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对冠脉再通率的影响。方法:60例具有溶栓指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多参数检测下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观察其静脉再通状况。结果:发病3h溶栓较6h与12h再通率显著增高(P〈0.01)。早期溶栓町提高再通率,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具有选择性溶栓作用,出血并发症少,对发病时间较久的血栓(5—6h)仍有作用。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理想的静脉溶栓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0例,溶栓组采用rt—PA0.9mg/kg静脉溶栓,观察疗效。结果:20例大面积大梗塞患者症状改善达90%以上。结论:nPA静脉溶栓治疗可使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改善预后,治疗时间越早,溶栓效果越明显。大面积脑梗塞发病6h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塞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我院心内科2006年12月~2007年3月收治2例以颈痛为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均取得血管再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00例急性心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梗,共62例。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心梗,38例。结果:血管再通率UK组:2小时87.5%2~6小时75%6~12小时63.6%;rt—PA组:2小时83.3%2~6小时81.8%6—12小时60%。结论:1.静脉溶栓治疗AMI已被证实有效。2.愈早开始溶栓治疗,再通率愈高。3.rt—PA作为选择性溶栓药物不引起全身纤维蛋白溶解,因此出血的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3例,A组患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B组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管再通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并发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出血性梗死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均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但Rt—PA溶栓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尿激酶溶栓治疗,较尿激酶溶栓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偏瘫是脑卒中致残的主要表现,大约75%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L1J,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溶栓疗法能有效减轻发病3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损伤。爱通立(rt—PA)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与人体内源性t—PA完全相同的产品。本院神经内科2004年1月-2006年6月应用爱通力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溶栓治疗中各个环节的护理技术配合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观察3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溶栓治疗期间纤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AMI发病后早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下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活性升高;静脉滴注尿激酶均可使t—PA活性升高,而且用药后第1—3天使PAI—1活性升高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以上变化说明溶拴治疗期间血栓与溶栓过程并存。  相似文献   

8.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现今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病症。目前,溶解血栓是治疗这一类疾病的重要手段,当今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包括链激酶(strep tkinase,SK)、尿激酶(Urokinase,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单链尿激酶型血纤溶酶原活剂(SCUPA)、化学修饰的血纤溶酶-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等。  相似文献   

9.
川芎嗪防治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损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欣  吴清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5):404-404,465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过程中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在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或尿激酶静滴溶栓的同时加用川芎嗪注射液。结果 治疗18例中显效12例,有效6例,均未见出血病灶。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疗效显著,费用低廉,便于临床普及。  相似文献   

10.
张勇  牛小媛 《中医药研究》2012,(9):1100-1101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梗死大鼠在不同时间窗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后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出血性转化的内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20只,体重200g~250g,随机分为单纯脑梗死(CI)组、糖尿病(DM)合并cI组、假手术组。各组均在2h和4h给予rt—PA或生理盐水溶栓,溶栓24h后灌注固定取脑,分别行脑组织含水量计算、伊文思蓝(EB)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DM合并CI4h组较单纯CI4h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MMP-9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o.01)。结论DM+CI大鼠3h以内行rt—PA溶栓治疗有效,而3h以外溶栓治疗后脑水肿明显,血脑屏障破坏严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5.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匙羹藤有效成分牛弥菜醇A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牛弥菜醇A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牛弥菜醇A对糖尿病大鼠的作用,给药14 d后,测定体重、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IN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MDA)、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取肝脏测定肝糖原含量;对胰腺做病理切片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并计算胸腺、胰腺、脾脏重指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牛弥菜醇A(高、中剂量组)血糖值明显下降(P<0.01);高、中剂量组大鼠的血清SOD活性和INS水平明显增加(P<0.05),血清MDA含量、TG和TC 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糖原含量明显提高(P<0.05);胸腺、胰腺、脾脏的重量指数明显升高(P<0.01或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牛弥菜醇A各剂量组胰岛β细胞形态、结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牛弥菜醇A降糖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清除自由基、促进肝糖原合成、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天然产物合成途径解析既是本草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也是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石。该文综述了近期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天然合成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的一般策略:即首先通过同位素示踪实验结果和化学反应原理、已分离鉴定的中间产物等信息推测出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然后利用共表达分析和/或基因簇发掘筛选出途径中的候选基因;最后对所有候选基因进行异源表达和酶活性检测确定参与代谢途径的酶,并可在原物种中进行该酶基因的抑制或过表达研究,进一步确认该酶在原物种体内的功能。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将有助于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化合物来源,并可为中草药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功能性分子标记",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动中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