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血府逐瘀汤促血管新生中VEGF通路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VEGF通路在血府逐瘀汤促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1.25%,2.5%,5%的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诱导处理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分别采用MTT比色法,Boyden小室迁移法和体外成血管实验检测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成血管能力,并通过酶联免疫法、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分泌和表达的情况.结果:1.25%含药血清除了能提高体外成血管能力外,对其余指标均无影响;2.5%含药血清明显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成血管,并能显著提高VEGF及VEGFR2的表达;5%含药血清仅上调胞内VEGF的表达,进而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黏附.结论:血府逐瘀汤通过上调VEGF-VEGFR2途径,诱导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部分说明了药物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冬  陈文元  吴立娅  郑良朴  林薇  宋军  陈可冀 《中医杂志》2011,22(21):1852-1855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促进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组和空白对照血,每组6只。分别制备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采用1.25%、2.5%、5.0%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诱导内皮细胞48h,检测不同浓度血清对内皮细胞ECV304增殖、迁移和体外成血管的影响,并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浓度、胞内NO浓度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活性及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同血清含量比较,1.25%、2.5%药物浓度下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5),2.5%、5.0%药物浓度下迁移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各药物浓度下管腔个数均明显增加(P<0.01);各浓度药物均可显著提高内皮来源的胞内、胞外NO浓度及eNOS表达(P<0.05或P<0.01),1.25%、2.5%浓度药物还可显著提高eNOS的活性(P<0.05或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通过促进eNOS的表达和活性,提高胞内、外气体分子NO水平发挥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非缺氧条件下血府逐瘀汤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促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在常规95%O2培养条件下,以1.25%、2.50%、5.00%浓度的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干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 48 h,通过体外成血管实验、酶联免疫法和逆转录PCR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管腔形成、bFGF的含量和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 1.25%、2.50%、5.00%含药血清均可明显促进内皮细胞参与管腔形成,尤以1.25%、2.50%含药血清诱导形成的管腔形态规整,而且能显著提高细胞培养上清液中bFGF的含量和其转录水平。结论 在非缺氧条件下血府逐瘀汤通过上调bFGF的表达,发挥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促进内皮细胞迁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1.25%,2.5%,5%的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培养内皮细胞ECV304,采用划痕损伤法和侵袭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并分别通过酶联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一氧化氮(NO)浓度,荧光探针法检测胞内NO浓度,eNOS酶活性以及RT-PCR法检测VEGF,bFGF,eNOS基因的表达,以进一步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果:1.25%含药血清可促进细胞在划痕平面上的迁移作用,5.0%含药血清可显著提高细胞侵袭穿越的迁移作用,而2.5%含药血清对这两类迁移均有促进作用。1.25%,2.5%,5.0%含药血清均可明显提高上清液中bFGF、胞内外NO浓度和胞内eNOS活性,只有2.5%含药血清能提高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RT-PCR结果显示,1.25%,2.5%,5.0%含药血清均可提高bFGF的转录;2.5%和5.0%含药血清可上调eNOS的表达;而药物对VEGF的影响较复杂,仅2.5%含药血清上调VEGF的表达,1.25%含药血清却呈抑制作用。结论:血府逐瘀汤通过上调VEGF,bFGF,NO的表达与分泌,诱导内皮细胞迁移,从而发挥促血管新生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影响Ⅳ型胶原酶诱导内皮细胞迁移的作用。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1.25%、2.5%和5%浓度的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采用Boyden小室迁移法检测药物对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并通过酶联免疫法和RT-PCR检测明胶酶A(MMP-2)和明胶酶B(MMP-9)分泌和表达的情况。结果:1.25%浓度含药血清对上述指标无影响,2.5%和5%浓度含药血清可显著提高内皮细胞迁移、MMP-2和MMP-9转录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和MMP-9水平。结论:血府逐瘀汤通过提高Ⅳ型胶原酶的表达进而诱导内皮细胞迁移,提示药物促血管新生功能可能与该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胶囊适度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对EphB4/EphrinB2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line 1,HMEC-1)活性、细胞周期、迁移、黏附和体外成血管的影响,明确药物具有适度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并运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药物对EphB4/EphrinB2表达的影响。结果血府逐瘀含药血清对内皮细胞活性及S期细胞比例均无影响。细胞迁移方面,1.25%含药血清作用24、48、72 h均显著增加细胞迁移能力;但2.50%含药血清在最初24 h抑制细胞迁移,随后显著促进迁移,与5.00%含药血清的影响趋势正好相反。细胞黏附方面,1.25%含药血清作用72 h时显著减少黏附细胞数;2.50%药物血清在前两个时间段增加细胞黏附数,随后在72 h抑制细胞黏附;5%含药血清在24 h表现出抑制作用,而在48 h转为促进,随后作用消失。成血管方面,仅2.50%含药血清表现出促进作用,而5.00%含药血清作用48 h和72 h均出现抑制现象。2.50%含药血清组的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药物作用12 h上调EphB4的表达,作用24 h下调EphB4表达的同时上调EphrinB2的表达。结论仅2.50%含药血清作用48 h对HMEC-1的迁移、黏附和体外成血管均有促进作用,为最佳促血管生长条件,提示血府逐瘀胶囊促血管新生作用具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而药物调控EphB4/EphrinB2的表达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血府逐瘀汤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迁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采用Boyden小室法检测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HUVEC迁移的影响;运用ROS清除剂预处理细胞,分析ROS在血府逐瘀汤调节内皮细胞迁移能力中的作用;并分析药物对内皮细胞H2O2产生的影响。结果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能增强HUVEC细胞的迁移能力,促进其H2O2的生成;ROS的清除可抑制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细胞迁移的促进作用。结论血府逐瘀汤可通过激活ROS,增强HUVEC细胞的迁移能力,从而发挥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胶囊在缺氧条件下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在缺氧条件下对HMEC-1细胞的活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迁移能力和体外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明确缺氧条件对药物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结果缺氧条件下含药血清在低浓度早、中期增加HMEC-1细胞活力,提高迁移及黏附能力;中、高浓度含药血清早期促进血管管腔形成,随后促管腔形成作用消失。结论缺氧条件下血府逐瘀胶囊通过影响HMEC-1细胞活力、迁移、黏附能力等环节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ph B4/ephrin B2信号通路在血府逐瘀汤促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1.25%、2.5%、5%浓度的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12)48h,通过MTT法、Boyden小室迁移法、细胞黏附法、逆转录PCR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黏附、Eph B4和Ephrin B2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与同血清含量的对照组比较,5%浓度含药血清对细胞的增殖能力起抑制作用。1.25%、2.5%和5%3个浓度含药血清皆有显著的促内皮细胞迁移和黏附作用,并能抑制Eph B4的表达,其中1.25%、2.5%浓度含药血清抑制Ephrin B2的表达。结论:血府逐瘀汤通过促内皮细胞迁移和黏附发挥促血管新生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Eph B4/Ephrin B2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四妙勇安汤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以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观察血四妙勇安汤对于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为治疗性血管新生的靶基因选择提供线索。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内皮细胞,同步化于G0期,ELISA法检测BrdU的掺入;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结果:与空白血清对照组相比,10%的四妙勇安汤含药血清体积添加分数可显著提高BrdU的掺入量,促进DNA合成,提高ECV304细胞周期S期所占比例。结论:10%的四妙勇安汤含药血清能促进内皮细胞ECV304DNA合成,加快细胞周期进程,从而对其增殖具有促进的作用,可能具有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沙苑子黄酮( FAC )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蓝( MTT )法观察正常条件培养基和肿瘤条件培养基下 FAC 对细胞 ECV304 增殖的作用;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模型和裸鼠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观察 FAC 对肿瘤新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FAC 对裸鼠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因子 (VEGF) 及其受体 Flt-1 、 Flk-1/KDR 、 Flt-4 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内皮抑素 (ES) 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FAC 对经人肝癌 SMMC-7721 细胞上清液处理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状态下的血管内皮细胞毒性较低; FAC 明显抑制 CAM 新生血管生成, FAC-a ( 400 mg·L-1 )组的血管指数为 67.5% ;裸鼠移植瘤 MVD 和 VEGF 及其受体 Flt-1 和 Flk-1/KDR 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ES 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强。 结论 FAC 可抑制肿瘤组织血管形成,其作用机制与下调 VEGF 及其受体的表达和上调 ES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竹根七中具有血管生成抑制作用有效成分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竹根七中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用溶剂提取法将竹根七分为不同药用部位,以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抗体为对照,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膜色谱模型筛选,并对筛选结果用MTT实验进行分析,以初步确定其中的有效成分。结果竹根七的分离成分(ZGQ-C)在其浓度分别为0.625、1.25、2.50、5.00、10.0μg/mL时,对ECV304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0.51%、51.11%、63.54%、74.32%、81.26%,半数抑制率在1.00~1.25μg/mL范围内;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的形态有明显的改变。结论ZGQ—C是对ECV304有一定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膜色谱模型的筛选结果与MTT实验结果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4种二萜化合物(冬凌草甲素、信阳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毛萼乙素,分别简称为SH-A、SX-A、SH-B、ER-B)在体外对血管生成的影响,为发现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线索。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迁移试验及小管形成试验研究了4种化合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4种二萜化合物对ECV304(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小管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在1.47×10-5~3.76×10-5mol·L-1(抑制作用SX-A>SH-A>SH-B>ER-B)、8.01×10-7~5.41×10-6mol·L-1(抑制作用SH-B最强,而SH-A、SX-A和ER-B相仿)和4.25×10-7~2.80×10-6mol·L-1内(抑制作用SH-B>SH-A>SX-A>ER-B),抑制血管迁移、小管形成的IC50值均低于抑制增殖的IC50。结论4种二萜化合物在体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血管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值得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候选物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魏酸对于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为治疗性血管新生的靶基因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内皮细胞,分为阿魏酸低、中、高浓度组,同步化于G0期,ELISA法检测BrdU的掺入;R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阿魏酸均可显著提高BrdU的掺入量,上调VEGFmRNA的表达,且在10^2ng/ml~10^4ng/ml之间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阿魏酸能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ECV304细胞的增殖,可能具有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抗肿瘤中药提取物蟾毒灵有无抗血管生成的活性,并检测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蟾毒灵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IC50,观察其量效、时效关系;并以鸡胚绒毛尿囊膜为模型观察蟾毒灵在体内组织器官水平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蟾毒灵对ECV304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24、48、72hIC50分别为1.104、0.355、0.0905μg/mL。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表明蟾毒灵可显著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蟾毒灵具有明确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计数,MTT法测定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结果:川芎嗪直接作用于ECV304细胞,其细胞计数、吸光度(A)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川芎嗪作用于VEGF诱导的ECV304细胞,其A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川芎嗪能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对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许栋明  吴丹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2):1836-1839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ECV304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作为体外研究对象,同型半胱氨酸作为造模剂,监测NOS和NO含量的变化判断其损伤程度。确定同型半胱氨酸损伤ECV304细胞时最佳浓度,最佳作用时间,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检测盐酸川芎嗪作用损伤内皮细胞NO和NOS含量,研究其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同型半胱氨酸损伤ECV304细胞的最适浓度为1 mmol.L-1,最佳作用时间为48h,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阳性药物硝酸甘油和盐酸川芎嗪对ECV304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NOS和NO生成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结论:盐酸川芎嗪具有ECV304细胞保护作用,本实验所建模型可用于筛选以内皮细胞保护剂为靶点的抗心肌缺血药物。  相似文献   

18.
加减清营汤对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减清营汤对H2O2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和NO、t-PA分泌的影响。方法:H2O2损伤ECV304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清对照组、加减清营汤组,血清药理学方法给药,MTT法观察细胞活力,同时检测NO和t-PA含量。结果:加减清营汤含药血清能明显提高H2O2损伤的ECV304细胞活力和NO、t-PA分泌。结论:加减清营汤对H2O2造成的ECV304细胞损伤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的抗炎活性及其可能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酵母多糖A诱导的小鼠腹膜腔白细胞游走模型,评价薯蓣皂苷元的体内抗炎活性;利用白细胞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化的内皮细胞粘附的实验,验证薯蓣皂苷元的抗炎活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流式细胞术,考察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测定细胞核中转录因子NF-κB/p65的表达及细胞裂解液中NF-κB/p65的磷酸化情况,以探讨薯蓣皂苷元抗炎的可能机制。结果:薯蓣皂苷元1,3mg·kg1灌胃给药1次,可显著减少酵母多糖A诱导的小鼠腹腔内白细胞数量;薯蓣皂苷元0.1,1μmol·L1体外加药5h,显著抑制人HL-60细胞与TNF-α活化的ECV304细胞的粘附,但对ECV304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也不影响HL-60细胞与静息状态ECV304细胞的粘附。同时,薯蓣皂苷元0.1,1μmol·L1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ECV304细胞ICAM-1mRNA和蛋白的过量表达,1μmol·L1可抑制NF-κB/p65的核转移;薯蓣皂苷元明显减少TNF-α刺激10~30min诱导的NF-κB/p65的磷酸化,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结论:薯蓣皂苷元具有显著抑制白细胞的黏附迁移活性,其部分机制与抑制内皮细胞NF-κB活化,下调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