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唾针刺治验潘××,男,62岁,退休工人,1994年10月4月初诊。近半年来,睡中流唾不止,床单枕头湿透,白天也自觉唾液较多,频频不自主吐唾,兼有心悸气短。曾在市某医院治疗,服中西药物来效,邀余诊治。证属肾阳虚衰,气化不行,水邪上泛,治拟温肾振阳。取...  相似文献   

2.
多唾一症,多发于儿童及少年。余早年临证,多从脾胃论治,但效果欠佳。尔后精研经典,勤求古训,在“肾为胃关”的理论指导下,自拟多唾汤,治疗此症多例,屡用屡效,谨举病例1则,请同道补而正之。高××,男,14岁,学生。1989年10月28日初诊。主诉:多唾纳差,腰膝酸软,体倦乏力,喜热畏冷,夜间多尿,记忆力减弱,约半年之久。望其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形体瘦弱。切其脉沉细而  相似文献   

3.
唾石治验     
<正> 唾石就是发生在唾液腺上的结石。笔者曾患颚下腺结石,经用中药《修琴堂方》唾石散治愈,现报告如下。自7年前发现左侧顎下有拇指大肿瘤,经耳鼻科诊为唾石。未经特殊治疗。1983年12月中旬无任何诱因,突然出现左侧颚部肿胀,耳下及口腔内发热疼痛,认为并发炎症,而用抗生素治疗10余天,疼痛、肿胀缓解。不久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4.
儿童多唾症属于现代医学强迫综合征范畴。症见频频不自主吐唾,不能自控,且受精神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据证中医学认为多是肾虚水泛或脾胃虚寒,以虚证为主,治宜温阳化气利水或温脾益气之法。笔者依据辨证论治运用燥湿化痰、醒神开窍之法治愈儿童多唾症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员李××,男,37岁,教师。素有泄泻病史,又恣食辛辣醇酒厚味,去秋因外感猝然吐泻交作。病愈后半月,出现吐唾呈清水样,每2~3分钟吐一次。曾服清胃散、泻黄散、缩泉丸等方药,迭服西药阿托品、多种维生素,均未见效。病势日趋加重,又赴蓉治疗。经某医院检查,咽喉无炎症和异物阻碍,口、舌亦无炎症,食道不狭窄,脾、胃、肝、肾功能均正常。诊断为神经性吐唾。服西药月余,病终莫愈。  相似文献   

6.
<正> 傅某,女,23岁,农民。1974年4月17日初诊。主诉:平素理性急躁,且见胸胁不适,时欲太息,脘腹痞闷。二年来,每于清晨漱洗后,即感胁脘痞闷明显,约十多分钟后,即唾血三、五口,血呈深红或淡红色,深红时质稠或见血块,但不夹杂痰涎或食物渣滓,唾血之后,胁脘痞闷即可暂除。唾血多时,性情急躁及胸胁脘腹不适症状更甚。曾延医以血虚诊治而罔效。近来上述症状加重,故来求治。追述病史,平素虽觉五心烦热,但不咳,不潮热,  相似文献   

7.
我临床每迂以涎唾分泌过多者,重用益智仁配合六君子汤治疗,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治验病人中,经追踪的二例报导如下,供同志们参考。病案一:刘××,女,6岁。1972年4年就诊,其母讲该儿自幼好吐涎水,习以为  相似文献   

8.
患者马××,女,14岁,1989年4月 28日初诊。自述从去年10月开始,口唾涎水,日渐增多。自今年以来,午饭后即唾,一般每天下午要唾两罐头瓶左右。伴神疲力乏,不思饮食,日渐消瘦,腹胀或大便时肛门即脱出。经多方诊治,罔效,邀余去诊。观其面黄肌瘦,神情呆滞,言少口吃。察其所唾之物,在瓶内下为清水,上浮一层一横指厚的白沫,用木棒挑之,有粘性。查舌胖苔薄白且滑,脉细滑。属脾肾气虚,且有痰湿之象,拟祛痰补气健脾强肾,方用涤痰汤加味:半夏10克,胆南星10克,陈皮10克,党参10克,石菖蒲10克,竹茹5克,生芪  相似文献   

9.
沈××,女,33岁。1989年12月13日诊。一年前因胃脘痛、腹胀、呕吐,行胃镜检查,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服用雷尼替丁、胃腹安等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今年夏初感冒后,突起口涎增多,常盈口自溢,不能自止,入睡后方安,自估每日约800~900毫升,  相似文献   

10.
唾涎之病,多见于儿童。方书虽亦偶载,但多要略言之。兹不揣简陋,择其三例整理介绍如下。例一:王××,男,8岁,初诊于1986年4月。病史其母代诉:频唾涎沫已两年,迭经中西医药治疗而罔效,现仍频频吐涎,白昼则其坐处四周皆湿,夜晚则其涎从口角自出而不知。视其精神尚可,两目有神,形体偏瘦,发育正常,频吐涎沫,片刻盈口,量多质清稀如水,颜面微红,语言清楚,不咳不呕,口  相似文献   

11.
<正>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脾为涎,肾为唾。”脾胃正常则津足,口中和,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脾胃虚寒,温化失权,升降失常,不能收摄则冷涎上涌,口淡泛恶。肾经有一络脉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穴,因肾阳虚衰,水津上犯则多唾,唾液清冷。故余临证中,凡见病后喜唾者,多从脾肾论治,每收效益。例1 石某,男,43岁。素患胃病,胃脘满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曾经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1983年11月16日来我院初诊:久病后胃脘不适,纳差,头昏乏力,时吐少量清涎而喜唾,二便量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证属:脾胃虚寒,痰饮内阻。治以温中散寒化饮,健脾益气之法。方选理中汤化裁:党参茯苓各12克白术半夏各9克干姜6克炙甘草5克益智仁10克。药用6剂后而病愈。例2 关某,男,6岁。曾患“消化功能紊乱症”  相似文献   

12.
刘某 ,男 ,7岁 ,2 0 0 0年 5月初诊。患儿半年来流涎不止 ,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诊见 :面黄肌瘦 ,精神不振 ,纳差 ,大便时有不消化物 ,小便清长 ,唇淡甲白 ,舌淡 ,苔白 ,脉细弱无力。此乃先天不足、脾虚及肾所致。治以温脾健运燥湿 ,拟方 :童参 12 g ,白术、干姜、山药、茯苓  相似文献   

13.
多唾症辨治举隅朱建平(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中心卫生院铅山334500)关键词多唾症辨证论治多唾症是指口中唾液较多,或因口中唾液很多而不得不频频吐唾的一种病症。因肺、脾、肾输布排泄水液精气功能受阻,水湿停聚而成唾。笔者近年来根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相似文献   

14.
多唾症在临床较为常见,张小萍基于"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理论,治疗上多从脾肾着手。"涎"和"唾"均属于津液,因阳虚无力化津,气虚无力固津,治疗上多以补足脾肾之阳气为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多梦治验     
杨××,女,32岁。1990年10月23日诊。述其头晕,多梦六年,苦恼不堪而四处求医服药。皆养心安神、补肾降火之品,如人参五味子糖浆、天王补心丹等,症情愈甚。细诊之:头晕而蒙,嗜睡,但梦景纷纭,通霄达旦,形体较胖,舌苔腻,脉沉涩。辨证为痰邪为患。拟二陈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陈皮、半夏、白芥子各10克,茯苓、白术各30  相似文献   

16.
蒋振亚  郑楠 《四川中医》1995,13(12):26-26
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累及全身多个脏器或系统的坏死性中、小动脉炎,常呈急性、暴发性起病。临床以发热、乏力、肌肉及关节疼痛、皮肤瘀点、紫癜、皮下小结、皮肤溃疡、腹痛、高血压及肾损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西医主要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自应用激素以来,本病的五年存活  相似文献   

17.
多眠症治验     
<正> 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五味异功散加减,治愈一例多眠症达十多年之久的患者,介绍如下: 王××,男性,36岁。1965年4月5日就诊。患者嗜睡,日作多次,每次约10分钟至30分钟,有时骑车可睡着,车倒人摔伤在路上;看报抽烟睡着,烟头烧了报纸及衣服,已历十多年。伴有面肿气逆,饮食少思,倦怠乏力,多汗便溏。脉缓滑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不和。治宜健脾和胃,调和中气。方用五味异功散加减: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  相似文献   

18.
重症多形红斑是一种以红斑为主,累及黏膜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对此,笔者应用参榆外洗方联合中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较好,兹介绍案例一则如下. 患者,男,39岁.因全身皮疹伴瘙痒4天入院.4天前因出现发热畏寒、恶心呕吐、头痛等症,自行服用"泰诺、板蓝根颗粒"等,随即出现全身散在红色斑块,隆起皮肤表面伴瘙痒.24小时内红斑增...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46岁,因夜尿频多3个月于2007年7月21日来诊.曾行肾功能以及彩超等检查排除肾功能不全,以尿路感染治疗,均未见效,今日来诊.自诉每天晚上排尿30余次,白天排尿次数正常.诊见患者坐立不安,喋喋不休,心烦易怒,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浮,重按无力.辨证为热扰胸膈,下元虚冷.  相似文献   

20.
张某,女,40岁,工人。1989年4月8日初诊。患者于半月前因工作紧张,情志抑郁,劳累过度,突然出现饥饿欲食之感。曾到某医院诊治。经纤维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其余检查均正常。西医诊断:1、浅表性胃炎。2、神经性多食症。曾服玉女煎、沙参麦门冬汤、血府逐瘀汤加味数剂均无效,遂来我院诊治。现多食易饥,尤以夜间为甚,日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