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考察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pehadex LH -20柱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奈酚-3-O -β-D -葡萄糖苷(kaempeferol -3-O -β-D -glucopyr-anoside,1)、异鼠李素-3-O -β-D -葡萄糖苷(isothamnetin -3-O -β-D -glucopyranoside,2)、山奈酚-7-O -α-L -鼠李糖基-3-O -β-D -葡萄糖苷(kaempeferol -7-O -α-L -rhamnopyranoside-3-O -β-D -glucopyranoside,3)、咖啡酸(caffic acid,4)。结论: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2.
雪松松针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刘东彦  石晓峰  李冲  王东东  范彬  沈薇  马趣环 《中草药》2011,42(10):1921-1924
目的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等柱色谱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雪松松针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3′,4′-二甲氧基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2)、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4)、山柰酚-3-O-(6″-O-E-阿魏酰基)-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6″-O-E-肉桂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金丝桃苷(7)、雪松素(8)、山柰酚(9)、莽草酸(10)、莽草酸丁酯(11)、原儿茶酸(12)。结论除化合物10、12外,其余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针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中华补血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宽 《中草药》2011,42(2):230-233
目的研究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萃取、制备薄层、反复硅胶、Sephadex LH-20、开放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鼠李素(1)、甘露醇(2)、β-谷甾醇(3)、齐墩果酸(4)、槲皮素(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6)、没食子酸乙酯(7)、山柰酚(8)、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9)、(+)-儿茶素(10)、异鼠李素-3-芸香糖苷(11)。结论化合物4、6、7、10、11为首次从中华补血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经体外培养大鼠肠道菌群代谢转化的产物。方法:在离体培养的大鼠肠道菌群中,加入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采用HPLC检测代谢进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UPLC-ESI-Q-TOF-MS-MS)对转化产物进行分析,结合对照品、化合物精确分子量和CID-MS-MS裂解碎片信息进行化合物结构解析。结果:从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的大鼠肠道代谢产物中鉴定了槲皮素-3-O-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另一化合物是否为5,7,3’,4’-四甲氧基黄酮-3-O-葡萄糖苷还需进一步确证。结论:肠道菌群代谢对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的转化主要是苷水解、脱羟基和甲基化,增加了化合物疏水性和化学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翻白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海洋  刘顺  单淇  涂正伟  蒋建勤  侯文彬 《中草药》2011,42(7):1285-1288
目的 研究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70%乙醇提取,利用硅胶、反相(ODS)、凝胶等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翻白草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8-甲氧基草质素-3-O-β-D-槐糖苷(4)、芦丁(5)、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6)、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7)、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8)、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9)、短叶苏木酚酸(10).结论 化合物4、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4、7、9、10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6.
齿叶白鹃梅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才谦  王灵芝  刘玉强  王聪  顾宇凡 《中草药》2012,43(4):673-675
目的研究齿叶白鹃梅Exochorda serratifoli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胡萝卜苷(1)、熊果酸(2)、紫丁香苷(3)、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5)、芹菜素-7-O-β-D-新橙皮糖苷(6)、木犀草素-7-O-β-D-新橙皮糖苷(7)、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8)、芦丁(9)、咖啡酸(10)、槲皮素-3-O-β-D-新橙皮糖苷(11)。结论化合物3、7~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香青兰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香青兰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RA型大孔树脂,聚酰胺,硅胶以及反相硅胶色谱法进行分离和光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香青兰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sy ringaresinol4OβD monoglucoside,Ⅰ),丁香脂素4,4′O双βD葡萄糖苷(syringaresinol4,4′O bisβD glucoside,Ⅱ),山柰酚3OβD(6″O对羟基桂皮酰)半乳吡喃糖苷[kaempferol3OβD(6″O p coumaroyl)galacto pyranoside,Ⅲ],2″对羟基肉桂酰氧基黄芪苷(2″p coumarylastraga lin,Ⅳ),takakin8OβD葡萄吡喃糖苷(takakin8OβD glu copyranoside,Ⅴ),β胡萝苷(βdauco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败酱科缬草属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反复利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缬草氯仿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橄榄树脂素-4-O-β-D-葡萄糖苷(1)、落叶松脂醇-4,4′-O-β-D-双葡萄糖苷(2)、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3)、落叶松脂醇(4)、8-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5)、松脂素-8-O-β-D-葡萄糖苷(6)、8,9′-二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7)、松脂素(8)、缬草苷A(9)、香草醛(10)、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1~3、6、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杨美珍  王晓琴  李超 《中草药》2014,45(17):2447-2452
目的研究列当科药用植物弯管列当Orobanche cernu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硅胶、MCI、SephadexLH-20等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弯管列当全草70%乙醇提取物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8个为苯乙醇苷类:阿克苷(1)、campneoside II(2)、crenatoside(3)、campneoside I(4)、isocrenatoside(5)、异阿克苷(6)、leucosceptoside A(7)和肉苁蓉苷F(8);3个为木脂素类: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9)、连翘脂素-4′-O-β-D-葡萄糖苷(10)和isoeucommin A(11);1个为甾醇类: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12)。结论化合物7和12为首次从列当科植物中分离得到;4、7、9~12为首次从列当属植物中分离得到,2、4、6~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虎舌红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虎舌红Ardisia mamillata全草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虎舌红全草乙醇提取液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5,7-四甲氧基黄酮(1)、3′,4′,5′,5,7-五甲氧基黄酮(2)、槲皮素(3)、槲皮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6)、三叶豆苷(7)、柚皮素-7-O-葡萄糖苷(8)、山柰酚(9)、4′-甲氧基山柰酚-7-O-β-芸香糖苷(10)。结论化合物1~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和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based on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search.G. pentaphyllum mainly contains dammarane-type saponins and a total of 165 gynostemma saponins were obtained from 1976 to 2011.In recent years, some new gypenoside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Two hundred and one gypenosides were classified and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G. pentaphyllum also contains a variety of other chemical components including flavonoids, polysaccharides, amino acids, and trace elements, which are worth further research.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G. pentaphyllum including antitumor, regulating blood lipid, hypoglycemic, liver protection, anti-senility and improving immunity effects were summarized.This review will provide some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G. pentaphyllum.  相似文献   

12.
娄云云  牟龙  黄亚萍  张健  殷志琦  潘珂 《中草药》2021,52(7):1872-1876
目的 对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的总皂苷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综合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各种现代谱学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绞股蓝的总皂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葫芦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葫芦素L-2-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绞股蓝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方法: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ZORBAX S_B-C_(18)色谱柱(4.6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流速1.0 m 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建立了绞股蓝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1个共有指纹特征峰,方法学考察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为绞股蓝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绞股蓝栽培技术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三因子通用旋转设计方法,定量地分析了影响人工栽培绞股蓝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扦插期、密度和追施肥量等3项措施之间的关系,分别提出了绞股蓝产量与经济效益形成的函数模型及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5.
绞股蓝与乌蔹莓药用部分的显微鉴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与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茎、叶在解剖结构上的区别。方法 用石蜡切片法分别观察绞股蓝与乌蔹莓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 绞股蓝幼茎有10个双韧维管束,而乌蔹莓幼茎有12—15个外韧维管束;在老茎中,绞股蓝的皮层厚壁组织位于维管束的外侧,皮层厚壁组织和维管束之间有薄壁组织相隔。乌蔹莓的皮层厚壁组织位于维管束的外侧,但皮层厚壁组织和维管束之间没有薄壁组织相隔,皮层厚壁组织紧邻维管束;在绞股蓝的维管束中,后生木质部的导管沿切向线排列,在乌蔹莓的维管束中后生木质部的导管沿径向线排列;两者叶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中脉的结构不同,绞股蓝只有1个维管束,乌蔹莓叶中脉有4—5个维管束。结论 研究结果可供采集、收购绞股蓝及识别伪品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绞股蓝野生抚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定量地刻划了绞股蓝野生抚育植被环境的总体适宜性,并提出了其植被结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昕  郭晓敏  程捷恺  刘莉  杨萍 《中国药学杂志》2021,55(24):2044-2051
目的 建立超高液相色谱-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HPLC-Q-TOF MS/MS)和超高液相线性离子阱质谱(LTQ-MSn)联用技术对绞股蓝中皂苷类成分快速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Thermo Syncronis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以纯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对绞股蓝皂苷类进行成分鉴定。结果 初步鉴定了81种绞股蓝皂苷,其中包括58种已知皂苷和23种可能的未知皂苷结构。结论 UHPLC-Q-TOF-MS/MS可以提供化合物的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信息,LTQ-MSn可以提供化合物多级质谱信息,该联用技术可以简单、快速鉴定绞股蓝皂苷类成分,并为其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绞股蓝积累人参皂苷的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如  曹玉芳  胡正海 《中草药》2002,33(10):944-946
目的:系统研究绞股蓝叶、茎、根内人参皂苷积累的部位,为合理采收和保护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组织化学和解剖学方法。结果:确定了绞 股蓝叶、茎、根内积累人参皂苷的组织结构以及组织结构中人参皂苷含量的差异。结论:纹股蓝茎叶内人参皂苷含量较根和根茎高,采收地上部分可达到药材质量高又保护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绞股蓝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快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绞股蓝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SB-C18色谱柱(4.6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流速1.0 m 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建立了绞股蓝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1个共有指纹特征峰,方法学考察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为绞股蓝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绞股蓝中黄酮甙、有机酸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绞股蓝地上部分提取分离到三个单体,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芦丁(Ⅰ),商陆甙(Ⅱ)和丙二酸(Ⅲ)。它们均系在绞股蓝中首次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