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驱虫斑鸠菊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指纹图谱,考察各醇提物共有峰成分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探讨驱虫斑鸠菊醇提物指纹图谱与药效的相关性,为建立驱虫斑鸠菊谱效结合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HPLC建立驱虫斑鸠菊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研究人A375黑素瘤细胞增殖作用;用灰关联度分析法研究"谱效关系"。结果:驱虫斑鸠菊醇提物指纹图谱有13个共有峰,其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有增殖作用,其中4号峰对其增殖作用贡献最大,灰关联度最高。结论:驱虫斑鸠菊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存在一定差异,指纹图谱共有峰与其对细胞增殖的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维药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方法驱虫斑鸠菊醇提物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反复柱层析、分离纯化,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甘草素(1)、异甘草素(2)、紫铆亭(3)、紫铆花素(4)。结论化合物1~2均为首次从驱虫斑鸠菊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驱虫斑鸠菊果实的显微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涛  艾铁民 《中草药》2000,31(9):707-708
目的:阐明驱虫斑鸠菊果实的显微鉴别特征,为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九五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的药材显微鉴别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驱虫斑鸠菊果皮与种皮的显微组成及药材粉末的细胞组成。结论:驱虫斑鸠菊果实中的果皮中纤维束与含草酸钙柱晶的薄壁细胞群的分布方式以外种皮的硅质化网纹细胞均可作为其显微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4.
驱虫斑鸠菊,维吾尔药名卡拉孜然、别名卡力孜日,为菊科植物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 Willd的成熟果实。我国栽培于新疆,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有野生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筛选驱虫斑鸠菊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生物活性追踪的方式,采用溶剂法、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及柱色谱法对驱虫斑鸠菊成熟果实进行抗肿瘤化学成分的分离筛选。结果:分离并确定了4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紫铆素、紫铆查尔酮、5,6,7,4’-四羟基黄酮、圣草酚,其中化合物圣草酚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获得;同时经M1Tr法测定,紫铆素和紫铆查尔酮对黑色素瘤细胞株(B16、A375)均有抑制作用,且IC50值小于10uLg·mL^-1。结论:本文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驱虫斑鸠菊药材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建立驱虫斑鸠菊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HPLC指纹图谱色谱峰的变化为指标,应用多指标试验公式评分法考察驱虫斑鸠菊的澄清条件。结果:驱虫斑鸠菊水提取液的澄清条件为:在ZTC1 1澄清剂加入前先调节驱虫斑鸠菊提取液的pH=7.0,澄清剂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0.5%(g/mL)澄清剂B溶液再加入1.0%(g/mL)澄清剂A溶液,澄清剂B和A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0%(V/V)和0.5%(V/V),反应温度分别为(80±1)℃和(60±1)℃,反应时间分别为2h。结论:该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驱虫斑鸠菊等综合疗法治疗白癜风32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驱虫斑鸠菊等综合疗法治疗白癜风329例,治愈率为13%,总有效率为98%,其中驱虫斑鸩菊针剂加外用药加日光浴组的治愈率为20%,驱虫斑鸠菊针剂加外用药加紫外线照射组的治愈率为15%,疗效优于驱虫斑鸠菊针剂加外用药组(治愈率6%),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本疗法是目前治疗白癜风有效的疗法。本文还对临床分型和日照时数临界值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驱虫斑鸠菊炮制工艺,比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紫铆素、绿原酸的含量为评价指标,比较驱虫斑鸠菊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紫铆素的含量炮制后均比炮制前明显增加,有利于药理作用的更好发挥;绿原酸的含量有少量减少。结论通过驱虫斑鸠菊炮制前后的含量测定,为驱虫斑鸠菊的进一步炮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且为进一步完善驱虫斑鸠菊的质量标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斑鸠菊果实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以及液料比对斑鸠菊果实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4次,每次1 h、料液比为1:20。结论:采用最佳提取条件,得到的斑鸠菊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为103.55 mg·g-1。  相似文献   

10.
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L.)wild为菊科(Compositae)斑鸠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为成熟果实功能利湿消肿、驱虫镇痛“’。驱虫斑鸠菊别名印度山茴香,始载于《中国植物志》,其维吾尔药名为“卡拉孜然”,是维吾尔医最常用于增加色素药之一。民间将其广泛应用于生干生热、清除异常黏液质、促进色素沉着、恢复皮肤颜色、燥湿消肿、散寒止痛、驱虫等,临床上则较多用于白癜风的治疗。本品主要栽培于我国新疆南部和田、阿克苏及云南西部等,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亦有种植。笔者就近年来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