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翊  周光涛 《中国针灸》2000,20(9):525-526
对1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成针刺组和药物组,分别以针刺和药物治疗。结果:针刺组痊愈显效率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第10个月和第18个月分别进行随访,针刺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针刺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2.
针刺“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颈三针”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椎-基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治疗组)80例和药物组(对照组)80例,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8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针刺穴位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对椎-基底动脉异常血流速度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天麻素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天麻素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对照组给丹参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与体征及TED的变化和有效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眩晕、头痛、旋颈试验记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有效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麻素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主症及体征,明显提高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且疗效确切,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4.
针刺加颈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加颈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X线颈椎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8%,治疗前后X线摄片对照观察,治疗组颈椎结构改善的总积分值均数(3.85)明显高于针刺组(1.96),针刺加颈椎矫正术对改善症状及颈椎结构有显著疗效,在效果及颈椎结构的改善上分别优于单纯针刺(P〈0.05,P〈0.01)。结论针刺加颈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加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将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惠者随机分为针刺加SGB组和单纯针刺组,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均有显著疗效(P〈0.05);治疗后2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有明显改善(P〈0.01,P〈0.05),2组间比较显示总有效率及TCD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SGB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改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的作用,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相一致,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相似文献   

6.
针药结合治疗不同部位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84例不同部位脑梗塞(皮层动脉脑梗塞40例,深层动脉脑梗塞44例)的疗效,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单纯中药组各42例,10日为1疗程,观察3个月后作疗效比较。结果:针药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且针药配合治疗皮层动脉梗塞的疗效优于深层动脉梗塞(P〈0.05)。  相似文献   

7.
针刺与温针灸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温针治疗脑梗塞40例(A组),并与单用醒脑开窍法(B组)治疗的40例和单用温针灸(C组)治疗的4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临床疗效A组与B、C组比较,P〈0.01,B组与C组比较,P〉0.05,各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A组与B组比较,C组比较,P〈0.01,P〈0.05,B组与C组比较,P〉0.05。  相似文献   

8.
所谓三联疗法是指同一患者应用针刺、推拿和牵引三种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较单纯针刺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中药配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与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通络中药,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基底动脉(BA)及双侧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流速(Vs)和平均峰流速(Vm)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补肾通络中药配合针刺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拔罐联合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资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纽,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针刺、拔罐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纽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CD检查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拔罐联合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椎一基底动脉的血供,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颈外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海锋  沈小雷 《中国针灸》2005,25(3):173-175
目的:比较针刺颈外夹脊穴为主与针刺传统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颈外夹脊穴组(40例)与传统颈夹脊穴组(32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和头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结果:颈外夹脊穴组总有效率为87.5%,传统夹脊穴组总有效率为6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TCD检测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PI)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5,P<0.01). 结论:颈外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优于传统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12.
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颈椎牵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治疗价值和治疗机理。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颈牵组和药物颈牵组,治疗15天。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变化。结果:(1)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针刺颈牵组治疗后椎动脉(VA)内径增大和最大血流速度(MAX)增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配合颈椎牵引能够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定位旋转手法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运用定点旋转的推拿手法结合针刺,再接G6805-Ⅰ型电针,疏密波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单纯针刺加电针治疗。两组每次均治疗30 min,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 d,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于每组随机抽取10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经颅检测治疗前后颅外段左、右椎动脉最窄部位血管内径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右侧椎动脉最狭窄部位血管内径和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应更为明显,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4.44%和20.00%,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77.78%,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定位旋转手法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其对左、右椎动脉最狭窄部位血管内径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4.
刘淳 《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2):26-2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颈牵组和药物颈牵组各6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动脉内径和血流变化。结果与结论针刺颈牵组有效率为100%,药物颈牵组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比较针刺颈牵组优于药物颈牵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狭窄均有改善(P<0.05),但针刺颈牵组改善更显著(P<0.05);针刺颈牵组治疗后椎动脉左右各段最大血流速度减慢得以改善(P<0.001),而药物颈牵组治疗后则无改善(P>0.05)。  相似文献   

15.
齐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2例,对照组30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善情况。结果 针刺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平均血流速度(Vm)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比较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与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随机分为针推组4 0例 ,药物组 31例。针推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大椎、百会、后溪为主 ,颈肩部推拿手法为辅 ;药物组以口服培他啶片 ,静滴脉络宁注射液为主。结果 针推组治愈率为 5 5 .0 % ,总有效率 95 .0 % ,药物组治愈率为 2 9.0 % ,总有效率74 .2 %。两组比较其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结论 针推组治疗效果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7.
刺络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初步探寻刺络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运用刺络疗法与针刺夹脊穴的方法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57例,在以疼痛评级指数(VAS)评价疗效的同时,运用激光散斑血流仪观察两组患者大椎、肩井(患侧)血流灌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均有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两穴血流灌注量在干预后均有显著升高(P〈0.05),刺络疗法组比针刺夹脊穴组升高幅度大(P〈0.05)。[结论]刺络疗法与针刺夹脊穴都能够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局部血流灌注量,其中刺络疗法的影响更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8例,运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各54例,治疗组予推拿罐治疗4次,对照组予针刺治疗10天,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评估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情况及脑供血指标,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CV总分均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LVA、RVA的Vm测值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A的Vm测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BA、LVA、RVA的PI、RI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推拿罐干预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颈椎病患者LPO,SOD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颈椎病对机体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63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3例)和推拿组(30例),分别给予针刺及推拿牵引治疗,观察其疗效及血液组织中SOD、LPO的变化。结果 针刺治疗颈椎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与其改善机体氧自由基紊乱作用相平行。结论 针刺抗自由基紊乱可能是其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0.
针药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针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10 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药物、牵引治疗 ,对照组采用药物与牵引治疗 ,治疗前后均做 TCD检测对比 L VA、RVA、BA的 Vm值变化 ,且进行证型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80 %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 ) ;两组治疗前后 TCD检测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更能改善椎 -基底动脉供血状况 ,两组证型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治疗组对痰湿中阻型、气虚血瘀型疗效最明显。结论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起到针药协同作用 ,能更好地改善椎 -基底动脉供血状况 ,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