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吴秀稳  杨秀伟 《中草药》2020,51(13):3383-3392
目的研究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的香豆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硅胶、H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反应模型,考察羌活中香豆素类成分对炎症反应模型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结果从羌活甲醇提取物分离得到24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欧前胡素(1)、川白芷素(2)、补骨脂素(3)、香柑内酯(4)、茵陈素(5)、欧芹酚(6)、5-去氢羌活醇(7)、环氧脱水羌活醇(8)、7″-O-甲基异羌活醇(9)、佛手柑素(10)、7-异戊烯氧基-6-甲氧基-香豆素(11)、栓翅芹烯醇(12)、羌活醇(13)、去甲呋喃羽叶芸香素(14)、异羌活醇(15)、蛇床夫内酯(16)、6-异戊烯氧基伞形花内酯(17)、紫花前胡苷元(18)、异虎耳草素(19)、紫花前胡苷(20)、前胡苷V(21)、前胡苷I(22)、印枳苷元-11-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23)、羌活苷(24)。化合物7~10、13和15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生成活性最强,最大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8.50~35.12μmol/L。结论化合物7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7为首次从羌活中分离得到;C-5位上具有多烯烃结构的香豆素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生成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杭白芷正丁醇溶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杭白芷70%乙醇水提取物的正丁醇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杭白芷70%乙醇水溶液提取物的正丁醇溶性部位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水合氧化前胡素(1)、独活属醇(2)、(-)-印枳苷(3)、(2'S,3'R)-3'-羟基印枳苷(4)、仲-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5)、叔-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6)、(2'R,3'S)-3'-羟基紫花前胡苷(7)、花椒毒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8)、腺苷(9)、白当归素(10)、栓翅芹烯醇(11)。结论:杭白芷70%乙醇水提取物的正丁醇溶性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游离香豆素类及其苷。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药对"都梁丸"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都梁丸"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共鉴定了41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香草醛(2),阿魏酸(3),松柏醛(4),花椒毒素(5),佛手酚(6),镰叶芹二醇(7),洋川芎内酯H(8),洋川芎内酯I(9),洋川芎内酯D(10),4-羟基-3-丁基苯酞(11),洋川芎内酯A(12),Z-藁本内酯(13),3-丁烯基苯酞(14),新蛇床内酯(15),欧当归内酯A(16),β-谷甾醇(17),异茴芹内酯(18),邻苯二甲酸正丁酯(19),邻苯二甲酸异丁酯(20),川芎二内酯R1(21),白术内酰胺(22),香柑内酯(23),补骨脂素(24),异氧化前胡内酯(25),珊瑚菜内酯(26),独活属醇(27),牧草栓翅芹酮(28),异白当归脑(29),欧前胡素(30),异欧前胡素(31),别异欧前胡素(32),水合氧化前胡内酯(33),白当归素(34),印枳苷(35),(2'S,3'R)-3'-羟基印枳苷(36),仲-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7),叔-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8),(2'R,3'S)-3'-羟基紫花前胡苷(39),花椒毒酚-8-O-β-D-吡喃葡糖苷(40),腺苷(41)。结论:香豆素以及香豆素类成分应来源于复方中的白芷;藁本内酯类化合物应来源于复方中的川芎。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7,(6)
目的研究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黄皮茎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和药渣的5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反相中压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紫花前胡苷(1)、紫花前胡苷(2)、decurosideⅣ(3)、3,4-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丁香酸葡萄糖苷(5)、2-(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1-O-β-D-吡喃葡萄糖苷(6)、4-羟基-2-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4-羟基-2,6-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4~6、8为首次从黄皮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羌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对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以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羌活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香豆素(1)、5,7-二甲氧基香豆素(2)、紫花前胡内酯(3)、佛手酚(4)、佛手柑内酯(5)、异虎耳草素(6)、比克白芷内酯(7)、(+)-顺式凯林内酯(8)、(-)-反式凯林内酯(9)、茴香酸对羟基苯乙酯(10)、5-甲氧基-8-羟基补骨脂内酯(11)、阿魏酸(12)、异欧前胡素(13)和异补骨脂素(14)。结论化合物2、7~9和11为首次从羌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锦灯笼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锦灯笼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结合ESI-MS,UV,NMR等现代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丁香脂素-O-β-D-双吡喃葡萄糖苷(1),(+)-松脂酚-O-β-D-双吡喃双葡萄糖苷(2),(+)-杜仲树脂酚-O-β-D-双吡喃葡萄糖苷(3),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4),金圣草黄素-7-O-β-D-葡萄糖苷(5),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6),莨菪亭-7-O-β-D-葡萄糖苷(7)和对羟基苯乙醇-(阿魏酸-4-O-β-D-葡萄糖酯)苷(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牡丹种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进一步研究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种子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及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芍药苷(1)、氧化芍药苷(2)、6′-O-β-D-葡萄糖芍药内酯苷(3)、8-去苯甲酰芍药苷(4)、8-debenzoylpaeonidanin(5)、1-O-β-D-glucopyranosylpaeonisuf-frone(6)、1-O-β-D-乙基甘露糖苷(7)、蔗糖(8)、木犀草素(9)、芹菜素(10)、苯甲酸(11)、1-O-β-D-对羟基苯甲酰葡萄糖苷(13)。结论:化合物2,4~6为该种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7和12为首次从芍药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假奓包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宪  张元媛  陈晟  赵敏  张璐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1):1435-1438
目的:对假奓包叶Discocleidion rufescens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首次从假奓包叶的叶中分离了15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蒲公英赛醇(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东莨菪内酯(6),芹菜素(7),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8),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木犀草素(10),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1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2),没食子酸(13),穗花杉双黄酮(14)和肌醇(15)。结论:化合物1,2,8,11,13,15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蒽醌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明党参根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白钢钢  袁斐  毛坤军  李富强  陈建伟  李祥 《中草药》2014,45(12):1673-1676
目的研究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以及LH-20凝胶柱色谱等多种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明党参根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欧前胡素(1)、珊瑚菜内酯(2)、花椒毒酚(3)、5-羟基8-甲氧基补骨脂素(4)、香草酸(5)、别欧前胡素(6)、补骨脂素(7)、佛手柑内酯(8)、5-甲氧基-8-O-β-D-葡萄糖基补骨脂素(9)、异茴芹内酯(10)、咖啡酸(11)、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12)、vaginatin(13)、β-谷甾醇(14)、琥珀酸(15)。结论化合物6~13为首次从党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2020,(7)
目的研究万寿竹Disporum cantoni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离子交换色谱、中压MCI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型和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质谱、核磁等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万寿竹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6-α-L-(4′-O-乙酰基)-吡喃鼠李糖氧基-2-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酯(1)、4′,7-二羟基黄酮(2)、巴马汀(3)、异紫花前胡苷(4)、4′-O-β-D-葡萄糖基-5-O-甲维阿斯米醇(5)、紫花前胡苷元(6)、2-氨基吡啶(7)、远志寡糖酯A(8)、新野樱苷(9)、2″-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10)、宝藿苷Ⅰ(11)。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化合物,命名为万寿竹酯苷;化合物2~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阔带凤丫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包括10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是(3S)-蕨苷D(1),表蕨素L(2),蕨素D(3),金粉蕨亭(4),蕨素Z(5),onitisin(6),onitisin-glucopyranoside(7),onitin-15-O-β-D-glucopyranoside(8),(2S,3R)-pterosin-L-2’-O-β-D-glucopyrano-side(9),(3R)-peterosin D-3-O-β-D-glucopyranoside(10),其他化合物分别是尿嘧啶(uracil,11),3,4-二羟基苯甲醛(3,4-di-hydroxybenzaldehyde,12),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2-furancarboxaldehyde,13),β-谷甾醇(β-sitosterol,14),胡萝卜苷(dau-costerol,15)。结论:以上1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阔带凤丫蕨中分离得到,其中9个化合物首次从凤丫蕨属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慈竹茹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和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慈竹茹Sinocalamusafinis茎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借助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为(+)-(1S,2R)-1,2-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3-丙二醇(1),苏式-愈创木基甘油-β-O-4’-松柏基醚(2),赤式-愈创木基甘油-β-O-4’-松柏基醚(3),(+)-(7S,8R,8’R)-5’-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4),(+)-(7S,8R,8’R)-5,5’-二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5),(±)-秃毛冬青素Ⅰ(6),(-)-丁香树脂酚(7),(-)-杜仲树脂酚(8),(-)-(8R,8R’)-4,4’-二羟基-3,3’,5,5’-四甲氧基木脂烷-9,9’-二醇(9),(-)-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9,9’-缩丙酮(10),(+)-珍珠花树环木脂醇(11),2,6-二甲氧基吡喃-4-酮(12),β-谷甾醇(13),4-羟基桂皮酸(14)和2,6-二甲氧基对苯醌(15)。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慈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桫椤Cyathea spinulosa Wal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桫椤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4-烯-3,6-二酮(1)、豆甾-3,6-二酮(2)、麦角甾醇(3)、原儿茶醛(4)、1-O-β-D-glucopyranosyl-(2S,3R,4E,8Z)-2-[(2-hydroxyoctade-canoyl)amido]-4,8-octadecadiene-1,3-diol(5)、(2S,3S,4R)-2-[(2'R)-2'-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结论: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中华雪胆化学成分研究(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中华雪胆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UV,IR,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华雪胆中分到8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23,24-二氢葫芦素B(1),23,24-二氢葫芦素F-25-乙酸酯(2),葫芦素F(3),3-O-(6’-乙酯)-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齐墩果酸-3-O-(6’-甲酯)-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苷(5),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6),3-O-(6’-甲酯)-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7),3-O-(6’-甲酯)-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除化合物2外,其余化合物均是首次从中华雪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诺丽果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其伟  吴培云  梁益敏  项晨  杜子伟  王刚 《中成药》2012,34(9):1729-1733
目的研究诺丽果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乌苏酸(2)、莨菪亭(3)、邻苯二甲酸二甲酯(4)、4-epi-dunnisinin(5)、(24S)-ergost-7-en-3β-ol(6)、19-羟基-乌苏酸(7)、胡萝卜苷(8)、丁二酸(9)、1-O-(3’-methylbut-3’-enyl)-β-D-glucopyranose(10)、borreriagenin(11)、3-methylbut-3-enyl-6-O-β-D-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12)。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许雪  张远琪  徐静雯  何祥久  王宜海 《中草药》2020,51(6):1476-1480
目的研究桑椹Mori Fructus醇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法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桑椹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桑脂素苷(1)、(7R,8S)-4,7,9,9′-tetra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9′-O-β-D-glucopyranoside(2)、2-苯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1′-O-苯乙基-β-D-呋喃芹菜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4)、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5)、过氧麦角甾醇(6)、(24R)-6β-hydroxy-24-ethyl-cholest-4-en-3-one(7)、(22E)-5α,8α-epidioxy-24-methyl-cholesta-6,9(11),22-trien-3β-ol(8)、trans-(S)-(+)-脱落酸(9)、cis-(S)-(+)-脱落酸(10)、(S)-(+)-1-甲基-脱落-6-酸(11)、菜豆酸(12)。结论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2、7~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白桑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陈城城  杨森桥  张树军 《中成药》2012,34(6):1126-1131
目的研究白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白桑叶中分离得到1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茄尼醇(2)、(6S,9R)-6-羟基-3-氧代-α-紫罗兰醇-9-O-β-D-葡萄糖苷(3)、5α,6α-环氧-β-紫罗兰酮-3-O-β-D-葡萄糖苷(4)、5,5’-二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4-O-β-D-葡萄糖苷(5)、腺苷(6)、3β-羟基-5α,6α-环氧-β-紫罗兰醇-2α-O-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槐糖苷(8)、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9)、东莨菪苷(10)、icariside B(1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2)、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3)、东莨菪内酯(1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5)、马栗树皮素-7-O-β-D-葡萄糖苷(16)、左旋丁香树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17)。结论化合物2、4、5、6、7、8、9、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翻白叶树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对翻白叶树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溶剂萃取、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开放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金色酰胺醇酯(asperglaucide,1),2-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呋喃芹菜糖基-(1→6)-O-β-D-葡萄糖苷[2-methoxy-4-hydroxyphenol-1-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2],5,5’-二甲氧基-9-β-D-木糖基-(-)-异落叶松脂素[5,5’-dimethoxy-9-β-D-xylopyranosyl-(-)-isolariciresinol,3],(-)-表儿茶素[(-)-epicatechin,4],圣草酚(eriodictyol,5),花旗松素(taxifolin,6),3β-羟基-12-烯-28-乌苏酸(3β-hydroxy-12-en-28-ursolic acid,7),2β,3β-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β,3β-dihydroxy-12-en-28oleanolic acid,8),槲皮素(quercetin,9),豆甾-4-烯-3-酮(cholest-4-en-3-one,10)。结论:化合物1~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贯叶金丝桃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测定化合物对基因重组人PTP1B的抑制率。结果:从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D-甘露醇(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7E,6R,9S)-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3),(6S,9R)-roseoside(4),2,6-dim-ethoxy-4-hydroquinone-1-O-β-D-glucopyranoside(5),2,6-dimethoxy-4-hydroxybenzyl alcohol 1-O-β-D-glucopyranoside(6),syringate4-O-β-glucopyranoside(7),金丝桃素(8),skyrin-6-O-β-D-glucopyranoside(9),(R)-3,4-二羟基-苯甲酸-1’-丙三醇酯(10)。在2μmol.L-1时,化合物9对基因重组人PTP1B的抑制率为96.4%,IC50为2.5μmol.L-1。结论:化合物10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7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从该植物中首次得到。体外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8具有显著的PTP1B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欧洲凤尾蕨Pteris cretica中蕨素类化学成分。方法结合蕨素UV特征吸收及MSn裂解规律,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C18半制备柱等多种柱色谱进行蕨素类成分目标分离纯化,并应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欧洲凤尾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C14蕨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蕨素T(1)、(2S,3S)-蕨素C 3-O-β-D-葡萄糖苷(2)、(2R,3S)-蕨素C 3-O-β-D-葡萄糖苷(3)、(2S)-蕨素B 14-O-β-葡萄糖苷(4)、6-(1,2-二羟乙基)-2,5,7-三甲基-1-茚-1(5)、(2R,3S)-蕨素C(6)、(2S,3S)-蕨素C(7)、(2S)-蕨素P(8)、(2R,3S)-蕨素S(9)、(2S,3S)-蕨素S(10)、(2R,3S)-蕨素Q(11)、(2S,3S)-蕨素Q(12)、(2S,3S)-蕨素C 14-O-β-D-葡萄糖苷(13)、(2R,3S)-蕨素C 14-O-β-D-葡萄糖苷(14)、(2S,3S)-蕨素S 14-O-β-D-葡萄糖苷(15)、脱氢蕨素B(16)、(2R,3S)-蕨素Q 3-O-β-D-葡萄糖苷(17)、(2S,3S)-蕨素Q3-O-β-D-葡萄糖苷(18)、(2S,3S)-蕨素T14-O-β-D-葡萄糖苷(19)。结论化合物2~5、10、11、14~19为首次从欧洲凤尾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