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Artisan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无晶状体眼以及晶状体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无晶状体眼及晶状体脱位(Marfan综合征和外伤性引起)患者10例(12只眼),采用Artisan虹膜固定人工晶状体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裸眼及矫正视力,观察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裸眼视力明显提高(t=3.973,P=0.002);虽然手术前后矫正视力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t=2.004,P=0.070),但是有91.67%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达到甚至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随访1~6个月,没有出现眼内出血,人工晶状体移位,角膜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无晶状体眼及晶状体脱位的患者来说,植入Artisan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是眼外伤常见的疾病,除引起视力下降、屈光参差、物象不等、视物变形、单眼复视等症状外,同时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造成视力下降或丧失,而全脱位晶状体在玻璃体腔内的治疗确是非常棘手。就此作者通过对16例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患者进行Ⅰ期玻璃体切割术(简称Ⅰ期手术)与Ⅱ期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简称Ⅱ期手术)的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治疗Marfan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8例Marfan综合征患者中接受玻璃体切割治疗脱位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的10只眼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10只眼脱位晶状体均成功取出并植入了人工晶状体.随访3~18月,9只眼的视力>0.1,其中2只眼的视力为0.5.术后并发症有人工晶状体移位3只眼,前房积血2只眼,轻度玻璃体积血1只眼,反应性葡萄膜炎1只眼.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可用于对Marfan综合征晶状体脱位的治疗,患眼术后视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囊袋张力环在挫伤性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眼钝挫伤晶状体半脱位患者20例(20只眼),行环形撕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囊袋张力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探查外伤眼晶状体悬韧带离断情况,离断口范围为45°至135°。术前矫正视力为光感-0.5,眼压10-29mmHg(1 mmHg=0.133 kPa),平均眼压18.6 mmHg。术后1周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好转。人工晶状体均正位,无倾斜及明显偏位,未发现张力环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囊袋张力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白内障手术辅助工具,能够防止术后人工晶状体偏位并抑制囊袋收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5例16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进行超声乳化+囊袋张力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所有植入的人工晶体均正位。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8者3眼,0.5~0.8者8眼,0.4者3眼,0.3者1眼,0.2者1眼。除白内障手术固有的并发症外,未见CTR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防止术后人工晶体偏位,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三例不同类型的晶状体脱位,其中先天性和自发性晶状体半脱位各一例,外伤性晶状体脱位于前房一例,三例均采用针拨术治疗,视力改善,症状消失,现报告于后:一、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几乎均为双侧性,常合并有近视,且绝大多数伴有身体其它部位的畸形,通常发生于男性,与遗传有关,其特点是长骨特长、头长、手长、脚长、脊柱弯曲、手指及足趾畸形、肌肉发育不良、身体呈幼稚型、皮肤苍老、皮下脂肪稀少等。称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眼球钝挫伤继发性青光眼合并轻度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特点,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此种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26例26眼眼球钝挫伤继发性青光眼合并轻度晶状体不全脱位病例,行裂隙灯、前房角镜及UBM检查,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房角、晶状体脱位范围及手术选择等。结果UBM检查见晶状体脱位范围小于1/2象限3眼,1/2~1个象限18眼,大于1个象限5眼,合并房角后退17眼,合并睫状体脱离5眼。合并睫状体脱离的病例,前房变浅;合并房角后退的病例,前房常加深。7眼行小梁切除术,5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眼行小梁切除联合晶状体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二期植入悬吊人工晶状体。结论UBM的应用可以为钝伤性青光眼合并晶状体不全脱位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确切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2种联合术式对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6例(76眼)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8例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睫状突光凝治疗,B组38例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并观察2组手术效果.结果 2组术后视力和眼压均得到显著改善(P均<0.05),2组术后视力和眼压改善眼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睫状突光凝或小梁切除都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又称恶性青光眼,由Von Graefe于1869年首次提出,是由于房水排出通道障碍,导致房水逆流入玻璃体腔使前房变浅,眼内压升高的一种恶性循环眼病,多见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之后,严重危害视功能。如果房水循环可重新建立,前房加深,眼压得到控制。但一般保守治疗无效,常需考虑行玻璃体腔抽液术,晶状体切除(或者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治疗Marfan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8例Marfan 综合征患者中接受玻璃体切割治疗脱位晶状体并植人工晶状体的10只眼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10只眼脱位晶状体均成功取出并植入了人工晶状体,随访3-18月,9只眼的视力>0.1,其中2只眼的视力为0.5,术后并发症有人工晶状体移位3只眼,前房积血2只眼,轻度玻璃体积血1只眼,反应性葡萄膜炎1只眼,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可用于对Marfan综合征晶状体脱位的治疗,患者术后视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