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厥阴病的概念经方的厥阴病 ,是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阴性证 ,与少阳病相对在《伤寒论》称为厥阴病。人们对厥阴病争议最多 ,而对厥阴病的提纲更是争论的焦点。《伤寒论》第 32 6条 :“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热 ,饥而不欲食 ,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消渴为热证 ,厥阴病  相似文献   

2.
一、何谓厥阴病:厥阴病就是病人患病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寒热错杂,阴阳混淆的证候群。例如326条厥阴病的提纲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就充分的指出上热下寒的错杂病情。所以舒氏云:“此条上撞心疼热者,热甚也,心中疼热,阳热在上也,饥而不欲食者,阴寒在胃也,……此证上热下寒,若因上热误下,上热未必即去,而下寒必更加甚,故利不止”。又张氏  相似文献   

3.
第一节厥阴病的定义伤寒论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第326条)这条,过去有些医家认为是厥阴病的提纲,但也有表示怀疑的。对厥阴病的定义,有很多  相似文献   

4.
乌梅丸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花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系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文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之,利不止。”厥阴包括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并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相表里。肝居于胁,其经脉络胆,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心包为心之外围,心包之火以三焦为通路,可达于下焦,使肾水温暖以涵养肝脏。这样则上焦清和,下焦温暖,以促进肝脏机能活动,保持人体健康。病邪侵及厥阴,则肝失条达,心包亦受影响,病情较为复杂。邪从寒化,可见巅顶痛,干…  相似文献   

5.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伤寒,脉微而厥,……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厥阴肝经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木能疏土,参与消化,病入厥阴则木火上炎,疏泄失常,因而发生上热下寒的胃肠证候,厥阴经脉挟胃贯膈,肝经气火循经上扰,所以心中疼热,嘈杂似饥.在临床上凡遇到肝木横逆,犯胃乘脾所致寒热错杂之证均可用乌梅丸治疗.笔者用本方治疗胃痛、便秘、泄泻、腹痛均获良效,现将治验举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仲景在《伤寒论》中所设之乌梅丸,乃为治疗厥阴病之主方,笔者据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脉证并治》的条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痢不止”,而在临证中,抓其主症,大胆应用乌梅丸。效果满意,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厥阴病辨证纲要目:"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第一个讲述的就是消渴.消渴应该是既口渴又能饮水,而且饮后即消,又会口渴.而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中也有口渴多饮,因此感觉二者似有关联.后世医家不敢将此消渴与糖尿病相联系多半是因为糖尿病多食易饥,而厥阴病条文中有饥而不欲食,笔者认为这太绝对化.  相似文献   

8.
一、乌梅丸治久利乌梅丸系《伤寒论》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善治蚘厥证与厥阴久利。《伤寒论》第326条载:“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又338条云:“……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  相似文献   

9.
厥阴篇一、厥阴病大旨厥阴一篇夙散佚。叔和补阙四条掇。即厥阴病起首四条也。“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为第一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为第二条。“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为第三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为第四条。此四条中,后三条均是无关紧要之文。第一条乌梅丸证,虽属厥阴正病,亦缓而非急,殊与厥阴病至深至急之意不侔。或谓厥阴者,阴证之极,至深而至急者也。其文虽缺,以意推之,四肢厥逆,烦躁吐利,脉微欲绝者,固不竢言。如少阴篇所收吴茱萸汤、通脉四逆汤证是也。而今厥阴云云四章,无一及此者,其非仲景之旧可知也。《玉函经》才举此四  相似文献   

10.
正"厥"的定义:《伤寒论》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分析原文:"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是其病机。"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是其主症。从《伤寒论》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可知,厥阴病的临床表现有:(1)消渴;(2)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3)下(之)利不止。《伤寒论》340条:"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