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研究现状,为该病以后的研究提供方向。方法:综述近几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研究成果。结果:中医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结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针对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近年来文献的总结和整理,总结了近年来中医方面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辨证、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张婷  董淑娟  韩艳俊 《河南中医》2016,(11):1940-1942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脂肪衰减参数(FAI值)在不同中医证型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148例和健康对照组144例。使用Fibro Touch检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FAI值,按照2011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诊疗共识意见》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脂肪肝超声分级。结果: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的FAI值进行比较,发现患者的FAI值明显高于健康人(t=37.414,P=0.000),表明FAI值可用于定量检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比较不同分级中医证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FAI值,发现不同中医证型FAI值各不相同(F=3.15,P0.05),且重度痰瘀互结证患者的FAI值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P0.05),中度患者显著高于轻度(P0.05),表明FAI值可用于诊断脂肪肝的病变程度;对FAI值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FAI值和脂肪肝程度呈正相关(r=0.758,P=0.000),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FAI值随之升高;采用ROC曲线分析,FAI值诊断轻度脂肪肝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中度脂肪肝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表明FAI值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检测准确率高。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脂肪衰减参数可定量、准确诊断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中医辨证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主要临床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虚湿盛、痰瘀互结、湿热内蕴。且轻度脂肪肝以肝郁气滞多见,而重度脂肪肝以痰瘀互结多见,男性患者多发。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多与气滞、痰凝、湿热因素有关,临床证型主要有肝郁气滞、脾虚湿盛、痰瘀互结、湿热内蕴,而且证候分布与病情轻重有密切的联系,对于中医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21,36(5)
目的使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及中药干预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行肝区红外热像检查,记录肝区病变区域与正常区域之间的温差为△T1,统计受试者中医体质;进行中药辨证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肝区红外热像检测,记录肝区病变区域与正常区域之间的温差△T2。记录、分析、评价患者红外热像温差变化、体质变化及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结果湿热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常见体质;治疗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平和质明显增加,中医证候积分改善(P 0.01)。结论湿热质、痰湿质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最常见体质类型,利用红外热像检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根据体质结果进行中医辨证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体质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特点。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39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属于偏颇体质者明显多于平和体质者;8种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气虚质的频数大小和转化分均位居前两位,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以偏颇体质为主,其中最常见者为痰湿质和气虚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以情志、起居、运动、饮食等方法进行中医药特色干预,对改善其病理体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慢性肝脏疾病,现代医学尚无治疗的特效药。文章搜集了近5年来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子机制研究的文献,总结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分子机制及中药治疗方面进行综述。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子机制研究需要结合当前高新技术手段,从系统生物学角度进一步精确药物作用机制,从分子层面规范证候评价标准,深入探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21,(9)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西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是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以保肝抗炎药物和胰岛素抵抗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但依然存在副作用明显、治疗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然而中医药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上有着突出的优势,该文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型及健脾利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和药理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以期能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非酒精性脂肪肝生活方式调查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25例,进行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腰围,高油脂、高热量饮食和社会压力大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生活方式病,应以防治为主,提高全民"治未病"的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证型分布特点的关系,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21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体质类型,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在体质分布中,痰湿质、气虚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平和质、瘀血质、阳虚质、特禀质;痰湿内阻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痰湿质与痰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显著相关(P〈0.05),气虚质与肝郁脾虚证、肝肾不足证显著相关(P〈0.05),湿热质与湿热蕴结证、痰湿内阻证显著相关(P〈0.05)。结论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常见体质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口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参考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4个数据库中有关中药口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由两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交叉核对。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文献质量,疗效判定采用软件RevMan4.2进行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不良反应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发表偏倚情况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有8篇文献共743例患者纳入。Jadad评分结果显示只有3篇文献为较高质量研究。在改善TC、BMI指标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改善CT、B超指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TG、AST、ALT、临床症状/证候方面,两组疗效不能确定。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安全性较高。结论: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中药口服比西药或安慰剂口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更有效。尚需要设计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并加强中医药疗效评价指标研究以提高证据强度。进一步规范不良反应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优势。[方法]应用中医辨证治疗NAFLD,辅以运动及饮食疗法,中药治疗必用调达气机之品。[结果]中药辨证治疗NAFLD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辨证治疗NAFLD,辅以运动及饮食疗法,NAFLD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3.
余瑶  杨钦河  王洪 《河南中医》2014,(6):1078-1080
目前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遗传学研究开展得较少。将NAFLD遗传学研究技术、方法、成果与中医药相结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基于转化医学的理念,将实验室与临床相结合,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探寻以临床实践为根本的中医药防治NAFLD的遗传学基础,将中医实践中观察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二者相互影响,更能促进实现中医诊治NAFLD的客观化、规范化和个体化,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患病率日益增加,现代医学尚无针对性用药,文章搜集了近五年中医药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报道,总结了脂肪肝的中西医发病机制,论述了中医内外治法。中医学通过调节肝脾肾三脏,疏通经络气血运行,减少痰瘀化生,同时拮抗炎症损伤、抑制氧化应激,进而保护肝细胞,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影像学检查(B超、CT)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分析,探讨NAFLD影像学指标与中医各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AFLD患者200例,辨证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肝肾不足5个中医证型,同时运用B超、CT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脂肪肝进行分度和定量诊断,分析脂肪肝严重程度与各中医讧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NAFLD中医辨证分型以湿热内蕴最常见(37.00%),肝肾不足最少(6.00%)。2种检查方法均提示从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到肝肾不足型,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逐渐加重,经’X^2检验,各中医证型间的脂肪肝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各中医证型肝/脾CT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各组间比较,从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到肝肾不足型,肝/脾CT比值逐渐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FLD各中医证型与影像学指标(B超、CT)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B超、CT检查可为脂肪肝的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联合酪酸梭菌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服用酪酸梭菌的为对照组,服用茵陈蒿汤与酪酸梭菌的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的HDL-C,LDL-C,TG,TC以及ALT,AST,GGT,TBI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状评分上,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联合酪酸梭菌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内蕴证患者230例,符合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患者227例,其中当飞利肝宁胶囊组(试验组)113例,安慰剂组(对照组)114例,疗程均为12周,以治疗后肝/脾CT比值变化、肝/脾CT比值复常率以及中医证候评价有效性,以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评价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肝/脾CT值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肝/脾CT比值复常率为47.79%(54/113),优于对照组的22.81%(26/1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6.11%,对照组为5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脘腹痞闷、口干口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并且试验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ALT较治疗前也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其他肝功能及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飞利肝宁胶囊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内蕴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治疗以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为主,但患者依从性差,目前西医学尚缺乏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肠道微生态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NAFLD,特别是有些药物以及自拟中药复方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上也发挥了较好的疗效,但是缺乏深入而广泛的随机、双盲、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和将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相结合的研究。今后,应更深入探讨NAFLD的发病机制,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为不同的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措施,为科研指导临床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制定更加安全有效且规范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西医治疗脂肪肝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治未病"与脂肪肝管理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构建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的脂肪肝中医管理模式的构想,其基本框架包括:①建立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体质辨识、危险因素辨识为一体的综合辨病模式,建立长期随访体系。②建立分层管理的策略和体系。③运用养生理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宣教体系。④建立多途径的脂肪肝中医药特色疗法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脂肪肝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重大疾病。通过对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治法方药的概括,从而阐述中医药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