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张景岳《新方八阵》167首内服方剂为研究对象,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张景岳组方用药的规律。方法:基于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通过频繁项集分析发现:出现频数最高的2味中药组合有2组:熟地黄+当归、熟地黄+炙甘草;3味中药组合为熟地黄+当归+炙甘草;4味中药组合为人参+熟地黄+当归+炙甘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关联关系密切的规则30条,其中2味药对15条,3味药团15条。结论:《新方八阵》内服方剂数据挖掘的结果为张景岳学术思想和治病经验的具体体现,对临床组方用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景岳补肾法对久痹论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岳的补肾法强调真阴为本,温肾扶阳、填补精血以及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特色对后世医家如朱良春、焦树德治疗久痹、虺痹,吴圣农治疗红斑狼疮,王为兰治疗强直性脊椎炎均有深刻影响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景岳补肾阴阳观之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明代医家张景岳善用温补 ,重视补肾 ,并从理论的深度与实践的要求 ,认为补肾之法 ,真阴为本 ;育阴之用 ,涵阳为度 ;扶阳之妙 ,培阴生阳 ,形成了独特的补肾阴阳观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方剂配伍特点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思华  姜建国 《中医杂志》2003,44(4):305-307
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选药是否合理,配伍是否精当,是方剂是否有效的关键。张仲景医书被后世医家奉为“方书之祖”,其方剂也是后人推崇倍至的“经方”。本文拟就张仲景方的组方特点浅析如下,以期对研究方剂配伍理论和提高临床疗效有所借鉴。1 主攻明确,药少而精《伤寒论》全书113方,共使用89味药物,超过10味药物的方剂仅有2首。《金匮要略》全书205首方剂中,1~6味药组成的方剂有 160首,约占方剂总数的  相似文献   

5.
谭学林 《中医杂志》2001,42(7):389-391
张景岳补肾治法的特点,主要是温阳补肾,从重从纯;同时重视养阴治形、填补精血以补肾;并能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通过上述方法,创制了一系列的补肾新方,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补肾治疗体系,对历代医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至今这些治法及方药仍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杨路歌  王均宁 《新中医》2005,37(5):86-87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生理状态下,肝阴与肝阳保持平衡,相互为用;病理状态下,或因久病失养,或他脏病变所累,或失血,引起肝阴亏损,虚热内扰,临床可表现为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见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等。若阴不制阳,则易出现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等变证。补肝阴方用于治疗肝阴不足证,其组方配伍,以补阴药为主,又必须依据肝脏本身的生理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7.
李杲补脾胃方剂配伍特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新年  徐亚萍 《河南中医》1993,13(3):117-117
  相似文献   

8.
<正> 补肾方剂众多,大都以补肾阴、补肾阳或阴阳双补而立法。同是补肾阴或肾阳的方剂,其药物组成又有不同。下面以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为代表谈谈自己的应用体会。金匮肾气丸仲景金匮肾气丸,一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二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三治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者;四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者;五治妇人烦热不得卧,但有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以上五病,虽然病名、症状有所不同,但病机皆属于肾气虚衰、气化功能减退,症状上均有小便失常,水液代谢紊乱。故皆可用肾气丸以扶助肾气。病例:法某,男,34岁,工人,1986年11月28  相似文献   

9.
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渊源——《内经》方剂配伍理论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内经》对药物的阴阳五行归类 众所周知,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医学运用至今的说理工具。要探讨《内经》方剂配伍理论,首先必须阐明《内经》对药物的阴阳五行归类。 1.1 药物的五行归类 依据五行学说的理论,《内经》根据药物五味的不同及其与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人体脏腑的相互关联,将药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即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 《内经》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是秉天地气化而生长衰亡的,在天六气的盈虚运转和在地五方的阴阳盛衰的互相感…  相似文献   

10.
汤小虎  凌莉 《陕西中医》2008,29(1):94-94
目的:探析方剂的"组方基本结构"和"药物配伍技巧"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通过引证古代医籍名著和名家的论述,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分析方剂的配伍结构和技巧。结果:"君臣佐使"是方剂的"组方基本结构",这一结构则取决于熟练的"药物配伍技巧",而"药物配伍技巧"来源于药性理论和方药配伍规律的总结。提示:研究方剂要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性理论,以及变通的儒学易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