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POF)的发病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人的个性特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分析卵巢早衰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卵巢早衰的预防、保健、以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56例卵巢早衰患者,并分析卵巢早衰的相关发病因素,从而来指导临床中的预防和治疗。结果:卵巢早衰与人的生理,生活习惯、社会以及心理等诸多因素有关结论: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有效的预防能够大大的降低卵巢早衰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卵巢早衰病理因素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卵巢早衰是一种异源性疾病,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现代医学中遗传因素、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异常、酶源因素、免疫因素、医源性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卵巢早衰的近几年病因病理研究进展,并从中医肾虚、肝郁、等方面探讨其发病机制,认为卵巢早衰发病机制复杂,且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相关,为进一步研究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妇科疑难病症之一的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治则治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探讨经方和补肾调周法相结合防治卵巢早衰的特色与优势,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光明中医》2021,36(13)
近年来,卵巢早衰发病率逐步升高,国内外对卵巢早衰的治疗也有一定的进展,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卵巢功能衰竭,出现闭经、不孕等症状,西医目前对卵巢早衰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此病也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式,主要治疗方式通过激素替代疗法,此方法有很大的不良作用,因此还需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中医对此病有极大的优势,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且不良作用小,此文针对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卵巢早衰的确切病因及机制尚不明确,已公认的与其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有医源性因素、自身免疫性因素、代谢障碍、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心理应激等。近年来免疫相关因素导致的卵巢早衰临床较为常见,对该病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是早期干预此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免疫性卵巢早衰动物模型已较成熟,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卵巢早衰具有独特优势,故拟从中医药多靶点、多环节调节免疫的角度,阐述中药复方治疗免疫性卵巢早衰实验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5,(12):1631-1633
目的:初步探讨情志因素与卵巢早衰之间的关系,为卵巢早衰患者的情志疗法提供一定的临床借鉴和依据。方法:通过对祖国医学情志致病及情志疗法的阐述,揭示情志因素对于卵巢早衰防治的重要性。结果:情志因素与卵巢早衰的发病密切相关,从肝论治卵巢早衰疗效显著。结论:应充分重视情志因素在卵巢早衰发病的作用,身心同治可以为今后临床论治卵巢早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卵巢早衰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调查并分析及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总结出卵巢早衰患者的易感体质,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遵循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设计统一的调研表,对200例卵巢早衰患者及200例正常女性随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将各体质特征随机排列并逐一记录。结果:卵巢早衰妇女病理体质以气郁质、气虚质多见。结论:卵巢早衰的发病与体质密切相关。体质具有可调性,故对易感体质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卵巢早衰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是指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的卵巢功能衰竭,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常伴随围绝经期症状[1]。近年来卵巢早衰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并呈年轻化倾向,而卵巢早衰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临床上治疗困难且病情易反复。分享吴克明教授治疗卵巢早衰的临证经验,以飨大众。  相似文献   

9.
杨鉴冰教授治疗卵巢早衰用药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早衰为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病,但目前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杨鉴冰教授认为其发病多为肾虚所致,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依据其发病机理从肾论治,收效甚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卵巢早衰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已成为现代女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本症疗法多样、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等优势。故本文对补肾中药近几年来治疗卵巢早衰进行综述,以期探寻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药治疗卵巢早衰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