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发酵培养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及与对照品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从蜜环菌发酵培养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2-羟基-4-甲氧基-6-甲基苯甲酸(1),苔藓酸(2),蜜环菌戊素(3),麦角甾醇(4),染料木素(5),大豆素(6),胡萝卜苷(7),染料木苷(8),尿嘧啶(9)和甘露醇(10)。化合物 1~10 均为首次从蜜环菌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 1~4,6,10 在蜜环菌菌丝体或菌索中已有报道。通过二维核磁波谱确证,首次报道化合物3以DMSO为溶剂的氢、碳谱数据,是对该类成分波谱数据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甲素和戊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蜜环菌甲素、戊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体含甲素0.0085%、戊素0.0002%;发酵液中甲素0.54mg/L、戊素未检出;菌索含甲素0.0008%、戊素0.0011%;子实体含甲素0.002%、戊素0.0011%。  相似文献   

3.
蜜环菌抑制天麻种子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1978年初步研究观察到蜜环菌有降低天麻种子发芽率的现象后,又研究证实蜜环菌主要对种子萌发初期起抑制作用。将具有蜜环菌代谢产物的无菌滤液加入培养基播种证明,蜜环菌的代谢产物对天麻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蜜环菌菌种的复壮问题。方法:应用摇瓶扩繁无性后代的方法,观察几种培养基和不同培养方法对蜜环菌菌索形成的影响,并挑取新鲜粗壮菌索的先端部分进行斜面培养。结果:在富含有机氮的半固体培养基上蜜环菌最易形成粗壮的菌索。结论: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摇瓶扩繁蜜环菌后代,再进行选择培养是复壮蜜环菌菌种最简易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曹文芩  徐锦堂 《中药材》1992,15(11):3-4
选择不同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Quel.]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分化出蜜环菌的子实体,从子实体中分离出纯菌种,与原菌种进行生活力比较,证实新分离的菌种能起到菌种复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蜜环菌菌株对天麻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学琴 《中药材》2007,30(10):1210-1212
目的:研究蜜环菌对天麻素含量的影响,为蜜环菌菌株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蜜环菌不同菌株与天麻不同品种伴栽试验。结果:天麻品种和蜜环菌都能影响天麻素含量,杂交种F1的天麻素含量优势明显,与采自韩国的蜜环菌B1伴栽的天麻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多糖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对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体内多糖的性质和含量进行研究。方法 :提取、分离、纯化蜜环菌菌丝体、发酵液、菌索和子实体多糖 ,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和凝胶色谱法等方法测定蜜环菌 4种多糖的性质、多糖组成、多糖含量和多糖分子量。结果 :蜜环菌菌丝体和发酵液多糖为单一葡萄糖组成的葡聚糖 ;菌索和子实体多糖由葡萄糖、木糖组成 ,这两种单糖在菌索多糖中的摩尔比为 1∶14,在子实体多糖中的摩尔比为 1∶10。蜜环菌多糖的分子量为 1万~7万。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多糖含量分别为菌丝体含 9.00% ;发酵液含 0.87g·(100ml)-1;菌索含 1.12% ;子实体含 2.27%。结论 :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多糖成分的研究 ,为综合开发利用蜜环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能俊 《中药材》1996,19(8):382-384
用13种植物枝叶分别煮液作培养基培养蜜环菌菌丝体和用栽种过天麻2~4年的半腐烂菌材培养蜜环菌子实体,均收到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蜜环菌对天麻生物产量及天麻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士青  王立新 《中草药》1989,20(10):12-14
  相似文献   

11.
猪苓与蜜环菌化学成分研究的相关分析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生的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与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均为药食兼用真菌,具有降血糖、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猪苓菌核经菌丝体发育而来,其生长过程与共生蜜环菌有关;受其侵染,猪苓菌丝体可形成菌核。该文通过分析猪苓菌丝体、菌核和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发现三者均含有甾体和含氮杂环等化合物,且猪苓菌核与蜜环菌中还含有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猪苓菌核及其菌丝体的甾体种类存在显著差异,但部分成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此外,猪苓菌核还特有长链脂肪酸、酰胺和苯酚等多种化合物,推测这些可能是因蜜环菌入侵而形成的多种次生代谢产物;而蜜环菌自身主要产生倍半萜、二萜等物质。猪苓与蜜环菌的化合物含量、种类与其共生繁殖密切相关,目前尚需对二者的共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提高二者产量及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蜜环菌和昭通乌天麻营养繁殖茎为实验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初步揭示蜜环菌天麻共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rizol Reagent(Invitrogen)提取营养繁殖茎样品中的RNA,建立测序文库并进行测序。结果蜜环菌与天麻共生时有38 838条序列得到注释,在FDR(False Discovery Rate)0.05和log2|FC|1筛选条件下,共有23 333条基因发生显著差异表达,其中1 595条基因呈上调表达,21 738条呈下调表达。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与胞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以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相关的Unigene分别有21、6、39和6个,集中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9、3、23和4个,除1个纤维素酶基因上调表达外,其他均呈下调表达;与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有关的Unigene基因分别有13、7和17个,其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分别有6、7和7个,都呈下调表达。此外,q RT-PCR分析验证了这些基因呈下调表达。结论蜜环菌侵染天麻与其共生的过程中,蜜环菌的生命活动减弱,同时未受到天麻胁迫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天麻蜜环菌共生分子机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3.
蜜环菌菌索多糖延缓秀丽隐杆线虫衰老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亮稳  张云侠  于敏  王顺昌 《中草药》2013,44(4):449-453
目的 探讨蜜环菌菌索多糖(AMP)延缓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活体模型,测定其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的生存期与后代平均数量,氧化应激条件下的存活率和热休克蛋白16.2(HSP-16.2)、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培养条件下,蜜环菌菌索多糖(AMP-1、AMP-2)显著延长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存期,对其生殖力没有损害;在氧化应激条件下,显著提高秀丽隐杆线虫HSP-16.2和SOD-3的表达。结论 提高秀丽隐杆线虫的氧化应激能力可能是AMP延缓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来源蜜环菌对天麻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王秋颖  郭顺星  关凤斌 《中草药》2001,32(9):839-841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11个蜜环菌菌株对天麻产量的影响。方法:有性繁殖,采用菌枝加新材的播种方法,一年半收获,结果:蜜环菌A9,A10伴栽的天麻产量最高,为16.14和15.23kg/m^2。结论:不同来源蜜环菌对天麻产量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冯世秀  张旻  易博  吴洪新 《中草药》2017,48(5):1015-1026
裸花紫珠为海南省的道地药材,并被录入《中国药典》2015年版新增中药品种。通过对国内外1996—2016年文献调研显示,其化学成分主要有苯丙素类、黄酮类、三萜类、二萜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及其苷和甾醇等。现代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止血、抗炎、抑菌、增强免疫、细胞毒等作用。通过完成对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系统总结和药理活性的概述,为其药材的质量控制、药理作用研究和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美华  张亚梅  李菁  邵峰  杨明  张普照 《中草药》2017,48(6):1240-1249
地黄连属植物在我国民间用药较多,因富含柠檬苦素类成分而受到广泛关注。柠檬苦素类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烟草花叶病毒、昆虫拒食等药理活性。对地黄连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菠萝Ananas comosus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各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卤虫致死活性测定。结果从菠萝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icin-4′-O-[10″-O-(8″-hydroxyl)feruloyl-(9′′′-O-pcoumaroyl)glyceryl]ether(1)、2,4-二氯苯甲酸(2)、小麦黄素(3)、金圣草黄素(4)、1-O-对羟基肉桂酰单甘油酯(5)、1-O-阿魏酰单甘油酯(6)、1-O-阿魏酸-3-O-对羟基肉桂酰甘油酯(7)、1,3-二氧阿魏酰甘油酯(8)。化合物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与阳性对照环丙沙星相当的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均达到0.156μg/m L。卤虫致死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4的IC50值分别为21.4、25.0μg/m L。结论除化合物5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菠萝叶酯A,且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卤虫致死活性。  相似文献   

18.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是一种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的暖温带至亚热带性藻类植物,用于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因其具有多样的药用价值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广受关注,长期研究证据表明羊栖菜在抗阿尔茨海默病、抗抑郁、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调节肠道菌群、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炎、抗凝血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药理活性。对羊栖菜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前沿研究进行综述,为羊栖菜药理活性物质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民间传统药物,临床上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的治疗,极具开发价值。研究表明岩黄连中含丰富的生物碱、甾体、三萜、黄酮与核苷等类化合物,生物碱类为主要成分,多数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如抗病毒、抗炎、抗肿瘤、保肝、抑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镇痛等活性,特别是对乙肝、肝癌以及肝硬化等疾病的缓解作用比较显著。对岩黄连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岩黄连的后续研究和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