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公藤红素是药理活性较高的五环三萜类物质,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抑制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通过系统的文献调查,介绍了雷公藤红素的各种药理活性研究状况,以期为雷公藤红素的药理活性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雷公藤红素-薏苡仁油微乳(CC-MEs)并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考察雷公藤红素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筛选CC-MEs的最佳油相、乳化剂及助乳化剂。采用水滴定法制备微乳,根据其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筛选CC-MEs的最佳处方,并对制备微乳的形态、稳定性和体外释放进行考察。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考察CC-MEs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毒性,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CC-MEs最佳处方为雷公藤红素10 mg,薏苡仁油既为药物又兼作油相(用量400 mg),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50 mg,聚乙二醇400 150 mg;制备的微乳外观形态圆整,平均粒径(31.63±0.63)nm,PDI 0.06±0.01,Zeta电位(-10.14±1.35)mV,48 h时雷公藤红素体外累积释放度(19.89±0.59)%,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CC-MEs对HeLa细胞具有较好的增殖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以薏苡仁油计为20.7 mg·L~(-1),以雷公藤红素计为0.82μmol·L~(-1),联合用药指数0.93,表明两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结论:CC-MEs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稳定性好、辅料用量少。雷公藤红素与薏苡仁油组分配伍制剂能够增强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二者具有协同抗肿瘤功效。  相似文献   

3.
野坝子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野坝子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和AB-8大孔树脂柱色谱不同浓度甲醇洗脱部位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分别以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为对照,采用清除2,2-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和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的方法,通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评价野坝子的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和AB-8大孔树脂柱色谱不同浓度甲醇洗脱部位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野坝子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为:乙酸乙酯部位Vit C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Vit E正丁醇部位水部位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AB-8大孔树脂柱色谱不同浓度甲醇洗脱部位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为Vit C50%甲醇部位70%甲醇部位30%甲醇部位100%甲醇部位、50%甲醇部位70%甲醇部位30%甲醇部位Vit E100%甲醇部位。结论:野坝子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30%,50%和70%甲醇洗脱部位都具有很好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是一种新型天然抗氧化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4.
5.
夏海建  张振海  贾晓斌 《中草药》2013,44(7):834-838
目的 制备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考察药物的分散状态和体外释放度,优化制备工艺.方法 以聚乙二醇4000(PEG400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GM)为载体材料,采用固体分散体方法制备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以圆整度和质量差异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滴丸成型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优化缓释滴丸处方以雷公藤红素、GM和PEG 4000按质量比1∶3∶7组成,药料温度80℃,滴速20滴/min,滴距5 cm,冷凝液温度15℃.缓释滴丸中药物以非晶形存在,该缓释滴丸12h的最大累积释放率可达91.2%.结论 所制得的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口服给药的长期毒性情况,确定其安全剂量。方法:分别通过设立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等组别,研究口服给药3个月后对大鼠的毒性情况,结合给药后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血液学检查、尸解结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判断动物是否发生毒性反应,确定大鼠无毒性反应剂量、毒性反应剂量或安全剂量范围。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3个给药剂量在实验期及恢复期间均不影响大鼠体重、摄食量、脏器系数、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学指标,对高剂量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也尚未发现异常的组织病理学病变。结论:给予大鼠灌胃雷公藤红素3个月,未观察到与受试物本身相关的毒性反应,在剂量470ug/kg下未见有害作用,此剂量可作为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7.
袁菱  周蕾  陈彦  张振海  吴青青  曹伟 《中草药》2012,43(8):1514-1518
目的 制备雷公藤红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考察其性质并进行体外透皮研究.方法 采用溶剂挥散法制备雷公藤红素NLC,并对其微观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及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研究,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透皮吸收行为,HPLC法测定雷公藤红素的量.结果 雷公藤红素NLC平均粒径为(132.3±25) nm,Zeta电位为(-26.5±3.4)mV,包封率为(88.64±0.37)%,NLC的微观形貌呈类球形粒子.雷公藤红素NLC中药物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Q=0.096 2 t1/2-0.040 6,r=0.995 1),其12h药物累积透皮量虽低于雷公藤红素溶液,但皮肤滞留量是雷公藤红素溶液的11.59倍.结论 所制备的雷公藤红素NLC可以显著增加药物在皮肤中的滞留量,有望开发为雷公藤红素的新型局部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红素是从雷公藤植物中提取到的第一个化合物。其药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后渐多;在进入21世纪后,研究加速。是雷公藤活性成分中被研究较多的成分之一,截止2017年5月15日,PubMed收录雷公藤红素研究相关论文440余篇,涉及世界著名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泊洛沙姆188(P188)为稳定剂制备高载药量的雷公藤红素纳米混悬剂(Cel-NSps),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释放度和抗肿瘤药效。方法采用微型化介质研磨法和沉淀法制备Cel-NSps,通过动态光散射法、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XRD)法对粒径、形貌和晶型进行表征并考察其稳定性,透析袋法考察体外释放情况;MTT法评价其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人肝癌细胞HepG2、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SK-MEL-28、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性。结果微型介质研磨法制备的Cel-NSps平均粒径为(215.7±0.7)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7±0.02,Zeta电位为(-18.0±0.6)m V,平均载药量为(87.62±1.02)%,形状不规则,药物在纳米混悬剂中以晶形态存在;在磷酸盐缓冲液(PBS)、0.9%NaCl、5%葡萄糖、血浆和人工肠液中能稳定存在,但在人工胃液中不稳定;沉淀法制备的Cel-NSps平均粒径为(133.1±0.8)nm,PDI为0.13±0.02,Zeta电位为(-16.9±1.2)m V,平均载药量为(86.39±0.21)%,近乎球形,药物在纳米混悬剂中以无定形态存在,在各种生理介质中都能稳定存在,可用于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微型化介质研磨法制备的Cel-NSps呈匀速缓慢的释放,144 h累积释放54.40%;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混悬剂呈两相释放,前48 h快速均匀释放,之后非常缓慢释放,144h累积释放73.12%,而原料药144 h仅释放11.09%。MTT实验表明,Cel-NSps对4T1、Hep G2、SK-MEL-28、MCF-7细胞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对4种细胞的IC50在0.92~1.96μg/m L。结论以P188为稳定剂用2种不同方法制备了小粒径、高载药量的Cel-NSps,成功解决了溶解度差和释放度低的难题,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为雷公藤红素的新药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红素是中药雷公藤的一个单体成分,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以及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等作用。作者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对雷公藤红素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为雷公藤红素的抗肿瘤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是否有协同效应,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雷公藤内酯醇单药组、紫杉醇单药组、两药联合组和正常对照组。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ERα蛋白的表达。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在较低配比下与紫杉醇联合有强协同抑制作用;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雷公藤内酯醇组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紫杉醇组与联合组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雷公藤内酯醇和联合组均能较紫杉醇组更明显下调ERα蛋白表达。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在低剂量配比下与紫杉醇联合,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有强协同抑制作用。协同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雌激素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HPLC法测定雷公藤及其片剂中雷公藤红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雷公藤及其片剂中雷公藤红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HPLC外标法。A g ilen t Zorbax SC-C18柱为色谱柱,甲醇-1%醋酸溶液(87∶1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25 nm,体积流量为1.0 mL/m in。结果雷公藤红素线性范围为40.96~204.8μg/mL(r=0.999 6),药材的平均回收率为98.37%,RSD为1.01%(n=9),制剂的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为1.18%(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雷公藤类药物中雷公藤红素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华中枸骨黄烷类成分体外抗炎与自由基清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华中枸骨中多个黄烷类成分(1~6)体外抗炎与自由基清除活性,并初步分析其构效关系.采用脂多糖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MTT法测定细胞毒性作用,Griess法测定NO生成量,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PGE2的含量;体外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活性.结果表明黄烷1,3,4,6体外显示很强的抗炎活性,能显著抑制NO,TNF-α,IL-1ββ和IL-6的分泌,化合物1的抑制作用最强,黄烷2和5显示相对较弱的抑制活性,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顺序与抗炎活性相似.因此,黄烷1,3,4,6是华中枸骨抗炎和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活性成分,构效关系初步分析表明4'-羟基为黄烷类化合物显示抗炎和自由基清除活性的主要结构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雷公藤红素自微乳。方法: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以成乳后的粒径、自微乳对药物的稳定性为指标,筛选处方中的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与K_m值。结果:含3%雷公藤红素、油相为IPM、乳化剂为Cremophor RH40、助乳化剂为正丁醇,四者比例为0.03∶3∶4.2∶2.8时可获得比较理想的自微乳化效果。结论:成乳后的平均粒径为75.8 nm,自微乳对药物相对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索近年来与雷公藤红素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雷公藤红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相关的靶点、通路等方面进行综述.1995年至今,多方面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血管生成、影响肿瘤相关的蛋白、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以细胞微管为靶点、调节热休克反应等等,但对其体内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应进一步针对雷公藤红素体内作用进行研究,为其抗肿瘤作用的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红素对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公藤红素(Celastrol)ip1,3mg/kg×5d能明显减轻小鼠胸腺的重量,降低小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数,同时提高血清补体C_3含量,而对小鼠血清溶血素及IgG水平无明显影响。雷公藤红素ip1,5mg/kg×5d时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有抑制作用,ip3mg/kg×3d可以降低小鼠的廓清率,对吞噬指数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雷公藤红素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肥胖是一类常见代谢性疾病,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肥胖的上市药物西布曲明、奥利司他和氯卡色林等虽然疗效明确,但具有无法克服的副作用。雷公藤红素是从传统中药雷公藤根部提取的一种活性天然产物,最近的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通过提升瘦素敏感性、增加体内脂肪代谢、抑制脂肪细胞生成等作用而发挥减肥效果。笔者通过综述雷公藤红素治疗肥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来源于中药的天然产物治疗肥胖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蛇床子素对具有HER-2/neu高表达的人乳腺癌SK-BR-3和MDA-MB-231细胞系中的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影响,并阐述其可能的活性机制。方法:以蛇床子素与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具有HER-2/neu高表达的人乳腺癌SK-BR-3和MDA-MB-231细胞系进行单独或联合处理,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测定肿瘤细胞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MMP-9)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ER-2/neu及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ERK1/2的磷酸化水平改变,QRT-PCR检测VEGF、MMP-9在m 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蛇床子素对HER-2/neu高表达的人乳腺癌SK-BR-3和MDA-MB-231细胞系均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EGF能显著促进HER-2/neu高表达的人乳腺癌SK-BR-3和MDA-MB-231细胞系表达肿瘤促血管生成因子,蛇床子素能显著能显著抑制ERK1/2蛋白的磷酸化,下调经EGF处理后肿瘤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MMP-9)的表达,并在m RNA水平显著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结论:蛇床子素可能通过抑制HER-2/neu活性而阻断其下游的MAPK信号通路,通过抑制了ERK的磷酸化减少了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分泌VEGF,实现其对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司佳奇  刘洋  蔡佳雨  刘婉滢  李沣芮  孔亮  李学涛 《中草药》2022,53(21):6726-6733
目的 制备甘露糖修饰的雷公藤红素脂质体(mannose-celastrol-liposomes,Man-Cel-Lips),对其处方进行优化,并初步评价其体外靶向性。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Man-Cel-Lips。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中胆固醇加入量、Cel加入量和探头超声时间间隔;按最优处方制备3批脂质体,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以香豆素为荧光探针,采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法考察甘露糖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摄取和靶向作用。结果 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最优处方工艺为胆固醇4 mg、Cel 1 mg、磷脂22 mg,超声间隔时间5 s,总处方量为5 mL。所制得3批脂质体平均粒径为(93.50±1.04) nm,多分散指数为0.22±1.81,ζ电位为(-5.70±0.26) mV,平均包封率为(92.75±0.61)%,相比于游离Cel,Man-Cel-Lips具有一定缓释效果。体外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Man-Cel-Lips对细胞的摄取效率高于其他组,且呈剂量相关性(P<0.05)。结论 成功制备并优化Man-Cel-Lips,经甘露糖修饰的Cel-Lips靶向性增强,为后续研究其抗炎活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的含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并对市售雷公藤制剂样品中雷公藤红素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HPLC外标法.Hanbon Kromasil C_(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1%酸水(83:1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25 nm.结果: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红素含量最高,在每片89.04~344.0μg;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藤红素含量在每片14.98~217.80μg;昆明山海棠片中雷公藤红素的含量是每片22.32μg,含量相对较低些.结论:不同的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有很大差异.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红素的含量明显高于雷公藤多苷片和昆明山海棠片.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批次的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对其进行质量监控和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