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株毛壳属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富乾  蒋捷  马浩然  程璐  张耕 《中草药》2017,48(7):1298-1301
目的研究一株毛壳属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和半制备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发酵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hetoseminudin B(1)、gonytolide C(2)、chaetone D(3)、1H-indole-3-carbaldehyde(4)、1H-吲哚-3-羧酸(5)、indole-3-methylethanoate(6)、3R*,4R*-二羟基-3-甲基戊烷-2-酮(7)、大黄素(8)、3β,5α,9α-trihydroxy-(22E,24R)-ergosta-7,22-dien-6-one(9)、(3β,5α,6β,22E)-6-methoxyergosta-7,22-diene-3,5-diol(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菌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杨大松  李资磊  杨永平  李晓莉 《中草药》2015,46(9):1265-1268
目的对青藏大戟Euphorbia altotibetic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青藏大戟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青藏大戟素E(1)、脯氨酸(2)、corchoionoside C(3)、icariside B,(4)、1-O-(9Z,12Z,15Z-十八烷三烯酰基)-2-O-十六烷酰基-3-O-α-(6-磺基吡喃奎诺糖基)甘油酯(5)、(2S)-2,3-O-双十八烷-9Z,12Z,15Z-三烯酰基甘油酯-6'-0-(α-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半乳糖苷(6)。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西松烷型二萜,命名为青藏大戟素E;化合物2、5和6为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水蓼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薄层色谱和Sephadex LH-20和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以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水蓼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出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六烷醇(1)、10-二十碳烯酸(2)、6′-O-棕榈酰-β-胡萝卜苷(3)、2-(2-甲基丁酰氧基)乙基-十四酸酯(4)、flaccidine(5)、1-[(12E,16E)-12,16-二十碳二烯酰基]-2-[(E,E)-7,11-十八碳二烯酰基]-3-硬脂酰基甘油(6)、β-谷甾醇(7)和1-十二烷醇(8)。结论:其中,化合物1、5、6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陈洁  王瑞  师彦平 《中草药》2013,44(13):1717-1720
目的 对苍耳子Xanthii Fructu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苍耳子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百合内酯(1)、(3S,5R,6S,7E)-5,6-epoxy-3-hydroxy-7-megastigmene-9-one (2)、7α-羟基-β-谷甾醇(3)、豆甾-4-烯-3β,6α-二醇(4)、6'-棕榈酰基-β-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β-胡萝卜苷(7)、蛇菰宁(8)、松脂醇(9)、苍耳亭(10)、苍耳皂素(11)、苍耳烯吡喃(12)、对羟基苯甲醛(13)、3-羟基-4-甲氧基反式桂皮醛(14)、槲皮素(15).结论 化合物1~5为首次从苍耳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苍耳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海绵共生真菌Chaetomium globosum HXL-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方法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该菌株发酵液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甲氧基-3,5-二甲基-6-(2-甲基丁酰基)-2氢-2-吡喃酮(1)、吡啶并戊二烯(2)、1-脱乙酰基-吡啶并戊二烯(3)、7-脱乙酰基-吡啶并戊二烯(4)、大黄素-8-甲醚(5)、8-羟基-1,3-二甲氧基-6-甲基蒽醌(6)、cytoglobosins D(7)、isochaetoglobosin D(8)、球毛壳菌素E(9)、球毛壳菌素Vb(10)、monohydroxyisoaflavinine(11)、aflavazole(12)、烟曲酶毒素C(13)、chaetoviridin B(14)、杀锥曲菌素(15)、oxidized-nodulisporic acid B(16)。结论化合物1是吡喃酮类新化合物;化合物7~13为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1、11、12为首次从球毛壳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15对选定的人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6.
华蟹甲根茎中酚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雅雯  黄兴国  苏艳芳 《中草药》2018,49(4):780-785
目的研究华蟹甲Sinacalia tangutic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反相ODS等柱色谱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运用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华蟹甲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酚类化合物: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1)、7-羟基香豆素(2)、丁香酸(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4)、3,4-二羟基苯甲醛(5)、对羟基苯甲醛(6)、咖啡酸(7)、对羟基桂皮酸(8)、阿魏酸(9)、4-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0)、5-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1)、5-咖啡酰基奎宁酸乙酯(12)、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3)、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4)。结论化合物3~5、7~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巴天酸模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涌  罗建军  李冲 《中药材》2013,(1):57-60
目的:研究巴天酸模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的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巴天酸模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1)、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2)、大黄素甲醚(3)、大黄素(4)、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5)、高丽槐素(6)、高丽槐素-3-O-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9)、2-O-甲基肌醇(10)、决明酮-8-O-β-D-葡萄糖苷(11)、酸模素-8-O-β-D-葡萄糖苷(12)。结论:其中,化合物6、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铁甲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反相柱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铁甲草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木犀草素-7-O-β-D-葡葡萄糖苷(2),木犀草素(3),大黄酚-龙丹二糖苷(4),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5),槲皮素(6),山柰酚(7),齐墩果酸(8),大黄素(9),大黄素甲醚(10),胡萝卜苷(11),β-谷甾醇(12)。结论:其中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6,7为首次从铁甲草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平卧菊三七Gynura procumben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平卧菊三七全草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芹菜素(2)、木犀草素(3)、山柰酚(4)、黄芪苷(5)、山柰酚-5-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7-甲醚黄芩素(7)、4-甲氧基肉桂酸(8)、苄基葡萄糖苷(9)、2-苯乙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0)、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1)、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乙酯(12)、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3)、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4)、原儿茶酸(15)和丁香酚苷(16)。结论化合物7、8、12、14和16为首次从菊三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9~11和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满江红全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与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满江红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绿原酸甲酯(1)、4-O-咖啡酰基奎宁酸(2)、3,4-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3)、3,4,5-O-三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4)、(-)-N-[3′,4′-双羟基-(E)-肉桂酰基]-3-羟基-L-酪氨酸(5)、(-)-N-[3′,4′-双羟基-(E)-肉桂酰基]-L-酪氨酸(6)、(-)-N-[3′,4′-双羟基-(E)-肉桂酰基]-L-酪氨酸甲酯(7)、(-)-N-[4′-羟基-(E)-肉桂酰基]-L-酪氨酸(8)、brainicin(9)、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0)、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11)、山柰酚-3-O-(6″-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12)、咖啡酸(13)、表白色杜鹃素(14)、myzodendrone(15)、反式阿魏酸-β-D-葡萄糖苷(16)、5,7-二羟基色原酮-2-羧酸(17)、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18)、植醇(19)和反式-12-氧-(10Z,15Z)-植物二烯酸(20)。结论化合物1~12、14~18和20为首次从满江红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为首次从满江红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10、12和13具显著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蓝桉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对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IR,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蓝桉果实乙醇提取物中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白桦脂酸(2),豆甾醇(3),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4),2α-羟基白桦脂酸(5),大果桉醛B(6),大果桉醛A(7),齐墩果酸(8),3,3′,4-三甲氧基鞣花酸(9),3-甲氧基鞣花酸-4′-O-2″-O-乙酰基-α-L-吡喃鼠李糖苷(10),桉叶苷(11),3-O-甲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12),3-甲氧基鞣花酸(13),鞣花酸(14),没食子酸(15)。结论:化合物4和5首次在桉属中得到,1,3和11首次在蓝桉中得到,6,7,9和15首次在蓝桉果实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滇杠柳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RP-18硅胶,MCI,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波谱分析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滇杠柳氯仿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10个单体化合物:滇杠柳苷元A-3-O-β-洋地黄毒吡喃糖苷(1),β-谷甾醇(2),滇杠柳苷Ⅰ(3),熊果酸(4),杠柳苷元(5),杠柳苷(6),北五加皮苷E(7),periplocoside M(8),胡萝卜苷(9),2α,3α,23-三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10)。结论:化合物1为一新的强心苷,化合物8为首次从滇杠柳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3.
鸡屎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邹旭  梁健  丁立生  彭树林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7):1436-1441
目的: 研究鸡屎藤Paederia scand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进行分离和纯化, 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到20个化合物,鉴定为茜根定-1-甲醚(rubiadin-1-methylether, 1), diadzein(2), 臭矢菜素 B(cleomiscosin B, 3), 臭矢菜素 D(cleomiscosin D, 4), 异落叶松树脂醇(isolariciresinol, 5), 蒙花苷(linarin, 6), 异东莨菪香豆素(isoscopoletin, 7), 咖啡酸(caffic acid, 8), 香豆酸(coumaric acid, 9), 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l-benzoic acid, 10),齐墩果酸(11), 乌苏酸(12),β-谷甾醇(13),胡萝卜苷(14), 鸡屎藤苷(paederoside, 15), 鸡屎藤酸(paederosidic acid, 16), 鸡屎藤酸甲酯(paederosidic acid methyl ester, 17), saprosmoside E(18), paederoscandoside(19), 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caffeic acid 4-O-β-D-glucopyranoside, 20)。结论: 化合物1~10, 20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赵倩倩  肖琴  苗宇  王静 《中草药》2020,51(6):1491-1497
目的研究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秦岭冷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14,24-mariesatrien-26,23-olide-3α,23-diol(1)、(23R)-3α-hydroxy-9,19-cyclo-9β-lanost-24-en-26,23-olide(2)、7-oxocallitrisicacid(3)、23-hydroxy-3-oxomariesia-8(9),14,24-trien-26,23-olide(4)、紫果冷杉三萜E(5)、3-oxo-9β-lanosta-7,24-dien-26,23R-olide(6)、7,14,22Z,24-mariesatetraen-26,23-olide-3-one(7)、(+)-rel-3α-hydroxy-23-oxocycloart-25 (27)-en-26-oic acid(8)、cycloart-25-en-3β,24-diol(9)、紫果冷杉三萜H(10)、3-oxo-24,25,26,27-tetranolanost-8-en-23-oic acid(11)、abiesadine C(12)、13β-epidioxy-8(14)-abieten-18-oic acid(13)、dehydroabietic acid(14)、15-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15)、methyl 18-methoxydehydroabietate(16)、7β-hydroxy dehydroabietic acid(17)、dehydroabietan-18-ol(18)、centdaroic acid(19)、abietic acid(20)、6,8,11,13-abi-etatrien-18-oic acid(21)、abiesadine B(22)、abiesadine N(23)、12β-hydroxyabietic acid(2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1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尖山橙枝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玎玮  罗晓东  姜北 《中草药》2012,43(4):653-657
目的研究尖山橙Melodinus fusiformis枝叶非生物碱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尖山橙枝叶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oleanderolide(1)、麦珠子酸(2)、3β-acetoxylup-20(29)-ene(3)、11,12-去氢乌索酸内酯(4)、齐墩果内酯(5)、24R-乙基-5α-胆甾烷-3β,6α-二醇(6)、(+)-松脂酚(7)、8α-羟基松脂酚(8)、番木鳖苷A(9)、紫云英苷(10)、α-tocopherol(11)、butyl isobutyl phthalate(12)、11-羟基柳叶水甘草碱(13)、(+)-voaphylline(14)、丁香树脂酚(15)、(+)-1-羟基丁香树脂酚(16)、(+)-fraxiresinol(17)、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hexahydro-1H-cyclopentafuran-4-o(l 18)、(±)-acyloxy enone(19)、2-羟基苯甲酸(2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N,N-二乙基-2-羟基苯甲酰胺(21)、6-羟基吲哚(22)、1,3-二油酸甘油酯(2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4)、双(2-乙基丁基)对苯二甲酸酯(25)、(6Z,8E,17E)-icosa-6,8,17-trien-lo-ol(26)、β-谷甾醇(27)、乌索酸(28)。结论尖山橙化学成分复杂多样,所分离的成分中有26个化合物(1~12、15~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6.
血党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血党Ardisia punct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12个化合物,鉴定为3-羟基-5-十三烷基-苯甲醚(1),5-十五烷基-1,3-间苯二酚(2),2-甲氧基-6-十三烷基-1,4-苯醌(3),2-甲氧基-6-十五烷基-1,4-苯醌(4),glutinol(5),ar-disicrenoside A(6),ardisiacrispin B(7),24-乙基-Δ7,22-胆甾二烯-3-酮(8),24-乙基-Δ7,22-胆甾二烯-3-醇(9),胡萝卜苷(10),香草酸(11),正三十四烷酸(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7.
椿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椿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ODS及RP-HPLC对椿皮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椿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O-4′-coniferyl ether(1)、threo-guaiacylglycerol-β-O-4′-sinapyl ether(2)、threo-guaiacylglycerol-β-O-4′-dihydroconiferyl ether(3)、咖啡酸甲酯(4)、松柏苷(5)、scopoletin(6)、7-methoxy-2H-chromene(7)、香草醛(8)、4-hydroxy-2(E)-nonenoic acid(9)、(9S,12S,13S)-(E)-9,12,13-trihydroxy-10-octadecaenoic acid(10)、β-谷甾醇(11)和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1~5、7、9和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红树林植物海漆中的三萜和甾体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红树林植物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分析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海漆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相中分离、鉴定了6个三萜和3个甾体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赛酮(1)、β-香树脂醇乙酸酯(2)、3-β[(2E,4E)-6-oxo-decad ienoy-loxy]-olean-12-ene(3)、蒲公英赛醇(4)、乙酰油酮酸(5)、cycloart-22-ene-3β,25-diol(6),β-sitostenone(7),(24R)-24-ethylcholesta-4,22-dien-3-one(8)和β-谷甾醇(9)。结论:化合物5~8为首次从海漆中分到。  相似文献   

19.
许雪  张远琪  徐静雯  何祥久  王宜海 《中草药》2020,51(6):1476-1480
目的研究桑椹Mori Fructus醇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法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桑椹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桑脂素苷(1)、(7R,8S)-4,7,9,9′-tetra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9′-O-β-D-glucopyranoside(2)、2-苯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1′-O-苯乙基-β-D-呋喃芹菜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4)、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5)、过氧麦角甾醇(6)、(24R)-6β-hydroxy-24-ethyl-cholest-4-en-3-one(7)、(22E)-5α,8α-epidioxy-24-methyl-cholesta-6,9(11),22-trien-3β-ol(8)、trans-(S)-(+)-脱落酸(9)、cis-(S)-(+)-脱落酸(10)、(S)-(+)-1-甲基-脱落-6-酸(11)、菜豆酸(12)。结论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2、7~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闫静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4):1923-1926
目的:研究毛草龙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和波谱法对毛草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新鲜全草9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环己烷、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用硅胶等柱色谱分离。结果:从毛草龙全草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β-谷甾醇(1),齐墩果酸(2),2α-羟基熊果酸(3),委陵菜酸(4),胡萝卜苷(5),麦芽酚(6),木犀草素(7),槲皮素(8),芹菜素(9),短叶苏木酚酸甲酯(10),没食子酸(11),3,4,8,9,10-五羟基二苯并[b,d]吡喃-6-酮(12)和鞣花酸(13)。结论:化合物3,4,6~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3,4,6,10,1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