由凤鸣 《陕西中医》2006,27(4):482-483
从炮制、配伍、用量、剂型及给药途径、煎服5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发扬中药减毒传统之法,并强调充分考虑影响中药毒性的种种因素,扬长避短,以便更好发挥中药治病救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谭世斌  谭麟 《河南中医》2004,24(7):81-81
中药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改革,是在实现中医现代化,甚至是中医药在“适者生存”这条自然法则面前进退存亡的关键之一。所以研制中药剂型和改革给药途径,是当前振兴中医药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继承发掘传统剂型丸、散、膏、丹、汤、锭、煎等外,还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工艺,将中药制成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剂型片、膜、胶囊、合剂、冲剂、栓剂、霜剂、针剂、大输液剂、气雾剂等,加上多途径给药,特别是静脉给药,弥补了传统剂型的部分不足,使疗效及给药速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药速效制剂的开发研究思路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中药速效制剂的设计开发思路,促进中医急救用药的开发,对中药速效制剂的应用历史、研究现状者了分析。认为中药速效制剂的设计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提高药效为出发点,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合理的剂型,达到速效、高效目的,以促进中医急救工作的开展,逐步改变急救工作“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临床采用适当的药物剂型 ,选用合适的给药途径 ,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现将中药剂型与中医给药途径的作用原理及使用范围简述如下。1 药物剂型中药剂型甚多 ,如汤剂、丸剂、散剂、膏剂、栓剂、酒剂、浴剂、熏洗剂、灌肠剂、滴耳剂、滴鼻剂、鼻嗅剂等等。剂型不同 ,其作用也不完全一样。就一般而言 ,多数疾病可以用汤剂治疗 ,因为汤剂制作简单 ,作用迅速 ,适应面广。对于一些慢性病 ,则多选用丸剂或内服膏剂 ,因为这两种剂型服用方便 ,作用持久。酒剂则借用酒的辛散走窜之性 ,以治疗停滞郁结之证。散剂既可以散风寒湿邪 ,又可以荡肠胃结滞…  相似文献   

7.
中药剂型与疗效的关系山东中医学院附院(250011)王国霞,魏秀华关键词中药剂型;崩解;释放度;协同作用;给药途径1从医疗需要的角度看中药剂型与疗效的关系由于病有缓急,证有表里,须因病施治,对症下药。《神农本草经》有:“病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酒...  相似文献   

8.
中药剂型中鼻腔给药因其独特的优势,临床研究与应用广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中药鼻腔给药的剂型与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中药鼻腔给药制剂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直肠给药作为中医传统外治方法之一,历史悠久,随着我国中医现代化的深入研究,中药直肠给药制剂在提高药效和稳定性等方面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介绍中药直肠给药常用剂型并以“中成药”“栓剂”“直肠给药”“灌肠剂”等为关键词系统检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国产药品数据库、药智数据库、CNKI近二十年来我国公开发表的关于中药直肠给药制剂研究的文献,整理NMPA批准上市中药品种的数量、剂型、用药说明及疾病种类,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药直肠给药新制剂技术、生物药剂学等研究前景进行展望。结果发现,我国中药直肠给药制剂上市品种批准文号仅占国产药品的0.06%,种类较少,主要用于治疗肛肠疾病,占比65.38%。剂型主要以传统的栓剂、软膏剂为主,多用以清热燥湿、解毒止痛等为功效的药材,其中冰片占比最大。近年来有研究通过药动学、代谢组学等完善药物作用机制,明确药效物质,可为后期大规模临床试验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药灌肠法述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灌肠疗法又称直肠给药法,其历史可谓久远,从古希腊人古埃及人的营养性灌肠到现在的药物性灌肠,其间历经千年,目前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视线.  相似文献   

11.
临床处方,必须结构严谨、针对性强、主攻明确,用药精准。遣方用药除精专之外,还应注意调整剂量,有些药用至一两至数两,有些药只用一钱或数分,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必有规范。方药施量,是在辨证、选方选药确定之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可外用成方制剂的临床用药特点。方法 统计2020年版《中国药典》外用成方制剂的外用功能、用法用量、剂型、给药方式等信息,并进行组方分析。结果 2020年版《中国药典》共收录外用成方制剂138种,临床具体用法用量、给药方式及疗效评价不明确。外用成方制剂治疗疾病分类广泛,多以骨伤科类为主(36种,占比26.09%),其次为内科、外科、咽喉科。给药途径多为贴患处(35种,占比25.36%),剂型多为膏剂(40种,占比28.99%)和散剂(24种,占比17.39%);其他还包括搽剂、栓剂、酊剂和喷雾剂。外用成方制剂的临床用法用量记载不明确,仅48种(占比34.78%)既明确使用剂量又明确使用频次,仍有45种(占比32.61%)既不明确使用剂量亦不明确使用频次。给药方式多为贴患处(35种,占比25.36%)。组方分析表明,单味药多以清热药为主(48种,占比22.75%)。138种外用成方制剂包含211种单味药,其中44种单味药可单独外用。结论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载外用中药成方制剂数量较大且呈递增趋势,但外用中药成方制剂用法用量及疗效评价标准有待完善,中药外用研究仍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出细辛具有以下特点:汤剂中细辛的临床用量范围为0.03~200 g,常用量是3~15 g,丸、散剂中细辛的临床用量范围为0.5~1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的细辛,如细辛发挥温肺化饮、解表散寒的功效,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部积液、心包炎、冠心病时,其用量为0.9~45 g;发挥温阳解表、通络泄浊的功效,用于治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时,其用量为3~30 g。根据所治疗疾病的不同,细辛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温肺化饮、解表散寒时常配伍麻黄、干姜、五味子等;温阳解表、通络泄浊时常配伍附子、丹参、黄芪等。临床运用细辛正常剂量下(汤剂1~3 g,散剂每次0.5~1 g)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但应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煎服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4.
总结分析木瓜的效用及其临床应用,木瓜主要有柔肝和胃、行气化湿、宣痹舒筋、缩泉止汗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归纳和分析苍术的临床效用,主要包括燥湿运脾、散湿除痹、辟秽解郁、健胃补虚、养肝明目。  相似文献   

16.
陈晓风 《河北中医》2010,32(9):1356-1358
目的观察激素序贯疗法配合辨证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采用醋酸泼尼松口服配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治疗组70例采用地塞米松及环磷酰胺双冲击后配合中等量的醋酸泼尼松维持治疗,依据激素用药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观察2组疗效及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水肿消退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P0.01)。2组治疗8周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组治疗8周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TG、TC均较对照组同时期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3、6、12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激素序贯疗法配合辨证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而且减少了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了复发。  相似文献   

17.
宋启瑞  胡豪 《中草药》2017,48(6):1262-1266
通过数据库检索并整理了2011-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中药的情况,共有176个新批准中药。对中药产品的药品注册类型、中药组成、剂型和治疗领域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中药产品开发趋势,为国内中药研发提供参考。在176个新批准的中药中,3类新药仅有2个,5类新药10个,6类新药42个,其余为改剂型药和仿制药;多味中药材制剂比单味中药材制剂多,中药组成主要集中在柴胡、丹参等常用药材;剂型共有9种,以胶囊剂和片剂居多;治疗领域主要集中在泌尿生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疾病。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中药产品开发需要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借鉴现代化研发生产技术,重点关注泌尿生殖系统等需求量逐渐增大的领域。同时CFDA也应该提高审评效率,才能使我国中药产品得到快速、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再生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伴多系病态造血的难治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MDS患者共65例,随机分为再生方组32例和司坦唑醇组33例。再生方组给予补肾中药再生方治疗,水煎服,日1剂;司坦唑醇组采用西药司坦唑醇,每日6~8mg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以上进行疗效统计,并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再生方组基本缓解9例,部分缓解6例,进步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司坦唑醇组基本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进步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30.3%。再生方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司坦唑醇组(P<0.01)。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再生方组使MDS红系病态造血减轻,对粒系、巨核系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司坦唑醇组红系、粒系和巨核系细胞病态造血无改善。结论中药再生方治疗MDS疗效好,可改善MDS患者红系的病态造血。  相似文献   

19.
从度量衡制的沿革探讨了中医方药计量的变化,对古今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分析,有些计量概念进行了考据研究,有些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经方计量一尺合今23.1cm,一升合今200mL,一两合今13.8g的考据更具说服力;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标称值不确定,是一两合今13.8g与15.6g分歧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学者考证并否认“神农称”的存在及其对中国医用度量衡的影响。至于“复秤”与“古药升”诸说文献依据尚感不足,有待进一步考证。经方临证中具体剂量的研究,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是围绕相关影响因素限定下剂量适应范围的确定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中药保留灌肠与中药熏蒸2种给药途径治疗湿热瘀阻型复发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复发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灌肠组、熏蒸组各30例。灌肠组予中药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熏蒸组予中药口服配合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以2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灌肠组为96.67%,熏蒸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灌肠组为10.00%,熏蒸组为2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复发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熏蒸给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