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尘肺病合并结核的影像学进展表现,了解其防治对策。方法:对确诊的254例尘肺病合并肺结核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明确尘肺病高千伏胸片进展结果及干预治疗对尘肺进展的影响。结果:872例尘肺中合并结核254例,尘肺病期别越高,结核合并率越高,尘肺合并结核的工种主要是掘进工、采煤工。结论:对尘肺合并结核病人要积极寻找特点、规律,早期干预,降低合并症及病死率,保护尘肺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为肺结核患者耐药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肺结核病人中,经痰结核茼培养阳性453例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53例结核病患者结核菌培养阳性患者耐药患者220例(48.56%),其中多重耐药患者68例(15.01%),并且多重耐药与居住地为农村,合并糖尿病,是复治肺结核患者,有结核空洞有关。结论:肺结核耐多重耐药情况依然比较严重,并且居住地为农村,合并糖尿病,是复治肺结核患者,有结核空洞是肺结核耐药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结核中毒症状不典型,其中以咳嗽、咳痰、纳差、乏力、心悸、气促为主要表现,低热、盗汗不明显,而且血糖控制程度明显影响结核病灶的愈合。结论:积极控制好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对我院合并活动性肺结核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随访2年,并与同期治疗的单纯结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肺结核在COPD患者中的发病率高(约7.3%),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细菌感染多,晨痰涂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PCR检查阳性率高,结核抗体、PPD阳性率低,CT病灶部位及形态不典型,误诊率高,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结论: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时间长,治疗效果及预后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pert MTB/RIF检测法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5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作为病原学检测标本,分别以病原学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和临床诊断活动性结核病为金标准,以Xpert MTB/RIF为待测标准,分析Xpert MTB/RIF对病原学和临床诊断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在150例灌洗液标本中确诊肺结核130例,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抗酸杆菌阳性45例,阳性率为34.62%;Xpert MTB/RIF检测法抗酸杆菌阳性57例,阳性率为43.85%;Xpert MTB/RIF检测法抗酸杆菌阳性率明显高于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0例肺结核患者中,病原学诊断结核57例(43.95%),临床诊断结核67例(51.54%);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102例(78.46%),单纯肺结核107例(82.31%)。Xpert MTB/RIF在病原学诊断和临床诊断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77%(95%CI:63%~88%)和52%(95%CI:41%~63%)(P<0.05);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敏感度为81%(95%CI:67%~89%),单纯肺结核的敏感度46%(95%CI:35%~59%);病原学诊断和临床诊断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和单纯肺结核特异度均为100%(95%CI:98%~100%)。Xpert MTB/RIF检测病原学诊断结核敏感度高于临床诊断结核,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敏感度高于单纯肺结核(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MTB核酸检出载量病原学诊断结核高于临床诊断结核(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Xpert MTB/RIF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敏感性,有助于提高肺结核病因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探讨石嘴山市2012年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进一步制定防治对策、降低肺结核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2年石嘴山市肺结核病例的统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石嘴山市3家结核病门诊共接诊初诊病人1360例,初诊病人查痰1187例,查痰率87.28%;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例272例,年发病率为37.49/10万;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94例,发现率12.60/10万。时间分布呈现春冬季节相对集中的特征,地区分布以大武口区发病数居首;发病主要集中在15-64岁年龄段,共报告病例140例,占发病总数的51.47%;男性为发病主体,男女性别比为1.67: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发病116例,占发病总数的42.64%。结论:通过应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2012年本市肺结核发病率较去年下降,全市结核病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结核病发病年龄有所提前;应继续落实结核病防治各项管理措施,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特别是加强肺结核重点人群的病人发现和治疗管理,进一步控制我市肺结核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将100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回顾性分析这100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常见中医症状、体征及舌脉信息),统计这100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的常见症状、中医证候分型及各个证型的症状特点,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病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咳嗽、发热、咯痰、气短、乏力、舌象变化以及胸闷、胸痛、消瘦、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均是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常见症状;100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中,肺阴亏虚型、痰热壅肺型以及气阴两虚型占比相对较高;不同性别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病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中医证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多为气阴两虚型、肺阴亏虚型和痰热壅肺型,建议将养阴生津法作为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治疗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合理应用具有益气、化痰等效果的药物,同时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病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中医证型均有所不同,临床工作者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结核 γ 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分别对涂阳、涂阴肺结核患者的检测效果。 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282 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均行抗酸检测和外周血 TB–IGRA,以抗酸检测结果阳性者为涂阳组,阴性者为涂阴组,并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结果为标准,分别计算 TB–IGRA 对涂阳组、涂阴组患者的诊断效能,并采用 Kappa 一致性检验分析 TB–IGRA 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在涂 阳组、涂阴组患者中的诊断一致性。 结果:282 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经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诊断阳性的有 148 例, 阴性 134 例。TB–IGRA 确诊 127 例肺结核,误诊数为 18 例,漏诊数为 21 例;抗酸检测诊断确诊 80 例肺结核,误 诊数为 9 例,漏诊数为 68 例。TB–IGRA 诊断肺结核在涂阳组中的灵敏度为 98.75 %,特异度为 77.78 %,准确度为 96.63 %,阳性预测值为 97.53 %,阴性预测值为 87.50 %,κ 为 0.805;在涂阴组中的灵敏度为 70.59 %,特异度为 85.32 %,准确度为 79.66 %,阳性预测值为 75.00 %,阴性预测值为 82.30 %,κ 为 0.565。 结论:无论是肺结核涂阳 还是涂阴患者,采用外周血 TB–IGRA 诊断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内膜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及气管、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组织所引起的病变 ,多数继发于肺结核。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约有 1 0 %~ 40 %并发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可引起支气管内膜炎性增生 ,导致支气管管腔狭窄或阻塞。但因其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典型的X线特征 ,故极易漏诊。今将我院 1 998年 9月— 2 0 0 1年 9月发现的 40例漏诊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患者中男 1 6例 ,女 2 4例 ;年龄 1 6~ 68岁 ,平均 42岁。合并双肺结核者 2 1例 ,右肺结核 1 1例 ,左肺结核 8例 ,喉结核 5例 ,合并肺叶或肺段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煤工尘肺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6月以来收治的煤工尘肺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3个月后,观察不同药物对尘肺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尘肺病患者在经过3个月治疗后均有不同比例的患者出现症状好转的现象.其中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上显著高于对照组,24例尘肺病患者经过治疗组的药物治疗后,显效例数达到10例,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5例,二者进行t检验,差异极显著(P 〈0.01);同时,治疗组的无效例数也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87.50%,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66.67%,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合理的药物配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尘肺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