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肾I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干预及对P27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肾I号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周期蛋白P27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单侧肾切除合并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0)、模型对照组(M)、糖肾I号组(TS)、洛汀新组(B)、糖洛合组(TS+B),共5组,各10只。模型成功后给予不同的干预,共8周,末次给药12小时后,采集尿液、血液标本检测,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各组大鼠的肾重、肾脏肥大指数、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及P27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肾工号治疗组肾重、肾脏肥大指数明显下降,血清Scr、BUN显著降低,P27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洛汀新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比较,以糖洛合组疗效最好。结论:糖肾工号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下调P27的表达抑制肾脏肥大,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与洛汀新合用在改善肾功能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肾Ⅰ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周期蛋白(PCNA)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单侧肾切除合并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模型组(M)、糖肾Ⅰ号组(TS)、洛汀新即盐酸贝那普利组(B)、糖洛合组(TS+B)各10只。模型成功后给予不同的干预,连续给药8周,末次给药12小时后,采集尿液、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摘取右肾,计算肾脏肥大指数(KHI);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肾组织蛋白PC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肾Ⅰ号组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P0.01),肾脏肥大指数下降(P0.05),血清Scr、BUN显著降低(P0.01),PCNA表达明显下调(P0.01);各治疗组间比较,以糖洛合组疗效最好。结论:糖肾Ⅰ号具有确切的肾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下调PCNA的表达,抑制肾脏肥大,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与洛汀新合用在改善肾功能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肾Ⅰ号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周期蛋白P27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单侧肾切除合并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模型对照组(M)、糖肾Ⅰ号组(TS)、洛汀新组(B)、糖洛合组(TS+B),共5组,各10只。模型成功后给予不同的干预,共8周,末次给药12小时后,采集尿液、血液标本检测,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各组大鼠的肾重、肾脏肥大指数、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及P27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肾Ⅰ号治疗组肾重、肾脏肥大指数明显下降,血清Scr、BUN显著降低,P27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洛汀新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比较,以糖洛合组疗效最好。结论:糖肾Ⅰ号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下调P27的表达抑制肾脏肥大,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与洛汀新合用在改善肾功能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肾Ⅰ号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疗效。方法:通过单侧肾切除合并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模型对照组(M)、糖肾Ⅰ号组(TS)、洛汀新组(B),每组10只。模型成功后给予不同的干预共8周,末次给药12h后,采集尿液、血液标本,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肾重、肾重指数、血糖、肾功(Scr、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肾Ⅰ号治疗组肾重、血糖明显下降(P〈0.01),血清Scr、BUN显著降低(P〈0.01)。与洛汀新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糖肾Ⅰ号可改善DN大鼠的营养状况,增加其体重,抑制肾脏肥大,降低血糖,改善肾功能,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糖肾平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连蛋白(FN)表达活性的影响,探讨糖肾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机理。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四组(每组15只),分别设定为正常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糖尿病肾病+贝那普利组、糖尿病肾病+贝那普利+糖肾平组。各给与相应处理,糖肾平组给喂服糖肾平方,治疗6周,处死大鼠,取出取左侧肾脏,免疫组化测定肾脏组织TGF-β1和FN的表达活性。比较治疗前后各组TGF-β1和FN的表达活性。结果:TGF-β1在正常对照组主要在肾小管细胞浆中表达,而肾小球系膜区表达较少;在糖尿病肾病模型组,TGF-β1表达明显增加(P〈0.01);在糖肾平联合贝那普利组上述明显增加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5)。正常对照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管基底膜有少量FN表达;在糖尿病肾病模型组,这些成分表达明显增加(P〈0.01)。在糖肾平联合贝那普利组上述明显增加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糖肾平能够抑制TGF-β1、FN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益气养阴活血法组方的“益肾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中药煎液灌服DN模型大鼠,生化检测实验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血脂、血糖;Leica Qwin P1us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肾小球直径;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TGF-81表达。结果:该方能够降低实验大鼠24h尿蛋白、Scr、BUN、升高ALB,减少肾小球直径及肾重,改善肾脏病理、降低肾组织TGF-131表达,治疗组无论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以高剂量组明显(P〈0.01)。结论:益肾活血方可能通过影响DN大鼠肾组织中TGF-131的表达,而改善上述生化指标,减轻肾脏病理损害,且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鱼腥草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鱼腥草组、黄芪组、鱼腥草与黄芪联用组和洛汀新组,另设正常组;各组动物灌胃治疗8周后,检测肾重/体重比值、肾小球面积,测定24h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和肌酐清除率,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蛋白表达。结果:鱼腥草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24h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肌酐清除率(P〈0.05);在肾脏,其可抑制肾小球的肥大、减少TGF-β1的表达、增加HGF的表达(P〈0.05),与黄芪组、鱼腥草与黄芪联用组、洛汀新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黄芪、洛汀新比较,鱼腥草对糖尿病肾脏组织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肾脏中TGF-β1表达,增加H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表达及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N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葛根素治疗组(DP组)。葛根素处理10周后,测定血糖、尿白蛋白、肾小球基底膜厚度(GBMT)和肾脏肥大指数,以光镜和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用荧光显微镜曝光时间法测定肾组织AGEs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肾脏肥大指数、GBM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葛根素处理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葛根素治疗组的肾组织AGEs荧光曝光时间较糖尿病模型组延长(P〈0.05),肾组织TGF-β1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1),并且肾脏病理改变也有所改善。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AGEs含量及TGF—β1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葛根素可以减少其肾组织AGEs含量,下调TGF—β1的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糖肾康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体重、肾脏肥大指数、肾组织p27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该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及其作用机理。结果:①在抑制肾脏肥大方面,糖肾康组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②糖肾康组、依那普利组均能抑制肾组织p27蛋白含量的影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药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nephrin的影响,探讨肾特灵加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建立大鼠肾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泼尼松组、肾特灵加泼尼松组(综合组)各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检测用药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胆固醇(Ch01)、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nephrin。结果:给药后,在同一时间点泼尼松组、综合组24h尿蛋白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综合组尿蛋白定量、Alb、Chol、Scr、BUN均较泼尼松组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ephrin下调70%、泼尼松组nephrin下调38%、肾特灵加泼尼松组nephrin下调22%。结论:nephrin的表达减少是大量蛋白尿的主要原因;肾特灵加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之一是提高肾小球细胞nephrin的表达,其治疗作用优于单纯使用泼尼松、  相似文献   

11.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2.
“合谷”、“三阴交”下胎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睿  李惠  张鸥 《天津中医药》2009,26(1):41-42
针灸下胎在中医古籍中记载丰富,其中"合谷"、"三阴交"使用频率位列第-.补"合谷"、泻"三阴交,,的下胎机制有三:1)泻"三阴交"泻肝之阴血,补"合谷"可补气,使妇女机体处于气旺血衰的状态,不利于胎元生长导致下胎.2)泻"三阴交"使冲任失调,胎失所养;补"合谷"行气而导胎下行,而至下胎.3)泻"三阴交"使肝、脾、肾3脏功能失调,胎元不固;补"合谷"可补肺,肺主气降,气降太过终至下胎.  相似文献   

13.
通过辨析 ,认为易学中的易不能与占筮混同 ,“医易同源”中的“源”不是巫术 ,“医源于易”之“易”不是《易经》 ,医易关系的“医”专指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几几”辨正@贾延利$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相似文献   

15.
利用异文关系,结合具体语境,对古医籍中的常见词"循循"、"翕翕"进行辨析,归纳出这两个词皆有多种涵义,对其理解不可拘于习见之义.  相似文献   

16.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7.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19.
辨"丁"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之“丁”字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其字形音义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加以考证,展示其意义丰富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试论通法     
王昆文 《国医论坛》2002,17(5):11-12
何谓通法 ?凡是能通过正确的辨证施治 ,达到使人体五脏元真通畅 ,气机升降复常 ,气血调和敷布 ,邪气散解 ,积滞化除者 ,皆可谓之。它是一个融汇贯穿于八法之中的 ,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指导性的法则。应该说 ,它高于八法 ,八法都应当体现出“通”的共性。如果八法不能体现出“通”的共性 ,那他就失去了其治疗的意义。《易》云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自然界 ,流通是永恒的 ,人的生命亦然。对人之疾病的治疗 ,同样也应该贯彻这一基本精神。不论何种具体的治疗方法 ,其目的都只有一个 ,那就是促进、维护或修复这一流通的过程 ,使五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