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索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偏瘫早期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2组(n=25),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FMA积分、FCA评分、下肢BRU分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偏瘫早期患者行康复训练和针灸对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和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下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4个月后,研究组患者下肢FMA积分、FCA评分和下肢Bmnnstmm分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瘫早期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和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康复训练及针灸对早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58例早期偏瘫患者,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下肢评分(FMA-L)、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和行走功能评分(FCA)分别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训练及针灸方法有助于早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早期偏瘫患者通过康复训练以及针灸使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科及神经内科会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通过康复训练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通过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MA-L、AROM、F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方法治疗早期偏瘫患者,有益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康复训练以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4例进行分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IA评分对比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8,P0.05)。结论康复训练以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联合的恢复患者下肢功能,避免肢体肿胀、下肢肌肉萎缩的发生,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80例偏瘫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治疗,观察组接受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偏瘫早期治疗的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病患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60例偏瘫早期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开展不同的治疗,即A组(230例,常规治疗)和B组(230例,康复训练+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FCA评分、FMA评分、下肢brunnstrom分期均明显提高(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FCA评分、FMA评分、下肢brunnstrom分期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对偏瘫早期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12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另用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4个月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加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9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用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后分别评价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评价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恢复得更好,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加康复训练治疗对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针对案例中的35例研究对象进行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下肢的临床效果,并同时与对照组(35例)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比较.结果:对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进行治疗效果评估,效果显效的患者有25例,占71.4%;基本有效的患者有5例,占14.2%;完全无效的患者有5例,占14.2%,总有效率85.6%.对照组效果显效的患者有12例,占34.2%;基本有效的患者有6例,占17.1%;完全无效患者17例,占48.5%,总有效率51.3%.两组患者之间的总有效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中联合针灸对治疗偏瘫早期患者的下肢运动的功能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医学治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偏瘫早期患者中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样本从该院偏瘫早期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3月—2019年3月,将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研究得知,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Bmnnstmm分级,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Bmnnstmm分级评分较为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偏瘫早期患者中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并且还能促进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偏瘫早期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康复训练与针灸治疗对于患者下肢运动的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80例偏瘫早期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每1组患者40例,参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联合康复训练与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与6个月以后,治疗组的下肢Brunnstrom的分期、下肢FMA的积分、FCA综合评分明显比参照组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偏瘫早期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康复训练与针灸治疗两种方式,可以提高患者各项功能的评分,改善患者肢体运动的功能,具有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何亚昌 《光明中医》2016,(24):3586-3588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与行为学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患脑卒中偏瘫的10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单纯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行为学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FAC、步速、跨步长度、Barthel指数、FMA-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又以研究组的提高较为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行为学疗法能够有效促进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与下肢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中风偏瘫临床疗效。方法:对药物联合康复训练和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针灸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患肢运动功能评价(FMA)以及下肢Brunnatrom评级治疗后各阶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偏瘫具有非常好的疗效,是偏瘫患者的福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头皮针抽提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血栓形成偏瘫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脑血栓形成偏瘫恢复期患者以随机单盲对照法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头皮针抽提法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下肢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对照组为75.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runnstrom评分、Fugl-Meyer独立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抽提法配合运动疗法对脑血栓形成偏瘫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强化踝关节运动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运动训练方式差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强化踝关节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以及步行能力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实验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踝关节运动训练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董瑞兰 《陕西中医》2012,(11):1536-1537
目的:观察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4例中风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同时进行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半年后治疗组患者运动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严重及明显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占34.21%,明显低于对照组86.67%。结论: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显著,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康复组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为常规组,另外50例患者行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为结合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偏瘫运动功能评分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结果结合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偏瘫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且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偏瘫早期患者行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经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8例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变化,采用FMA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和ADL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明显(P0.05)。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评分、ADL评分及各项血脂检测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评分均明显升高,ADL评分明显降低,TG、TC、LDL值均降低,HDL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ADL评分、FMA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确切,利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