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学说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常用于阐述脏腑的生理病理过程。诸多病证虽然外在表现繁复万千,然究其实质,多是由于内在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发生异常。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医家就有“百病生于气”的认识,东汉张仲景亦有“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的论述,更有近年来兴起的“一气周流”学说,而这均是升降出入辨证在调理气机方面的运用。该文旨在探析升降出入辨证的源流及其在温病诊治中的运用,以进一步认识升降出入辨证在临床诊治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阴阳升降出入学说的运用机体阴阳升降出入学说,是祖国医学临床整体治疗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阴阳包括范围极广,这里主要系指机体内外气血的功能活动。机体必先有其内在物质基础,然后才有其活动能力,这个阴阳互根、内外并重的整体概念,正如《素问·阴阳应象论》所说的:“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就是机体阴阳升降出入的生理、病  相似文献   

3.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升降学说贯穿于祖国医学的各个学科领域中.后世的温病学科也同样具体运用了这一学说.一、升降学说之简述升降学说源于《内经》的气机升降理论.  相似文献   

4.
王旭  郑纪金 《光明中医》2013,(11):2407-2408
目的 升降出入理论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 通过气的生成,气的生理病理等运行规律及升降出入运动的意义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 升降出入学说不仅适用于说明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且对于阐述药物的性能和诊治方法都有其特殊的意义.结论 升降出入学说对于指导临床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安神补脑液治疗神经衰弱18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神补脑液治疗神经衰弱184例江苏省淮阴市中医院(223001)马岳青【关键词】神经衰弱,安神补脑液,中医治疗自1994年以来,我们应用吉林省延边敖东制药厂生产的安神补脑液治疗184例神经衰弱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84例全部为门...  相似文献   

6.
名医汤宗明教授认为,人体无论是脏腑、经络、气血等生理结构还是功能变化,均有机地统一于气机升降出入之中。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均与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有关,调治疾病须重视调理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调畅气机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大法。调畅气机当根据气机失调的不同分类,运用药物的寒热温凉、升降出入之性辨证施治。并以半夏厚朴汤为例,论述汤宗明教授运用该方调畅气机治疗不同系统疾病并取得佳效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7.
王玉保 《光明中医》2011,26(6):1098-1099
气机升降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的根本,升降失调则病变发生,故《内经》云:"气机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息则气力孤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前人有"死生之机,升降而已"的说法。历代医家对此颇为重视,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伤寒论》运用《内经》阴阳、脏象学说,创立了六经证治,既包含着八纲、脏腑辨证,又贯穿了脏腑气机升降的理论。1肺主升降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一升一降,  相似文献   

8.
升降出入理论经过两千余年来历代医家的充实和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加之建国后辨证论治和辨病思想相结合的逐步深入,很多中医工作者将升降学说应用到临床各科疾病的辨治当中,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该理论。下面就近二十年来,升降出入理论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给予综述。  相似文献   

9.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其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关系密切。本研究基于中医古籍文献理论,梳理气机升降在脑病相关疾病中的辨治思路,探讨气机升降学说对于三种临床典型脑病(眩晕、抑郁、中风)的启示和应用,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脑病的病机、创新治疗方法、改善临床疗效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升降出入理论源自于《内经》,应用于《伤寒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疾病就会产生。如升降出入不畅,治疗则宜因势利导,高者因而越之,下者引而竭之,在皮者汗而发之;如升降出入失调,则应逆而调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散者收之,结者散之;如升降出入杂乱,则应诸法并用,或升降并调,或散敛兼顾,或散升同施,或散降共治,或以降求升,或以升求降。治则旨在恢复气机的正常运动,仲景虽未明言升降出入之语,但在六经病证治中处处蕴含升降出入之理。运用气机升降出入理论分析《伤寒论》中的六经证治思想,梳理仲景遣药组方规律,有助于提高临床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