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斌斌  李万瑶 《新中医》2017,49(11):109-111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侧卧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侧卧斜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侧卧斜扳法治疗。2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治疗10次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经用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Mc Gill疼痛量表中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R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针配合侧卧斜扳法和电针配合侧卧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疗效,且腹针配合侧卧斜扳法在改善PRI评分上优于电针配合侧卧斜扳法治疗,且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结论:腹针配合侧卧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罗树雄  阮波  徐力康 《新中医》2016,48(3):95-96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超激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针灸门诊、骨科门诊符合观察条件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基础组单纯选用温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超激光治疗,观察2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价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DI、VAS指数与基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超激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温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动罐法结合针刺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给予运动罐法及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通过疼痛VAS评分、颈部关节活动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价来评估治疗前、治疗1次及治疗1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比较,治疗1次及治疗1疗程后的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颈部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1疗程与治疗1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比较:2组治疗1次及治疗1疗程后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组均可缓解疼痛,并能改善关节活动度,且治疗组即时疗效及治疗1疗程后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2组均可缓解疼痛,并能改善关节活动度,但治疗组的即时疗效及治疗1疗程后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运动罐法结合针刺治疗落枕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使用龙氏牵引下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龙氏牵引下正骨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牵引推拿治疗。2均治疗14 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中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现时疼痛程度(PP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14 d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7. 5%,对照组愈显率57. 5%,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治疗14 d后PRI评分、疼痛VAS评分及PP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3、14 d后ND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3、14 d后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P 0. 05)。结论龙氏牵引下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快速改善和恢复颈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针灸颈夹脊穴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自拟中药方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定指数评分(PRI)、疼痛强度评分(PPI)。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PRI、PP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VAS、PRI、PP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颈夹脊穴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局部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侧卧位定点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另设正常组30例;两组均给予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进行侧卧位颈椎定点扳法,对照组进行坐位颈椎扳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疼痛积分差值、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FWCV)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积分、PRI感觉分、PRI总分、VAS、PRI情绪分、PPI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FWCV均低于正常组,治疗后治疗组FWCV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侧卧位颈椎定位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传统坐位颈椎扳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法"与常规针刺法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本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功能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比较2组患者症状、体征与功能状态的临床评分,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表各项评分(PRI、VAS、PPI评分及Mc Gill总分)。结果 2组第1疗程后与治疗前相比,临床评分、疼痛问卷表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第2疗程后上述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第1疗程(P0.01)。组间比较:第1疗程后,治疗组临床评分、PRI、PPI评分、Mc Gill总分(PRI+VAS+PPI之和)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第2疗程后治疗组PRI评分、Mc Gill总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评分、VAS及PPI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针刺取穴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快速缓解患者疼痛、麻木等症状,改善日常功能;在改善患者疼痛综合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手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合并脊髓损伤(SCI)继发中枢性疼痛(CP)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SCI继发CP患者,根据其治疗意愿分为试验组25例、单纯手术组30例及保守组33例。试验组和单纯手术组患者入院3 d内采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试验组术后联合补阳还五汤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保守组给予制动及甲钴胺片治疗。比较3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简化版McGill问卷(SF-MPQ)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随访6个月及随访12个月,3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D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1个月、随访6个月,试验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均高于单纯手术组和保守组(P0.05),NDI评分均低于单纯手术组和保守组(P0.05);单纯手术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高于保守组(P0.05),NDI低于保守组(P0.05)。随访12个月,试验组与单纯手术组上述2项评分均优于保守组(P0.05);试验组与单纯手术组上述2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随访6个月、随访12个月,3组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项、情感项)、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1个月、随访6个月,试验组与单纯手术组PRI、VAS及PPI评分均低于保守组(P0.05),试验组PRI、VAS及PPI评分均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随访12个月,试验组和单纯手术组PRI感觉项评分、VAS评分及PPI评分均低于保守组(P0.05);试验组与单纯手术组上述3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SCI继发CP患者,早期采取手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加速颈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痛宁外敷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腰痛宁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1%,对照组8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腰痛宁膏外敷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良好,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雷言坤  唐君  徐玉欣  罗华送 《新中医》2016,48(2):106-108
目的:观察腰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疗效,及指下位移感的有无与即刻镇痛疗效的关系。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以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和微波治疗,观察组采用腰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析观察组指下位移感情况与即刻镇痛疗效的关系。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7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从治疗后第2周开始,VAS评分均较前一时点下降(P0.01),治疗后2、3、4周,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能减轻疼痛、恢复腰椎功能,临床疗效确切;手法复位时指下位移感对疼痛的即刻解除是必要的,但不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