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手法配合穴位注射综合治疗颈性眩晕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凯 《光明中医》2008,23(6):748-749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穴位注射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均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同时,配合手法及穴位注射疗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均能减轻眩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手法配合穴位注射综合疗法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验证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足三里、风池、全息颈穴,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60例,并随机设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对照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特定穴位注射组治愈率91.6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0.00%,总有效率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牵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牵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西比灵胶囊、消炎痛、维生素B6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仅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牵引配合穴位注射对颈性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配合牵引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配合牵引手法治疗;对照组92例仅用牵引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8例,好转3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44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71.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配合牵引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牵引、推拿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针刺、牵引、推拿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47例,并以单纯针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刺、牵引、推拿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医推拿联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风池、天柱穴位注射丹参液治疗颈性眩晕40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丹参液穴位注射风池穴、天柱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丹参液穴位注射风池穴和天柱穴治疗,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运用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运用针刺、牵引及穴位注射骨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使用牵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牵引与穴位注射骨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经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牵引加穴位注射骨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卧位牵顿法配合颈夹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卧位牵顿法配合颈夹脊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机械牵引配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位牵顿法配合颈夹脊穴位注射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推拿治疗颈枕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颈枕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维生素,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椎拿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穴住注射配合牵引推拿治疗颈枕性头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6.7%,对照组愈显率为4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愈显率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2.
朱红  韩咏梅 《中医正骨》2005,17(5):17-18,66
为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选择颈性眩晕患者19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7例,予葛根素注射并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82例,仅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疗效及痊愈时间.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中有效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治疗组1~5天内的痊愈率和6~10天内的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流速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表明葛根素注射液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比单纯应用葛根素注射液疗效确切且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周天推督调脊手法、刺血和穴位注射三联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周天推督调脊手法、刺血和穴位注射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92%和8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两组患者的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的眩晕评分量表,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观察组评分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三联疗法治疗颈性眩晕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50例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揭子慧  张玮 《山西中医》2007,23(4):58-59
目的:观察以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针刺人迎穴为主并配合人中、内关、太冲;对照组针刺风池、夹脊穴。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愈2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针刺不同穴位组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观察针刺不同穴位组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玉枕、风池穴组(35例,A组),颈夹脊(C4-6 )穴组(31例,B组)及百会、合谷组(25例,C组),观察比较各组眩晕、颈肩痛等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A、B两组眩晕程度及功能评分增加(P<0.01或P<0.05),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对颈肩痛改善评分明显(P<0.01)。提示针刺玉枕、风池穴能显著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且疗效优于其他穴位;颈夹脊穴对颈肩痛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百会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针刺百会治疗组与西药治疗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34.92%,对照组痊愈率17.4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百会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易接受、疗程短、无副作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肩胛提肌起止点为刃针作用靶点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刃针作用于肩胛提肌起止点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颈夹脊穴、局部腧穴、阿是穴等为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以肩胛提肌起止点为刃针作用靶点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玉枕和风池穴组、颈夹脊(C4-6)穴组,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变化及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变化.两组治疗后评分增加,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眩晕度评分增加,组间差异显著(P<0.05).针刺玉枕和风池穴能显著改善颈性眩晕症状,增加椎动脉血流速度,且疗效优于夹脊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7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取颈夹脊穴位注射和针刺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针刺治疗,2周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检测ET、CGRP的变化,并于4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颈夹脊穴位注射在降低ET的同时,可显著升高CGRP的含量;治疗组愈显率为88·6%,对照组为6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夹脊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改善患者血浆ET、CG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透刺法与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宁 《针刺研究》2005,30(1):48-49
目的:探寻治疗颈性眩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临床随机分为针刺组6 4例,药物组5 0例。针刺组采用透刺法为主,脑空透风池、玉枕透天柱、丝竹空透率谷、颔厌透悬颅。药物组采用静滴丹参注射液、口服西比灵。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 .1 8%,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8.0 0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透刺法为主治疗效果优于药物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