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皮病是一种以局灶性或弥漫性皮肤变硬和增厚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其病因病机复杂。西药为主的治疗措施疗效欠佳或不良反应大。中医治疗硬皮病历史悠久,通过辨病论证、辨证论治、分期分型论治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通过对近年来硬皮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内治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硬皮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硬皮病证治     
周宝宽 《四川中医》2011,(10):30-32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证论治硬皮病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硬皮病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硬皮病的病因病机为肺、脾、肾功能失调,营卫失和,腠理不密,风、寒、湿之邪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气血凝涩,经络阻隔,痹塞不通;或情志内伤,气血失和,运行受阻,复感外邪,阻滞经络,气滞血瘀。常见证型为寒湿阻滞、脾肾阳虚、血瘀经脉。结论:辨证论治硬皮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硬皮病,又称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纤维化或硬化,最后发生萎缩为特点的结缔组织病。根据其受累范围、程度、病程,可将硬皮病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类,其中局限性硬皮病病变主要累及局部皮肤,尤以肘(膝)  相似文献   

4.
硬皮病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多为正气内虚,免疫低下,外邪侵袭,脉络痹阻,气滞血瘀所致。初起以皮肤肿胀,变硬变厚,继而僵硬枯萎,典型病例有皮肤蜡样变硬,表皮变薄,汗腺萎缩,毛发脱落,皮肤绷紧等,皱纹消失为其特征。局限性硬皮病由皮腠而渐人脉络筋骨,日久累及内脏器官,导致阴阳气血虚损,免疫低下,则变症丛生。临床以局限性硬变与系统性硬变分期分型论治,笔者采各家所长,以两期六型,提纲挚领,辨证论治,立方遣药,始终不离扶正祛邪,益气活血,祛瘀化痰,软坚。硬皮病的病因病机,总因正气内虚,兔疫低下,外邪侵袭而…  相似文献   

5.
硬皮病的辨治经验施惠君,吴兆洪,杨永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增厚、硬化为临床特征的结缔组织病,似西医的雷诺氏症。症候特点:指关节强直或弯曲成爪,屈伸不利,所及皮肤毫毛脱落,汗孔闭塞无汗,干枯脱屑,僵硬发亮...  相似文献   

6.
硬皮病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黄帝内经》中对痹证定义、分类、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的阐述,为痹证类疾病的诊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论证硬皮病所属的痹证范畴可囊括《黄帝内经》中各类五体痹、五脏痹等,以《黄帝内经》痹证理论为指导,结合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和现代病理机制,从邪、虚、瘀和疾病传变等角度,探讨硬皮病的中医病机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按痹辨证治疗硬皮病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皮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结缔组织病。其病理特点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壁增殖性、闭塞性病变和系统器官的纤维化改变,常累及皮肤、食管、肺、心及肾等。在临床上最引人注注目的是皮肤肿胀,发硬及腊祥增厚,故通常称为硬皮病。祖国医学近年来关于本病的报道逐年增多,有人认为本病属皮癣疽,或虚损病,有人认为本病属皮痹范畴。我们临床上按痹证论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硬皮病48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硬皮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或称硬皮病(scleroderm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该病以出现微血管损伤及自身免疫系统的异常为特征,导致皮肤增厚和内脏器官的纤维化,并伴随有自身抗体的出现。近期我院收治1例系统性硬皮病伴发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硬皮病从络病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刚  陆春玲 《新中医》2007,39(3):7-9
从中医络病理论探讨硬皮病的中医病机及治疗,认为从络病论治硬皮病是中医药治疗这一难治性疾病取得疗效突破的切入点。根据硬皮病的发病特点、病位、传变规律、临床症状及疾病的特点等,认为络脉病变贯穿于硬皮病发生发展始终,并从络病学说和硬皮病的现代研究出发,揭示了二者间存在密切联系;并分5个证型从络病论治硬皮病。  相似文献   

10.
李思敏  张喜召  包洁 《新中医》2017,49(9):155-157
从虚探讨硬皮病的病因病机,提出硬皮病的根源是虚,主要涉及肺、脾、肾、肝四脏;肺虚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肾虚、脾虚及肝虚为重要因素;日久可耗伤阴血,使痰浊内生,瘀血内停,肌肤失养。治疗的重点在于补诸脏之不足,使气血阴阳归于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