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内皮祖细胞(EPCs)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不仅参与人胚胎血管生成,同时也参与出生后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动员或移植EPCs促进内皮修复、血管新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与西医不同的特殊性,通过整体观念指导下的综合作用以及中药的特殊归经理论,能够同时作用于疾病发生的不同环节,多途径、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发现一批有效的中药可能具有调节EPCs特性功能,如作用于动员、分化、归巢、黏附和整合至血管等环节,有望最终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血管修复和血管新生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途径,内皮祖细胞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活血化瘀中药对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是目前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学科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通过综述活血化瘀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和复方对内皮祖细胞动员、增殖、迁移、分化、黏附及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的影响,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血管修复和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为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内皮祖细胞,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黄芪干预组(黄芪甲苷浓度分别为5、25和75μg/mL),各自干预24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黏附能力测定试验、Matrigel体外成血管试验及Transwell小室法观察黄芪甲苷对EPCs增殖、黏附、成血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芪甲苷各剂量干预组内皮祖细胞增殖能力、黏附细胞数、血管数、迁移细胞数均明显增加。结论:黄芪甲苷可显著提高内皮祖细胞多种细胞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是神经病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脑梗死后脑损伤和神经修复机制复杂,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发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中医药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及针灸能够促进脑梗死后血管新生,提高神经元的功能,改善脑梗死预后。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促进EPCs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等方面。故在分析EPCs对脑梗死血管神经修复影响的基础上,对中医药调控EPCs归巢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归纳分析其不同的作用途径,为今后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永志  李梦帆  黄荣  黄毅  曾光 《中医药导报》2019,25(13):109-111,117
归纳总结当归补血汤促进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进展。当归补血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与血管新生相关的基因表达;当归补血汤可提高缺血组织血清和组织液中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进一步调节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功能,达到促进血管新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易导致栓塞部位末梢的脑血管内皮因缺氧发生坏死和脱落。近年来研究显示,体循环中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修复受损伤的脑血管内皮[1]。EPCs是一种具有旁分泌功能的细胞,可通过分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促进自身的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察麝香保心丸(Shexiang Baoxin Pill)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及分泌一氧化氮(NO)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内皮损伤和内皮功能障碍与其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目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众多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内皮功能的损伤和恢复之间的平衡对维持血管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内皮祖细胞来自骨髓,在血液中可分化成内皮细胞,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的重要作用。大部分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也影响内皮祖细胞的功能,因此改善这些疾病的药物亦会影响内皮祖细胞的总体数量和功能。已有众多研究证实,有许多中药复方或单体影响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分化、迁移、增殖等过程,进而影响血管的修复。由此表明,中医药对促进内皮祖细胞的生成或分化具有极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ative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介导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氧化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遗留的器质性损伤和功能障碍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内皮祖细胞的发现使人们意识到出生后血管新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对修复缺血区域组织损伤,恢复损伤组织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治疗性血管新生的概念的提出为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中医药在治疗缺血导致的心脑血管损伤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经验,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量中药及复方制剂具有促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作用,而其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在增加血管新生调节因子,促进EPCs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等方面。该综述检索近期文献,总结具有促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的传统中药复方或单体成分,并进行归纳分析其不同的作用途径,以期为今后中医药促治疗性血管新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在创伤修复、血管生成、止血等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寻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从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3个方面入手,综述近年来中药及提取物对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实验研究血管内皮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中药芪红合剂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鉴定为EPCs。加入各实验血清组培养液培养EPCs,分别作用不同时间(24h、48h、72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EPCs生长情况,噻唑蓝比色试验(MTT法)测定EPCs的吸光度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芪红合剂合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EPCs增殖明显(P〈0.05),且呈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在同一作用时间,低剂量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干预后EPCs的增殖明显(P〈0.05)。在同一剂量组中,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干预后EPCs的增殖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于72h达到高峰(P〈0.05)。结论中药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EPCs的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能是其防治血管内皮损伤及内皮功能障碍相关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因素,阻止或逆转其病程进展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血管外膜不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旁观者。作为重要参与者,外膜在斑块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外膜内细胞的功能性变化与AS密切相关,比如外膜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干细胞/祖细胞、滋养血管以及补体等均可参与AS发生发展。同时中医药通过调控血管外膜在防治AS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综述近十年血管外膜内细胞成分在AS过程中的变化及中医药通过血管外膜调控AS的研究进展,旨在为AS的机制研究和中医药治疗策略拓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药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转录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转录调控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着重介绍中药的心脑血管防治作用的药理机制.从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出相关文献,结合《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和《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中对相关中药的介绍分析文献.简述了eNOS基因转录调控的机制包括表观遗传调控、相关转录因子、27 nt小RNA负反馈调控、mRNA稳定性等;总结了能调控eNOS基因转录的中药成分和复方制剂及其药理作用机制.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疾病的优势,提出从分子水平(如表观遗传特征的缓慢变化)研究中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机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单味中药泰山白花丹参提取物(SBE)对人脐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黏附及分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SBE继续培养24h;分别采用MTT比色法、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EPCs的增殖、黏附和分泌NO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BE组EPCs增殖、黏附能力提高,培养上清中NO浓度增加(P<0.05),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SBE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白花丹参显著改善EPCs功能,这可能是其内皮保护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能否将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CD34^+水平作为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度的标志。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组62例,对照组20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分层心血管危险因素,分为低危组18例,中危组14例,高危组17例,极高危组13例。作外周血循环EPCs CD34^+水平与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研究组高血压病患者外周循环EPCs CD34^+水平随着其心血管危险程度的增加,逐步下降,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s CD34^+水平与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呈负相关关系(r=0.875,P〈0.0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循环EPCs CD34^+水平下降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显著的相关性。循环EPCs CD34^+水平可以作为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中医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的作用,疾病的性质和进展过程与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失眠的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从中医体质的方向来论治失眠,丰富了失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综述中医药保护高血压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从炎症、氧化应激、免疫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同型半胱氨酸、内皮微颗粒等多个方面阐述内皮功能紊乱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中医药对高血压内皮功能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为缺血性疾病治疗找到新的移植细胞来源。方法采集SD雄性大鼠骨髓细胞,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单核个细胞,种植于提前包埋了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皿中培养,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重组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重组上皮生长因子(EGF)作为诱导剂,将72h后贴壁细胞(A组)和非贴壁细胞(B组)分别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以及数量变化,取A组在第14天,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鉴定内皮祖细胞系列标志。结果A组细胞经过体外诱导后大量扩增,在28d时仍有强大扩增的活力,呈铺路石样,而B组细胞短期内可以大量增殖,呈长索样,之后逐渐变少;在细胞迁移实验中,A组细胞可以相互融合形成血管结构,而B组细胞之间则不能融合,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凋亡;A组经过CD34免疫荧光、CD133、FLK-1免疫组化鉴定呈阳性,并能特异性吸附FITC-UEA-和内吞DIL-Ac-LDL。结论自体骨髓细胞通过贴壁换液后可以分离培养出内皮祖细胞,取贴壁细胞经过体外诱导后大量扩增,并通过表面标记物鉴定可以确认为内皮祖细胞,而非贴壁细胞不能大量增殖,故将贴壁分离方法来筛选内皮祖细胞,此方法简易,并能满足细胞移植的需要,因而,在移植治疗脑缺血引起的内皮损伤应该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