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术期精神状态评估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预防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精神状态评估,根据患者的精神状态调整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发生精神功能障碍12例(11.5%),症状持续时间(2.12±0.62)天;对照组发生精神功能障碍24例(23.1%),症状持续时间(4.78±2.56)天。精神功能障碍发生率、症状持续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意外拔管8例(7.7%),护理满意率89.4%(93/104);观察组未出现意外拔管,护理满意率98.1%(102/104)。意外拔管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老年患者进行围术期精神状态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精神状态设计和调整临床护理途径,有助于预防术后精神功能障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及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纳入120例行腹部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情志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情志组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施行中医情志护理。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以及术后1周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定,同时检测血清中NSE和hs-CRP水平。结果:情志组POCD发生率为8.3%,常规组POCD发生率为2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POCD组及非POCD组的NSE及hs-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1),POCD组NSE及hs-CRP水平均高于非POCD(P0.01)。2组术前和术后1周的NSE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常规组及情志组NSE和hs-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1);情志组NSE水平低于常规组(P0.01);2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情志相胜、音乐疗法及移情变气等中医情志护理手段干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能降低POCD的发生率,作为观察老年腹部术后是否发生POCD和判断POCD严重程度的指标,NSE可能比hs-CRP更适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位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卧床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9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体位管理措施。干预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4/47),低于对照组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态度、责任感及对患者关怀程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体位管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睡眠干预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POC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上饶市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奇偶数法分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耳穴压豆联合睡眠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评分、POCD的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3 d、7 d,观察组MMSE、AD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SQI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 d、7 d POCD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中应用耳穴压豆联合睡眠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增强日常活动能力,降低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全麻髋关节置换术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行老年全麻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的护理方式。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POCD康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MMSE)、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测验(LOTCA)]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ADL评分、LOT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疾病、生理职能、精力、一般情况、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全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比30例在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对照组)和3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观察组)手术前后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及3 d 2组MMSE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同时2组术后1 d均有POCD发生,但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同样低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小,且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10例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腹胀程度、肠鸣音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干预组术后腹胀程度、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对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其腹胀程度,缩短肠呜音及肛门排气时间,对术后肠功能恢复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适性护理对改善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情绪的价值。方法:将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以及术后1d、3d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术后3d时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舒适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骨科患者围术期的负面情绪,缓解手术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形成原因以及对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根据相对应的因素予以有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将干预前的2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干预措施后随机选择2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干预前24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2%;制动、有多种并发症(≥2种)、全麻、频繁静脉采血、原发性高凝状态、创伤均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而与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恶性肿瘤下肢静脉曲张等因素无关(P>0.05);实施干预后,24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25%,实施干预措施前后,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制动、有多种并发症、全麻、频繁静脉采血、原发性高凝状态、创伤是发生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因素,有效的临床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麻醉期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和穴位按压,对患者焦虑情况、苏醒期躁动发生和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12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和穴位按压,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前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满意率81.67%,干预组总满意率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加穴位按压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焦虑、减低苏醒期躁动、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治疗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期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TAES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椎管内麻醉,TAES组患者麻醉后至术毕加用TAES进行干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1 d及术后第1、3、7天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分,比较术后第1、3、7天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TAES组患者术后第1天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20.0%vs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TAES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8±1.0 vs22.7±2.3,25.9±1.1vs23.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麻醉前1天MMSE评分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3天(22.7±2.3,23.8±1.9vs26.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TAES干预,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下肢骨折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骨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和术后下肢肿胀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和术后下肢肿胀情况和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促进患肢消肿,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全麻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将于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梅州市人民医院在全麻下行泌尿系手术的15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BIS把控麻醉组(观察组,n=78)和常规麻醉组(对照组,n=78)。记录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和BIS,于入室及术后第7 d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状态评分(MMSE)]情况,记录POCD、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显著小于对照组,BIS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老年患者术中应用BIS监测可把控麻醉深度,避免麻醉过深,于预防POCD有利。  相似文献   

14.
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西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92例,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予以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情志心理、针灸、营养支持等综合中西医护理干预患者作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免疫指标、精神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免疫指标、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围术期予以情志心理干预、肠内营养、针灸等中西医护理干预,成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1月一2010年6月应用手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80例,根据术前及术后是否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干预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d和干预后7d,两组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降低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术后前后同时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出现。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直肠癌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医养结合模式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康复中实施与成效。方法:以抽样式选取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以常规模式干预的对照组42例和以医养结合模式干预的观察组42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及术后康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6个月自护能力评分、健康状况评分及幸福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康复中采用医养结合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李荣芳  邵红梅 《新中医》2015,47(4):279-280
目的:观察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实施中西医结合综合措施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开始采用小承气汤加减内服,直到术后第3天,并于术后采用针灸治疗,疗程至术后3天。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记录术后腹痛、腹胀、倦怠乏力、恶心呕吐等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肠术后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1天,观察组腹胀及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天,2组腹痛、腹胀、倦怠乏力、恶心呕吐评分均较术后1天下降(P<0.01),观察组腹痛、腹胀、倦怠乏力、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实施中西医结合综合措施能防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手术,对对照组患者在全麻下实施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和术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发生POCD的患者有26例,占52.00%;对照组有39例,占78.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行老年骨科手术的患者而言,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其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下肢骨科患者中分别实施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两种方式对术后短期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在梅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96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各时间段下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分数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24 h两组患者的MMSE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6 h、12 h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术相比,硬膜外麻醉术对老年下肢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为轻微,术后POCD的发生率也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