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伟 《中医临床研究》2014,(29):107-108
目的:分析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急慢性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胃痛的临床表现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患急慢性胃痛患者82例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分为胃络瘀阻型、肝气犯胃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四类患者,施以不同方药.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12例,占14.6%;显效32例,占39.0%;好转37例,占45.1%;无效1例,占1.2%;总有效率98.8%.结论:中医治疗急慢性胃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罗伟生教授认为胃脘痛,病位虽在胃,但与肝、脾关系密切。临床发病以脾虚为根本病因,以气滞、血瘀、寒邪、湿热等为标,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分为肝气犯胃、瘀血停胃、寒邪客胃、湿热中阻、饮食伤胃、脾胃虚寒等证型。临床上多见肝气犯胃型,肝气犯胃又可分为肝郁气滞与肝郁脾虚两类,故治疗胃脘痛,罗教授主要以调理肝脾为主。肝郁气滞当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肝郁脾虚当以益气健脾,疏肝和胃。并在治疗上独创七方胃痛散,辨证治疗各类顽固性胃脘痛。罗教授强调治疗胃痛一定要分清虚实寒热,在治疗上要因人而异,调和气血阴阳,最终才能达到脾胃气机升降有序,胃和自安。  相似文献   

3.
焦定标 《中医临床研究》2011,3(7):39+43-39,43
根据胃痛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舌脉表现分为寒邪犯胃型、食滞胃脘型、肝郁气滞型、瘀血停滞型、脾胃虚寒型,中药方剂加减治疗胃痛,进行辨证论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痛患者中医证素辨证与红外热像图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痛患者13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寒邪客胃、肝气犯胃、痰饮停胃、湿热蕴胃、瘀血阻胃、胃阴亏虚、脾胃虚寒与饮食停胃8个不同的证型组。受试者经中医证素辨证诊断系统WF-Ⅲ中医(辅助)诊疗软件进行诊断,研究证素特征;并通过IR236M医用人体热像检测系统扫描,扫描范围为脘腹部、背部,记录脾俞、胃俞、肝俞、中脘、章门、期门、膻中的红外温度。结果:胃痛的病位证素以胃、脾、肝多见;病性证素出现频次为:阳虚气滞食积热阴虚寒湿瘀血痰饮,其中以阳虚、气滞、食积为主。红外热成像图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组左右两侧穴位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痛受试组左右两侧穴位温度均出现不对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穴位相对温度比较,寒邪客胃组、脾胃虚寒组脾俞、胃俞、中脘穴位温度均比健康组低(P0.05),湿热蕴胃组、胃阴亏虚组脾俞、胃俞、中脘穴位温度均比健康组高(P0.05),其余证型组穴位温度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证、热证胃痛患者的红外热成像表现与中医证素基本一致,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作为中医辅助诊断手段之一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隆起糜烂性胃炎372例中医辨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慢性胃痛辨证分型与隆起糜烂性胃炎的关系,探讨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对372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从中医辨证分型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肝胃气滞型占49.2%,脾胃虚寒型占22%,瘀阻胃络型占16.7%,胃热炽盛型占5.9%,胃阴亏虚型占3.8%,寒邪犯胃型占2.4%。结论: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中医基本病机为肝胃气机失调,治疗宜以理脾胃、疏肝木同施,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为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素体气血阴阳不足为其发病基础,病位在络,湿瘀闭阻络脉,为其主要病机.本文论述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常见证型,并提出治疗五法:化湿宣痹法治疗湿热痹阻于络型、化痰通络止痛法治疗痰浊痹阻于络型、益阴通络法治疗络脉空虚,血运不行型、温阳通痹法治疗阳气痹阻不通型、辛润活络法治疗瘀血阻络,血运不行型.因其主要病机特点为痹阻不通,故在治疗时采用通法,强调通法应用的重要性.同时附验案一则,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血阻络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130例瘀血阻络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西医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辛温通络法辨证施治措施,两组患者均治疗10d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73.85%,x2=7.88,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2%,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x2=4.19,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血阻络型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西方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现代治疗模式,值得临床和科研继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巫翠玲  鲁玉辉 《光明中医》2016,(8):1068-1069
目的探讨温病大家叶天士创立的"辛润通络法"。方法运用描述性研究法分别从辛润通络法的来源、叶天士对辛润通络法的运用及其疾病治疗的临床发展来探析辛润通络法。结果叶天士创立"络病"学说,并独创辛润通络法,其临床应用广泛,可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如各种疼痛性疾病、胃痛、糖尿病等病证。结论叶天士创立的"辛润通络法"治疗原则,为中医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证型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寒等,其中肝气犯胃证型较为常见。因由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所致。余在临床上采用肝胃同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为主,辨证选方,病程短,气滞为主者,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胃郁热者,治以丹栀逍遥散加减。肝气郁久,化火伤阴者,治以柔肝养胃汤加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周志敏 《光明中医》2011,26(6):1261-1262
胃脘痛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以上腹部近心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痛经在胃。根据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停滞、脾胃虚寒进行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