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赫军  续洁琨  杨弋帆  叶贤胜  张佳  马秉智  张维库 《中草药》2018,49(18):4212-4215
目的研究鬼箭羽(卫矛Euonymus alatus带栓翅的枝条)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鬼箭羽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鬼箭羽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S,2S,7E,11R,12S)-2,11-dihydroxy-1,12-oxidocembra-4(18),7(8)-diene(1)、hemerocallal A(2)、桦木酸甲酯(3)。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西松烷型二萜,命名为鬼箭羽二萜A,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鬼箭羽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对不丹传统药用植物乌头属植物 A.orochryseum Stapf 进行研究,分离得到3个新的hetisine-型二萜生物碱 orochrine(1)、2-O-acetylorochrine(2)、2-O-acetyl-7 α-hydroxyorochine(3)和2个已知生物碱氯化阿替新(4)、变绿卵孢碱(5),并用光谱法确定了3个新生物碱的结构。该植物地上部分自然干燥、切碎,用甲醇提取4  相似文献   

4.
肖凯  张雷  韩庆通  戴胜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8):3366-3370
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薄层等方法对盔状黄芩中的二萜单体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解析,发现并鉴定了14个新克罗烷型二萜,分别为半枝莲碱D(1),scutolide A(2),scutolide K(3),scutebata J(4),scutebata I(5),6-乙酰氧基河南半枝莲碱A(6),半枝莲素C(7),scutolide E(8),barbatine C(9),半枝莲碱Y(10),半枝莲碱B(11),scutestrigillosin A(12),scutebata O(13),scutolide B(14)。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盔状黄芩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尾叶香茶菜Rabdosia excisa分布于朝鲜北部和中国的东北。其叶朝鲜民间用于治疗胃肠道紊乱。前文报道了产于中国东北的尾叶香茶菜一系列二萜化合物。本文报道一微量新二萜化合物excisanin C(1)的分离与结构鉴定。取产于朝鲜的尾叶香茶菜叶粉,室温下甲醇提取两次,每次两周。经过滤和回收溶剂得残留物,分配在90%甲醇-水和正己烷中,90%甲醇层减压回收,所得残留物分配在水和乙酸乙酯中。乙酸乙酯层水洗后,以无水硫  相似文献   

6.
大戟科植物含有许多毒性二萜,如:假白榄酮(jatrophone),甘遂宁(kansuinin),续■子醇(lathyrol),巨大戟醇(ingenol),大戟醇(phorbol),麻疯树酮(jatropholone),榛叶巴豆素A(crotofolin A)等。其中某些具有抗肿癌活性或促癌形成作用。1975年Evans等从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中分到一些大戟醇型二萜。本文作者从泽漆分离到的二萜化合物用化学和光谱鉴定为:泽漆品A(euphoscopin A),表泽漆品A(epieuphosco-pin A),大戟宁(euphornin),泽漆素A  相似文献   

7.
丁祥  侯怡铃 《中草药》2013,44(15):2048-2051
目的 研究乌头属植物德钦乌头Aconitum ouvrardianum根的二萜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谱学数据和对照TLC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德钦乌头根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塔拉乌头胺(1)、彭乌碱乙(2)、卡马考宁(3)、黄草乌碱亭(4)、粗茎乌头碱甲(5)、贡乌生(6)、14-乙酰黄草乌碱亭(7)、展花乌头碱(8)、黄乌宁(9)、膝乌亭丁(10)、异塔拉乌头定(11)、翠雀它灵(12).结论 12个化合物均为C-3位或C-6位无含氧取代的C19-二萜生物碱,且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乌头碱型C19-二萜生物碱为德钦乌头药材的主要药用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滇西乌头的二萜生物碱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二萜生物碱,分别为滇乌碱、粗茎乌头碱、黄草乌碱、牛扁次碱和刺乌头碱。结论:5个二萜生物碱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在室温下,药用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干燥的地上部分以甲醇提取20天,减压除去提取液中的溶媒,残渣用乙酸乙酯-水分配提取。有机层减压蒸发,得到的树胶状残渣经硅胶柱层析,用极性逐渐增大的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洗脱。收集己烷-乙酸乙酯(5:1)洗脱液,再用HPLC〔TSK胶G~1000H/CHCH_3和Lobr硅胶60A/己烷-乙酸乙酯(5:1)〕进一步分离,得  相似文献   

10.
毛叶香茶菜中的二萜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河南产毛叶香茶菜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技术和波谱分析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20个二萜化合物。结论:化合物1—3为三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类化合物,结构分别为7β,15β,16β—三羟基—6β,17β—二乙酰氧基—7α,20-环氧—对映—贝壳衫烷(1)、16(S)—6β,11α,17β—三羟基-6,20-环氧—1α,7β—内酯—6,7—断裂—对映—贝壳杉-15酮(2)和6α,11α—二海基—1α—乙酰氧基—7,20内酯—6,7—断裂—对映—贝壳杉—16—烯—15—酮(3),依次命名为毛叶香茶菜丙素、丁素和戊素;化合物4和5为—对新化合物,其结构为3α,15α,1β6,17β,18β—五羟基。对映—松香—7(8)—烯的丙酮化物,其丙酮化缩合部分互为对映体,分别命名为毛叶香茶菜庚素(4)和辛素(5)。  相似文献   

11.
凉山香茶菜(Rabdosia liangshanica)主产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它含有丰富的二萜类成分。作者报道了七个具有抑制肝炎病毒活性的新的二萜成分的分离和结构测定。干燥粉碎的凉山香茶菜叶用乙醚提取,蒸除溶剂,其残留物溶于温热的甲醇中用活性炭脱色,浓缩透明的淡黄色滤液,除去出现的沉淀,蒸除甲醇溶剂,其残留物经硅胶柱层析,用氯仿和不断增加丙酮一氯仿比例的溶剂洗脱,并用TLC检测各部分。所有组分均通过  相似文献   

12.
藏药大果大戟中的巨大戟烷型二萜酯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玉林  索有瑞 《中草药》2005,36(12):1763-1767
目的研究藏药大果大戟Euphorbia wallichii丙酮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提取,常规硅胶柱色谱分离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纯化,采用化学方法和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包括IR,HRESIMS,HRSIMS,1D和2D NMR等)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青海产大果大戟根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羊毛甾醇(lanosterol,)、巨大戟二萜-20-肉豆蔻酸酯(ingenol-20-myristinate,)、巨大戟二萜-3-肉豆蔻酸酯(ingenol-3-myristinate,)、没食子酸(gallic acid,)、1-O-α-L-阿拉伯糖-(1→6)-β-D-葡萄糖苷-3,7-二甲基-2-烯-7-羟基-辛醇(1-O-α-L-arabin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3,7-dimethyl-oct-2-en-7-ol,)、1-O-没食子酰葡萄糖苷(1-O-galloyl-β-D-glucose,)。结论巨大戟烷型二萜酯类化合物和为新化合物,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单萜二糖苷类化合物系首次在该属中发现。  相似文献   

13.
灯心草科植物中的二萜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从灯心草科植物中分离鉴定的二萜类化合物进行了总结。指出该类成分在结构上的独特性和光谱学的特征,并讨论了其主要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该类成分在抗癌、抗菌及抗氧化方面作用明显,对寻找新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红豆杉的根皮、细枝和叶子用乙醇提取,提取物用乙醇-水(3:1)稀释,正己烷提取,乙醇-水层用二氯乙烷萃取。萃取物上硅胶柱,用苯-乙酸乙酯-正己烷(14:5:6)洗脱得11个部分,每个部分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部分11混悬于甲醇中,上制备高效液相层析,甲醇-水(7:3)洗脱,得到16个部分。其中部分11-9继续上制备高效液相层析,甲醇-水(7:3)洗脱,得到新的紫杉烷二萜(19-  相似文献   

15.
毛叶香茶菜Gibberellane型二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叶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民间用于抗菌消炎,也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我们曾对河南新县白云山产毛叶香茶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叶的乙醚提取物中除了得到齐墩果酸等三萜酸外,尚分得了4个ent-Kaurene型二萜化合物,已作报道[1].我们新近又从茎叶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二萜化合物,并做了详尽的图谱数据测定.根据图谱数据分析,X-ray所示的晶体结构确定该化合物为rabdoepigibberellolide [2],见图1.近20年来,虽从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中分离出许多对映-贝壳杉烯(烷)型二萜化合物,但ent-Gibberellane型二萜化合物的分得在国内尚属首次,另外,此化合物的波谱数据亦是首次详细给予归属.  相似文献   

16.
首次从粗榧(Cephalotaxusharringtonia)种子中分得到6个二萜成分,包括2个新的天然产物(1、2),同时检测了其体外抗微生物活性。粗榧种子(200g)依次用正己烷、氯仿、氯仿-甲醇(9∶1)和甲醇室温提取。提取物真空浓缩,分别得到3.3、2.4、1.2、23.0g残余物。氯仿残余物经甲醇提取,甲醇溶解部分真空浓缩,得到1.0g残余物。该残余物转移至SephadexLH-20柱,经甲醇洗脱,共收集得到30个部分。根据TLC(硅胶板,氯仿洗脱)结果,经HPLC(LiChrospher100DIOL柱,25cm×1.5cm,流速2.5mL/min)纯化分离,用正己烷-氯仿(4∶1)洗脱,得到化合物1~3、5、6。氯…  相似文献   

17.
白喉乌头中的二萜生物碱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孝义  韦壁瑜  张继 《中草药》1995,26(7):344-346
从白喉乌头Aconitumleucostomum的根中分得4个二萜生物碱,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6,14-dimethoxyforesticine(Ⅰ)、lappaconitine(Ⅱ)、N-deacetyllappaconitine(Ⅲ)和anthranoyllycoctonine(Ⅳ)。其中Ⅰ系首次直接从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细柱五加茎中的一个新的贝壳杉烷型二萜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咸丽娜  李振麟  钱士辉 《中草药》2010,41(11):1761-1763
目的研究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结合理化性质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个新的贝壳杉烷型二萜苷,命名为贝壳杉烷酸苷A(16α,17-dihydroxy-en-tkauran-19-oic 19-[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ester)(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建立同时测定蒙药草乌叶中4种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北草乌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含量的色谱方法,用于指导草乌叶的质量控制。以北草乌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为对照品,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乙腈(A)-4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B,氨水调pH至10.5)(33∶67)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12批草乌叶中北草乌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质量分数分别为0.025 5~0.088 5,0.039 1~0.071 5,0.026 6~0.081 0,0.008 12~0.031 2 mg·g-1。同时考察了不同采收期草乌叶药材中这4种成分含量的影响,随着采收期的推迟,含量先减后增。该研究可用于草乌叶药材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测定,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初步阐明了草乌叶毒性和采收期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0.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乳香Boswellia carteri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理化性质和MS,NMR,UV,IR等谱学数据共鉴定了5个西松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分别为(1S,2E,4R,5S,7E,11E)-4-甲氧基-5-羟基西松烷(1)、(1R*,4R*,5E,8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