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代谢物组学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刘昌孝 《中草药》2004,35(6):601-605
代谢物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学科。它能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直接认识生理和生化状态,因此能提供区别于其他“组学”而来的大量信息。代谢物组学已经用于评价实验动物模型和外源物产生的一系列代谢过程和作用机制、靶器官的效应、组织损伤。代谢物组学是新药研究开发的必要一部分,其应用涵盖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新药筛选、安全性实验和作用机制研究。因此,在模型识别和确证、药物筛选、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同样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代谢物组学应用的领域之一--药物代谢物组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冉小蓉  罗国安  王义明 《中成药》2005,27(5):497-500
本文就当前代谢物组学应用的领域--药物代谢物组学进行了综述.从药物自身的代谢和药物诱导的内源性物质代谢两方面介绍了药物代谢物组学研究的内容,指出药物代谢物组学以系统的研究方法对药物代谢过程进行研究,进而讲清药物作用于生命体的过程.此外,还就药物代谢物组学的研究手段及药物代谢物组学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价值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组效关系”研究思路与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药效物质组合与药效活性的关联性即“组效关系”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组效关系”研究的基本策略,即基于药物代谢物组学的有效成分辨识,基于代谢组学的有效成分组合的药效活性评价,基于系统建模的有效成分组合与药效活性之间关联性分析。该策略的提出,对于创新中药质量评价模式、阐释方剂配伍规律、创制组分中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1999年代谢组学的概念提出以来,它在药物毒理研究、疾病诊断、系统生物学研究等诸多领域里的应用日益深入。代谢组学由于其从代谢网络终端表象的整体角度反映生物体的功能水平,恰与中医的整体思想吻合。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阐明中医的证候本质及药物的作用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物组学研究现状,并对该领域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高原缺氧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环境下由于供氧不足,使得机体需氧代谢和能量供给水平减弱,进一步造成机体循环功能下降、组织/器官中营养物质和能量供应水平降低、体内废物排出速度减慢,是引起高原疾病的关键原因。由于众多代谢途径受到影响,体内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水平也随之发生大幅改变,代谢组学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高原缺氧疾病、发病机制,甚至药效研究中。综述国内外研究文献,对高原缺氧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关治疗药物干预的临床和临床前代谢组学研究进行分析和整理,发现高原缺氧下机体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发生显著变化,一些药物干预对通路代谢显示一定调节作用;并对代谢组学技术在高原缺氧疾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应用展望进行归纳,提示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高原缺氧有望为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基于影响药物代谢的中药配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近年来随着药物代谢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和代谢组学的出现,在基于影响药物代谢的中药配伍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中药配伍影响中药体内过程是中药配伍减毒增效的重要机制之一。中药配伍后,其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可能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导致其药效或毒性发生变化。本文首次归纳总结了基于影响药物代谢的中药配伍研究进展,通过研究中药复方给药后,分析其代谢组学特征,从内源性代谢物和外源性代谢物两个方面比较研究配伍前后变化,为全面评价中药复方的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2006年代谢组学的香山科学会议以来,代谢组学的中药研究和国内外合作交流活跃。中国工程院与天津市等在2007年召开的“环渤海生物医药发展前沿论坛”以中药代谢组学为主题研讨会展示了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的成就和问题,也看到代谢组学研究中医药的前景和艰巨性。《中国天然药物》杂志编辑部第二次组织了“中药代谢组学研究”的专栏,这3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应用代谢组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方剂的近况、问题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代谢组学的概念提出以来,它在药物毒理研究、疾病诊断、系统生物学研究等诸多领域里的应用日益深入。代谢组学由于其从代谢网络终端表象的整体角度反映生物体的功能水平,恰与中医的整体思想吻合。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阐明中医的证候本质及药物的作用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物组学研究现状,并对该领域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6):1392-1392
代谢组学利用高通量、高灵敏度与高精确度的现代分析技术,对细胞、有机体分泌出来的体液中的代谢物的整体组成进行动态跟踪分析,借助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来辩识和解析被研究对象的生理、病理状态及其与环境因子、基因组成等的关系。“代谢组学”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策略,其研究策略有点类似于通过分析发动机的尾气成分,来研究发动机的运行规律和故障诊断等的“反向工程学”的技术思路。由于代谢组学着眼于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和分析,也被称为“整体的系统生物学”。通过现代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等技术分析体液中的代谢物组成谱,并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技术,把所有代谢物的组成信息都整合到一起,为在系统和整体的层面上比较和分析生物的代谢特性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现代代谢组学技术运用到人体和动物的整体代谢与功能性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代谢复杂、临床应用广泛的特点。中药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是中药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在阐释中医中药的科学性、推进中药国际化、现代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理学的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s,PBPK)模型与基于生理学的生物药剂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biopharmaceutics,PBBM)模型针对中药及其复方,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预测药物的体外特性与体内血浆或不同组织中药物及其代谢物的药动学过程,为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揭示中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科学内涵、中药新药研发与剂型改进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介绍PBPK/PBBM模型在中药药动学研究中的优势和应用,以期为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代谢组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文献基础上,探讨代谢组学与中医证候、中医整体观、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中药的活性成分的研究以及中药方剂研究的关系,认为代谢组学能够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实现对活体组织器官进行无损伤、几乎接近生理条件的动态研究,这种研究特点与中医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和辨证论治思维相吻合,与中医认识和解释疾病的方法相一致;采用系统生物学的策略和方法,以基于疾病和药物干预下的系统代谢网络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变化来评价中药整体效应,用以解释中药方剂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使得代谢组学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一个非常合适的方法。代谢组学将会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较为合适的切入点而且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组是生物体整体功能状态的“生化表型”,具有“终点放大”的特征,这些特质使得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系列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具有突出优势。中医理论的整体观与“组学”强调的从整体角度研究生物体的功能水平相一致。随着基于核磁、质谱以及化学计量学软件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平台的不断发展,代谢组学已在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中医证候本质、中药作用机制、中药整体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中药质量控制与中药资源研究等。本文在综述国内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其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扼要评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在药源性肝损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药源性肝损伤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对近10 a来国内外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研究药源性肝损伤的临床和实验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基因组学为药源性肝损伤的研究提供了更加灵敏和全面的机制研究方法;蛋白质组学通过比较特定细胞、组织或器官在药物作用前后的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为阐明药源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线索;代谢组学可以较全面地反应生物体的生理及代谢状态,有效地评估药物的肝脏毒性作用。结论: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为阐明药源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分子生物标志物和危险度评价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韩医强调"药乃局限于人"的药性观,重视人对药物的选择性。提出了药物归象、辨象用方、随证加减的用药遣方规律。"药乃局限于人"是韩医独特的药性观。由于人的天禀脏局大小、功能强弱、阴阳分布、气质特点、体质不同而产生的"药物不符人"现象。因此,提出了药物归象、按象用药、辨象施治、随证加减的用药规律,阐明了药物的异象反应原理,把药物分成为太阳人药、太阴人药、少阳人药、少阴人药,严格遵守按象用药,在临床上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学科,它是关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在模型识别与确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从代谢组学技术特点出发,结合有关病证结合药理模型的文献报道,浅述代谢组学在其中的应用,从而为构建符合中医药作用特点的药物评价技术与研究平台及中医药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组学方法。代谢组学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概述近10年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组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技术方法,重点论述了其组织样本提取方法和在脑、肝、肾脏、肠等组织器官的研究现状,同时揭示了针对组织样本代谢组学的局限性及改进探索.此外,对其在中...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组学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兴起的一门组学分支,以生命活动链条下游的代谢物集合"代谢物组"作为研究对象。代谢组学是生物体代谢网络、代谢产物整体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研究手段,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相似,为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进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在中药注射剂的作用机制、证候研究、安全性评价及疗效一致性评价等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组学方法。代谢组学通过对体液中小分子代谢产物的检测反映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而中医的“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等的病理概括。显而易见,代谢组学的出现,为中医证候实质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