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及血清性激素指标[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VEGF、CA125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75.9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及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LH、FSH、VEGF、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E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81%、1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腺肌症,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痛经及月经量过多症状,缩减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降低血清VEGF、CA125水平,整体疗效得到提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方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临床疗效。方法 205例AM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2例、对照组50例、中西医结合Ⅰ组51例及中西医结合Ⅱ组52例。中药组予以桂枝茯苓丸方,每日1剂;对照组在月经期的第1-5天内口服孕三烯酮胶囊,每周一、四或二、五口服1粒,每粒2.5 mg,3个月后开始服用中药安慰剂;中西医结合Ⅰ组服用孕三烯酮胶囊开始即服用桂枝茯苓丸方;中西医结合Ⅱ组服用孕三烯酮胶囊3个月后开始服用桂枝茯苓丸方。各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测定子宫体积、血清CA125含量及痛经评分,观察各组治疗中副作用及妊娠结局。结果中药组、对照组、中西医结合Ⅰ组、中西医结合Ⅱ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3%、66.0%、92.2%、92.3%,其他3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除中药组子宫体积外各组治疗后3个月与本组治疗前子宫体积、CA125、痛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中药组子宫体积外,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Ⅰ、Ⅱ组治疗后6个月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无明显副作用,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方治疗AM在缓解疼痛、降低血清CA125、有效控制子宫体积方面疗效确切,对孕三烯酮胶囊的治疗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助阳化瘀消癥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对痛经评级及月经量变化的影响。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助阳化瘀消癥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PB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助阳化瘀消癥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痛经程度,减少月经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温经活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型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予以督灸联合温经活血方口服;对照组60例,予以米非司酮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积分、寒凝血瘀症候、子宫体积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84%),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痛经程度积分、血清CA125均降低(P0.05);中医证候均有改善(P0.05);子宫体积均缩小(P0.05)。在痛经、中医证候改善和血清CA125降低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灸联合温经活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痛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6,(10):1279-1280
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西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及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96例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例)和对照组(n=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桂枝茯苓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痛经症状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6、PGE2及ET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痛经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降低,观察组上述积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痛经治疗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PGE2及ET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患者痛经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IL-6、PGE2及ET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腺肌症并发痛经的效果,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方法:选取76例子宫腺肌症并发痛经患者,按就诊次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hs-CRP和VEGF的表达差别。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hs-CRP和VEGF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效果明显,且能有效调节血清中hs-CRP和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法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症状及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评价扶正化瘀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6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33例,观察组(B)35例,对照组患者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观察组予扶正化瘀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中医证候评分、子宫体积及血清CA125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B 2组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子宫体积均变小,CA125水平下降(P 0.01);与A组治疗后比较,B组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A组(P 0.01),B组子宫体积小于A组(P0.05),B组CA125水平低于A组(P 0.01);B组总有效率(88.6%)优于A组(57.6%)(P 0.01)。结论扶正化瘀法能够改善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症状,使子宫体积变小,降低CA125水平,疗效优于中成药散结镇痛胶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共予口服枸橼酸他莫西芬,观察组予口服桂枝茯苓胶囊。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A125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CA125水平的下降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效果明显,且能有效调节血清CA125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桂枝茯苓汤对寒凝血瘀型子宫肌腺症的临床疗效及Hb、VEGF、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子宫肌腺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敷贴与桂枝茯苓汤加减化裁,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候积分,记录其子宫体积、月经量、痛经积分,同时测定两组血红蛋白(H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清糖蛋白CA125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痛经、腹痛、下腹包块、肢体畏寒、胸肋胀满积分及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148.17±1.03)cm3、月经量(14.24±2.94)片、痛经积分(2.56±0.21)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Hb(110.10±1.62)g/L在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血清VEGF(33.19±1.13)pg/ml、CA125(23.66±1.05)U/ml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6.67%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子宫肌腺症疗效较好,明显改善患者痛经等症状,可能通过调节其Hb、VEGF、CA125水平发挥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助阳化瘀消癥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助阳化瘀消癥汤治疗,比较治疗1个月、6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变化及痛经程度分级。结果:治疗1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痛经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变化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助阳化瘀消癥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可缩减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缓解经期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