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刺夹脊穴配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配合局部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针刺病变部位对应上下2~4个神经节段的夹脊穴,并根据疼痛范围大小进行局部围刺,远端配合针刺病侧的合谷、曲池。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100mg,qd,po。结果:针刺夹脊穴配合局部围刺与口服卡马西组比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感(P<0.01)、瘙痒感及烧灼感(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局部围刺可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电针夹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两组均7d为1疗程,共计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疼痛VAS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电针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6例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门诊和住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的病历资料,总结电针夹脊穴疗法的疗效:结果:66例患者中,治愈46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2%;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晓娟 《四川中医》2008,26(5):120-120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针刺相应节段夹脊穴为主.配合局部取穴以及刺络拔罐的方法.结果: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8例,全部治愈,有效率100%.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夹脊穴位注射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夹脊穴位注射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按随机、单盲的原则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消炎痛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夹脊穴进行穴位注射疗法。7天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夹脊穴穴位注射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深刺夹脊穴结合浮刺阿是穴法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采用深刺夹脊穴、浮刺阿是穴法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针刺夹脊穴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愈显率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47.82%(P<0.05)。结论:深刺夹脊穴结合浮刺阿是穴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94例PH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P <0.05)。观察组治疗后色素沉着、疼痛、倦怠乏力、夜卧难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VAS、PSQI、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电针夹脊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PHN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急性PHN疼痛程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电针夹脊穴合至阳穴刺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华佗夹脊穴结合至阳穴刺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华佗夹脊穴结合至阳穴刺血治疗;对照组采用维乐生、弥可保及口服消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0.32%,明显优于对照组75%(P<0.01).结论:本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围刺结合中药熨烫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采用电针围刺结合中药熨烫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围刺治疗。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66.7%。结论:电针围刺结合中药熨烫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电针围刺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夹脊穴联合阿是穴围刺、温和灸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1和治疗组2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1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高频电针夹脊穴联合阿是穴围刺、温和灸治疗,治疗组2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低频电针夹脊穴联合阿是穴围刺、温和灸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等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治疗组2患者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治疗组1(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DLQI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3组比较,治疗组2、治疗组1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患者SF-MP...  相似文献   

11.
邹洪  蔡仿  赵建平  汪涛  孙茂盛 《新中医》2022,54(16):116-11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PHN患者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2组均治疗4周,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随访6个月疼痛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5.60%(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DLQI、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PHN临床疗效较好,可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且远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2.
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焱 《新中医》2021,53(22):171-17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PHN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 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增强免疫力以及镇痛镇静治疗,治疗组给予电针+火针+耳穴贴压治疗。2 组疗程均为1 个月,观察比较2 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8.8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 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5.00%,对照组为25.81%,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PHN,能缓解患者神经痛,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卡马西平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评分(疼痛、瘙痒、烧灼感及睡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指标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并筛选优化治疗方案。方法:以符合诊断标准的PHN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每组观察40例,总样本量为120例,试验周期为4个月,其中治疗4周,随访3个月。结果: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87.50%、55.00%。结论: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钮正祥 《新中医》2021,53(21):31-34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瓜蒌红花散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HN 患者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合瓜蒌红花散加减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并评价2 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CD8+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3+、CD4+及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瓜蒌红花散加减治疗PHN 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给予毫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2%,对照组有效率9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杜娟 《新中医》2022,54(5):177-180
目的:观察梅花针扣刺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β-内啡肽(β-EP)、P物质(SP)及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和龙胆泻肝汤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梅花针...  相似文献   

18.
中药配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中药配合围刺治疗;对照组48例应用西药卡马西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68.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解增强 《新中医》2024,56(13):23-27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 的疗效。方法:选 取140例气滞血瘀型PH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胶囊口服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桃红四物汤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 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 评分、血清神经肽Y(NPY)、P物质(SP)、β-内啡肽(β-EP)、中枢神经特异蛋(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 醇化酶(NSE) 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4.28%,2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VAS、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 VAS、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PY、S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β-EP水平均较 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NPY、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4周后,2组血清S100β、NSE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S100β、NSE含量均低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PHN可有效改善神经免疫功能, 抑制神经损伤,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