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在农民健康体检中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对受检者进行体质辨识,了解湖州地区农民体质分类分布状况,并为下阶段进行中医药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体质辨识分类标准,制订中医体质辨识表,并对体检医师进行专门培训。由体检医师在健康体检时填写,然后由中医专家进行体质辨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湖州市三县两区共3043例受检者中,6种体质分布从高到低依次是:平和质1628例(53.49%)、气虚质423例(13.92%)、痰湿质387例(12.71%)、阴虚质248例(8.15%)、阳虚质218例(7.16%)、湿热质139例(4.57%)。结论:在3043例受检者中,气虚质423例,占13.92%,居偏颇体质的第一位;痰湿质387例,占12.71%,加上湿热质139例(4.57%),则挟湿体质占总人数的17.29%。与古代文献所记载的湖州所处的江南一带居民元气薄弱、易感外邪和患病恒多挟湿、缠绵难愈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后续服务中的应用,探索在当前现有医疗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下,如何提供更加专业化、人性化、个性化、标准化的服务,满足社会各消费阶层的多种需求,以期为健康体检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和最有特色的学说思想之一,一直以来被国际社会评价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现将中医体质学说的内容与"治未病"的思想有机结合,责之于体质与疾病不可分割的关系,体质决定着发病与不发病,体质决定病情的转变与预后,所以辨易感人群,辨各类不同体质变化,调整改善体质状态,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中医体质学说必将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将体质辨识与西医体检相结合,建立中西医结合体检模式,并对亚健康人群早期干预,充分发挥中医药调治亚健康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岭南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医经络检测结果的分布特点,探讨运用中医经络检测评估"未病"状态人群的可行性,为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亚健康疾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运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162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经络检测及健康状态分析,依据其分布特点,分析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的情况。结果 162例体检人员中,只有11人五项指标全部在正常范围内,93.21%的人群至少有一项或以上指标异常。其中,体能值、阴/阳比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的有一半以上的人员;上/下比值正常的有79人,上盛下虚和上虚下盛相对比较平均,分别为44人、39人;左/右比值在正常范围的有72人,比值异常者有90人;最大/最小比值中,≤2.0者有57人, 2.0者有105人。不同年龄段由于性别不同,其结果也不同。结论将中医经络检测运用于健康体检人群,研究其对自主神经功能症状评估,反映人体所属经络的气血状况、阴阳比值、上下比值等情况,把中医"治未病"理论用于预防保健和防治亚健康疾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人群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某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共计13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人)与对照组(65人).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增加中医体质辨识以及相应干预措施.比较2组干预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主要评估心理领域以及生理领域);...  相似文献   

7.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多发生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其性缠绵难愈,严重者可诱发贫血、引起感染、影响生育,甚者导致癌变,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女性扮演着多重角色,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大,此时女性具有特殊的生理、病理、心理的变化,患病概率愈发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妇科疾病发病率的日益上升,逐渐引起了女性群体与医疗领域学者对妇科疾病的高度关注,再加上人们对医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作为一种着重于预防疾病发生与进展的方法,开始在中医妇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在中医妇科中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未病"理念在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治未病的理念在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治未病"思想,加强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渴求,切实指导临床各科疾患的防治,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护患和谐,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因而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中进一步挖掘、继承、发扬、提高这一宝藏,无疑对改变目前人们的健康状况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崔远武 《天津中医药》2019,36(3):266-268
通过对气虚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和寒热错杂体质多寐病患者的体质进行判别与分析,采取同病异治的方法针对多寐患者偏颇体质进行调理,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实践证明体质辨证是临床疾病辨证论治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应用于慢性病和疑难病治疗与调摄。对于人体体质的认识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临床的具体运用中不能局限于目前所颁布常见体质相关内容,而要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提升和丰富中医对人体体质的认识,从而为中医药更加精准解决各类临床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血糖患者不同体质类型的分布以及不同体质类型的高血糖患者与中医经络健康检测仪(TDS)检测数据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南京中医药大学汉中门门诊部、南京市社区以及南京市六合地区某些村镇的高血糖人群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研究该人群的体质分布特点;利用TDS 经络检测仪对该人群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规范研究,探讨其各条经络电能量值与高血糖人群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240 例高血糖人群中平和质18.75%,阳虚质17.92%,阴虚质17.50%,气虚质11.25%,气郁质11.25%,痰湿质10.42%,湿热质10.00%,瘀血质2.50%,特禀质0.42%;偏颇体质的个别经络数据与平和体质的相比较都有明显差异(P<0.05),特别是偏颇体质的肝经数值与平和体质的肝经数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血糖人群体质以阳虚质和阴虚质最为多见,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和湿热质其次。偏颇体质的TDS 肝经数值与平和体质的肝经数值均有明显的差异性,中医角度分析认为偏颇体质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其他研究考虑认为偏颇体质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HPA)轴系统的功能异常是其主因。  相似文献   

14.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研究全民健康保障问题已经愈发重要。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和干预,降低医疗费用,让人人享有健康,将是大势所趋。文章主要基于"治未病"理论,研究中医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内涵、意义,并从模式运行的人群基础、技术基础、经济基础、管理基础4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该模式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倩  王卫 《天津中医药》2014,31(4):247-250
经络理论在不同医学中有各自的特点,根据文献资料分析,经络现象的发现、理论形成、循行走向等多方面的比较,泰医与中医经络很相似,而实际上它们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各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的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2010年2月-2010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新疆阿克苏等5个地区收集在新疆居住3年以上且经西医确诊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和(或)中医辨病为胸痹的住院患者660例,挑选出有冠脉造影结果且资料完整的病例总共249份,分析冠心病患者各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的冠脉病变特点.结果 249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型以右冠脉优势型为主,病变血管支数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冠脉病变部位主要累及血管依次为前降支、右冠脉、回旋支和左主干.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平和质20例(8.03%),偏颇体质229例(91.97%),其中在偏颇体质中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占据前三位.各体质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的狭窄支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中秽浊痰阻证140例(56.22%),非秽浊痰阻证109例(43.78%),以秽浊痰阻证为主,秽浊痰阻证组冠脉多支病变与非秽浊痰阻证组冠脉多支病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冠心病患者以秽浊痰阻证为主,且秽浊痰阻证冠脉多支病变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纳入的94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收集四诊资料,进行证素判断与中医体质判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体质与证素的相关性。结果: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阳虚(28.4%)、内火(20.8%)、阴虚(17.9%)、阳亢(8.3%)、气虚(7.8%)、痰浊(6.4%)、血虚(4.4%)、血瘀(3.6%)、肝风(1.5%)、气滞(1.0%),虚性证素以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主,实性证素以痰浊、血瘀为主;偏颇体质由高至低顺序为:痰湿质(30.6%)阴虚质(28.0%)阳虚质(18.8%)湿热质(12.3%)气虚质(4.7%)瘀血质(3.9%)气郁质(1.2%);以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差异经检验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25.88,P0.01)。回归分析提示阴虚质与阳亢、阳虚质与阳虚回归系数为正,说明阴虚质患者对阳亢证素呈正相关,阳虚质患者对阳虚证素呈正相关;气虚质与内火、血瘀、阴虚、阳虚回归系数为负,表明气虚质对这些证素负相关。结论: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高血压患者主要证素;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证素与体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杭州市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老年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从而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老年人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医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227例,占39.82%;8种偏颇体质343例,占60.18%。体重指数、不良生活习惯与不同偏颇体质类型,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杭州市离退休老年人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客观分析了不同老年人群的体质特征,揭示了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把握老年人体质特点,为进一步调理老年偏颇体质,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医体质理论寻求建立以“治未病”为基础思想的疾病预防体系,体质辨识效果直接影响后续的健康干预等措施。目前中医体质的主要辨识方法为量表法和医生四诊法,缺乏标准性和客观性。对现有中医体质辨识技术与中医体质辅助辨识技术进行整理与回顾,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以深度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多模态数据融合思想,对未来中医体质分类辨识技术的发展方向作出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王济  王一  王琦 《天津中医药》2021,38(1):7-10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日渐突出,老龄化及老年健康问题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医疗负担.文章从中医体质角度提出"个体化老年健康养生服务"新理念,为普及个体化中医老年养生保健、减轻医疗负担探索了新的途径.包括根据"生命过程论"开发针对老年人群特点的体质辨识方法,从体质角度实现老年健康养生服务的个体化管理、分层管理,以及从体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