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静  吕晓静  刘东博  南淑华  关斌  赖志成  申秀萍 《中草药》2016,47(22):4035-4038
目的探讨新癀片对牛奶致家兔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牛奶致家兔发热模型,测定给药后1、4 h体温,并取下丘脑测定与体温相关的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β、IL-6、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精氨酸加压素(AVP)、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 GMP)、Na+,K+-ATP等指标。结果新癀片给药1、4 h后均能显著降低家兔体温,显著降低家兔下丘脑IL-1α、IL-1β、IL-6、PGE2、TNF-α、cAMP水平及cAMP/c GMP值,降低Na+,K+-ATP活力;给药后4 h能显著升高AVP水平。与吲哚美辛比较,新癀片给药后4 h能进一步降低家兔下丘脑IL-1β、IL-6、cAMP水平及cAMP/c GMP值,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降低PGE2水平,给药后1 h能显著降低IL-1α水平。结论新癀片的解热作用机制与调节下丘脑中体温调控相关因子IL-1α、IL-1β、IL-6、PGE2、TNF-α、cAMP、cAMP/c GMP、Na+,K+-ATP、AVP有关;其中药成分与吲哚美辛发挥协同作用,从而延长吲哚美辛解热作用时间并且增强吲哚美辛的解热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芩水提物解热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黄芩水提物对干酵母致热大鼠解热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干酵母致大鼠发热动物模型,观察黄芩水提物对发热大鼠直肠温度的影响,放免法测定大鼠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脑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VP)、血清IL-1β含量。结果黄芩水提物能够显著降低干酵母致热大鼠下丘脑IL-1β、cAMP的含量及腹中隔区脑组织AVP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5;各组大鼠的最大体温上升高度与下丘脑IL-1β、cAMP含量以及腹中隔区脑组织AVP的含量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黄芩水提物可减少致热性细胞因子IL-1β在体温中枢的含量,减少中枢发热介质cAMP的含量,促进中枢解热介质AVP的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羚羊角粉对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酵母混悬液建立大鼠发热模型,造模后测定1、4、6、8、10 h肛温,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下丘脑前列腺素E_2(PGE_2)、环磷酸腺苷(c AM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的10 h内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成功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羚羊角粉组和阿司匹林组有明显的解热效果,且可降低大鼠血清中TNF-α、IL-6和下丘脑中PGE_2、cAMP含量。结论:羚羊角粉对酵母致发热大鼠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下调血清TNF-α、IL-6及下丘脑PGE_2、cAM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附子与山茱萸配伍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增效减毒作用。方法 ip盐酸阿霉素构建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分别给予附子提取物、山茱萸提取物和附子-山茱萸提取物3周后,检测动物血清脑钠素(BNP)含量,心肌细胞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镜下观察左心室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造模3周后,模型组大鼠普遍出现腹水、消瘦、稀便、弓背等症状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明显下降;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左心室组织出现心肌纤维断裂及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连续ig给予附子-山茱萸提取物3周后,大鼠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清BNP水平下降,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升高,左心室组织病理学形态有明显改善。附子提取物和山茱萸提取物分别连续给药3周,上述指标未见明显改善。结论附子与山茱萸配伍可能通过提高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提高心力衰竭的心肌活性,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对急性咽炎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咽部喷雾氨水法制备急性咽炎模型,连续3 d。从第4天开始,克林霉素组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20 mg/(kg·d)灌胃,疏风解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疏风解毒胶囊2.2 g/(kg·d)、1.1 g/(kg·d)、0.55 g/(kg·d)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均2次/d,连续5 d。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及症状表现;实验结束后取腹主动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造模3 d后,模型组大鼠咽部黏膜红肿充血明显,状态萎靡,血清中PGE_2、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灌胃2 d后,克拉霉素组、疏风解毒胶囊各组大鼠咽部黏膜红肿充血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疏风解毒胶囊高剂量组和克拉霉素组灌胃5 d后基本痊愈。灌胃结束后,克拉霉素组、疏风解毒胶囊各组大鼠血清PGE_2、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疏风解毒胶囊高剂量组和克拉霉素组均明显低于疏风解毒胶囊中、低剂量组(P均0.05),但疏风解毒胶囊高剂量组明显高于克拉霉素组(P均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可以有效减轻急性咽炎症状体征,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PGE_2、IL-1β、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贾梅  郑传柱  张丽  丁安伟 《中草药》2015,46(16):2428-2433
目的比较胶艾汤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血虚模型大鼠外周血象、免疫器官指数、白细胞介素2(IL-2)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以及红细胞膜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筛选胶艾汤补血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取每天于眼底静脉丛放血5 mL/kg,连续放血12d的方法,复制大鼠血虚模型;造模同时各组动物分別ig给予胶艾汤及其正丁醉、石油醚、醋酸乙酯、水部位浸膏(剂量均为生药量12g/kg),以复方阿胶浆为阳性对照。造模第12天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计算脾脏和胸腺器官指数。检测血清中IL-2和EPO水平,检测全血红细胞膜能量代谢酶Na~+,K~+-ATP及Ca~(2+),Mg~(2+)-ATP酶活性,UPLC法初步分析胶艾汤不同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BC、HGB、HCT、PLT、胸腺指数以及IL-2水平明显降低,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明显减弱,脾脏指数及EPO水平明显升高,表明血虚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胶艾汤正丁醇组可明显升高HCT、RBC、HGB、PLT(P0.05、0.01);降低脾脏指数及EPO水平(P0.05、0.01);明显升高胸腺指数、IL-2水平(P0.01),升高红细胞膜Ca~(2+),Mg~(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P0.05、0.01)。石油醚组可明显升高PLT及IL-2水平(P0.01),降低EPO水平及脾脏指数(P0.05、0.01)。醋酸乙酯组可明显降低脾脏指数及EPO水平(P0.01),升高红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P0.05)。水部位组可明显升高PLT(P0.05),降低EPO水平(P0.01)。胶艾汤正丁醇提取部位中检测到其他提取部位不含有的咖啡酸、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铵,且正丁醇提取部位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磷酸川芎嗪、绿原酸的量均高于胶艾汤醋酸乙酯和水提取部位。结论正丁醇部位是胶艾汤补血作用的最强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注对大鼠内毒素(LPS)诱导发热模型的退热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对乙酰氨基酚组、三阳清解液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腹腔注射LPS(20μ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观察用药后每小时的体温变化,连续监测6 h,留取下丘脑和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GE_2的含量。结果:LPS造模后大鼠呈典型的双峰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温明显上升(P0.05);三阳清解液能明显降低发热大鼠体温,与模型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给药1、2 h退热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给药4、5、6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cAMP、PGE_2及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及三阳清解液组大鼠下丘脑cAMP、PGE_2及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三阳清解液组下丘脑PGE_2及血清IL-1β、PGE_2与对乙酰氨基酚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三阳清解液对LPS诱导的发热大鼠模型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大鼠下丘脑cAMP、PGE_2水平,从而抑制血清IL-1β、TNF-α、PGE_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解热镇痛作用及解热机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解热、镇痛作用及其解热机制.方法:建立家兔2,4-二硝基苯酚发热模型及大鼠内毒素发热模型,观察清开灵冻干粉解热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及热板法,观察清开灵冻干粉镇痛作用.并用放免法检测大鼠下丘脑cAMP及IL-1β含量的变化.结果: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能有效抑制内毒素导致的大鼠发热和2,4-二硝基苯酚导致的家兔发热,显著降低发热大鼠下丘脑IL-1β及cAMP的含量;明显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推迟热致痛小鼠添后足时间.结论: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其解热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内生致热原IL-1β的生成,从而降低下丘脑发热介质cAMP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香芩解热颗粒对非感染性动物模型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进行体温筛选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布洛芬组(阳性对照组)以及香芩解热颗粒组(XQ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复制大鼠非感染性发热模型,造模前预防性给药两次(间隔0.5 h),监测造模后0.5、1、2、3 h肛温,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IL-1β(白细胞介素-1β)、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下丘脑PGE_2(前列腺素E2)、c AMP(环磷酸腺苷)含量,应用PCR技术测定下丘脑PGE_2受体EP1、EP4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的0.5~3 h内体温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造模0.5 h达到峰值;与模型组比较,造模0.5 h后香芩解热颗粒组大鼠体温均显著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及下丘脑PGE_2、c AMP含量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布洛芬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及下丘脑PGE_2、c AMP值显著下降,但香芩解热颗粒组仅下丘脑PGE_2、c AMP值显著下降。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P1mRNA、EP4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香芩解热颗粒组EP1mRNA、EP4mRNA显著下降,布洛芬组EP1mRNA显著下降。结论:香芩解热颗粒对酵母型发热大鼠有明显的退热趋势,其退热作用可能与降低下丘脑体温正调节介质PGE_2、c AMP的含量及下调下丘脑EP1mRNA、EP4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大鼠解热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和下丘脑中升温介质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LPS(100u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监测不同时间点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影响;模型升温峰值时收集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cAMP、PGE2)、下丘脑中升温介质(cAMP、PGE2)含量变化。结果:柴胡注射液(5ml/kg、2.5ml/kg、1.25ml/kg)能显著降低LPS发热模型大鼠的体温,且量效关系较显著;柴胡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cAMP、PGE2增加和下丘脑中cAMP、PGE2的释放。结论: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其解热效果可能与其抑制外周IL-1β、PGE2增加和下丘脑cAMP、PGE2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