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颈型颈椎病的生理曲度异常患者中应用力学平衡推拿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患者96例,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成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48例,参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推拿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力学平衡推拿方法治疗,比较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颈部肌肉的疼痛指标与颈椎生理的曲度改善评分均发生改善,治疗组改善的幅度比较大,P0.05。结论:在颈型颈椎病的生理曲度异常患者治疗中应用力学平衡推拿方法治疗能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三针联合维药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颈部生物学相关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颈三针联合维药穴位贴敷治疗,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颈功能活动度、颈椎生理曲度和颈部肌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颈功能活动度、颈椎生理曲度和颈部肌力测定结果均显著大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三针联合维药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和生理曲度,并松解颈肩部紧张、痉挛的肌肉群,有利于促进颈部生物力学平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椎力学平衡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颈椎力学平衡枕治疗,对照组运用牵引治疗,治疗3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颈椎生理曲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力学平衡枕是解除颈神经受压,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制膏摩结合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用膏摩结合推拿法,对照组患者用单纯推拿法进行对照治疗,以5次为观察疗程。结果:第1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颈项痛主症积分及临床综合证候总积分进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6.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膏摩结合推拿法对于颈项痛主症及临床综合证候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纯推拿法,且起效较单纯推拿法更快。膏摩结合推拿法与单纯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推拿法联合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中医辨证推拿法联合针刺)与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各43例。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疗效、疼痛积分、颈椎生理曲度及颈椎活动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呈降低趋势(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疼痛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疼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均呈升高趋势(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生理曲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推拿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颈椎活动及颈椎生理曲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宋仲涛  谭曾德  王军 《吉林中医药》2020,40(8):1099-1102
目的探讨曲度牵引配合推拿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坐位直线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观察组采用卧位曲度牵引配合推拿疗法,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20天。治疗前后摄颈椎正侧位片,测量颈椎曲度(Borden氏测量法),测定NDI指数及VAS评分,并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水平,综合评价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颈椎曲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NDI指数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清hs-CRP水平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和观察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曲度牵引配合推拿疗法能显著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NDI指数及VAS评分,其作用机制与重建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段刮痧与常规针刺治疗对颈型颈椎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1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刮痧组(40例)和针刺组(31例)。刮痧组采取分段刮痧治疗,针刺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运用自拟评分量表对颈部肌肉疼痛、压痛、僵硬、颈部活动受限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颈部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及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治疗后1个月颈部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颈部肌肉僵硬积分比较,及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刮痧组总有效率97.5%,针刺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刮痧与针刺治疗对颈型颈椎病颈部症状体征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分段刮痧疗效优于针刺治疗,两者远期疗效相当;在两组肌肉僵硬积分比较方面,分段刮痧对颈型颈椎病的肌肉僵硬改善作用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颈夹脊(1~4)和悬钟配合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颈夹脊(1~4)和悬钟配合常规针刺的治疗组和单纯针刺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针剌风池、颈夹脊(1~4)、天柱、肩井等穴位,艾灸颈夹脊(1~4)与悬钟穴;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其操作同治疗组中的针剌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积分、压痛积分及Borden氏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与压痛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配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较好,能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消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五线五区法指导下针灸治疗软组织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软组织型颈椎病患者50例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五线五区法"取穴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进行针灸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6天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颈部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评定VAS得分、颈部功能评定NDI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线五区法指导下选择颈部扳机点进行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颈肩背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痉挛状态,缓解疼痛,促进颈椎力学平衡恢复,对软组织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王宇澄 《陕西中医》2013,34(7):892-893
目的:观察整脊调曲手法改善青年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青年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拍摄颈椎CR片,比较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采用牵引合整脊调曲法,对照组采用牵引合常规推拿法治疗。治疗20次(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颈椎生理曲度为6.47±2.54mm,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整脊调曲手法有助于重建颈椎内外的生物力学平衡,有效改善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