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临床资料35例患者均为本院针灸科2009—06~2012—08门诊病人,男15例,女20例;年龄最小2l岁,最大89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1年;胃肠道术后lO例、造影剂使用后7例、气胸后1例、尿毒症4例、脑血管病9例、肿瘤4例。对于青光眼、高血压控制不佳、癫痫等患者则不宜使用哌甲酯者,不纳入病例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耳穴揿针疗法联合“老十针”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中风病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32例、西药组31例、观察组33例。常规针刺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西药组采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耳穴阳性点揿针疗法联合“老十针”针刺疗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呃逆症状评分、王氏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呃逆症状评分低于其他两组,且常规针刺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精神、睡眠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其他两组,且常规针刺组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及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32/33),优于常规针刺组的75.00%(24/32)及西药组的54.84%(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阳性点揿针疗法联合“老十针”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鼻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松涛  徐毅 《针刺研究》1998,23(3):218-219
临床资料共收治60例,均为顽固性呃逆病人,其中门诊26例,住院病人34例;纳入标准:①持续或间歇性呢逆24小时以上;②经其它方法治疗无效;③手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随机分为鼻针组和体针组,两组各30例。其中具体资料列表如下:治疗方法鼻针组:治则:宽胸理气、平胃降逆。取穴:胸点。定位:眉棱骨之下方,目窝内上交点处(鼻穴)。方法:常规消毒,32号1寸毫针,直立以轻缓手法,快速捻转刺入皮下,然后向下斜刺,待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隔10分钟轻缓捻转行针1次,每日1次,重者2次;体针组:治则:和中解郁,利隔降逆。取穴:隔俞、内…  相似文献   

4.
呃逆,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中医则认为胃气上逆动膈而引起胃失和降所致。呃逆呈连续状态,严重者昼夜不停,持续数日或有间歇性发作数月者甚至数年者称为顽固性呃逆,多影响患者生活、加重原来的疾病。笔者通过针药结合的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1],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该病有持续发作或偶然发作,有单纯性的呃逆,也有与其它疾病并发出现的。呃逆频繁或持续48小时以上,常称为顽固性呃逆,而日常采用惊吓法以转移注意力、压迫眼球刺激迷走神经法等,对于顽固性呃逆通常无效,且对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有一定风险,应针对不同个体,不同病因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以来门诊和住院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衡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平衡针针刺胃痛穴或(和)腹痛穴治疗3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观察其疗效。结果 3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平衡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简便廉效,适宜在急诊及门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付俊华 《四川中医》2013,(11):138-139
目的:观察针刺攒竹穴、内关穴、列缺穴结合膻中穴闪罐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攒竹穴、内关穴、列缺穴配合膻中穴闪罐治疗顽固性呃逆25例。结果:25例患者,治愈12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针刺攒竹穴、内关穴、列缺穴结合膻中穴闪罐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顽固性呃逆(IH)是临床常见病,长时间的频繁呃逆,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呼吸、语言、睡眠,使患者身体和精神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严重者甚至出现全身衰竭~([1])。笔者运用针刺、吴茱萸汤合多塞平治疗顽固性呃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8例均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武汉市武昌  相似文献   

9.
“老十针”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以"老十针"为主,配合调神及走罐法,观察其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FD患者67例,随机分入治疗组34例,以"老十针"合调神法配合走罐治疗;药物对照组33例,口服吗丁啉为主。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在精神疲乏、四肢无力、胃纳减少、咽部梗阻感、烦躁易急、失眠多梦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十针"为主合调神法配合走罐治疗FD疗效优于药物。  相似文献   

10.
膻中穴埋针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呃逆 ,现代医学统称为“膈肌痉挛” ,临床上以气逆上冲 ,喉间呃呃连声 ,声短而频 ,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如偶然发作者 ,不治自愈。但对发作不止 ,连续呃逆数天的患者 ,一般治疗往往难以奏效。笔者近年来采用膻中穴埋针治疗祛病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病程在 3天以上 ,经其它治疗无效者。 2 0例患者中 ,最小 1 3岁 ,最大 30岁 ;其中男性患者 1 2例 ,女性 8例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2 0天 ,病程 3天者 4例 ,4~ 1 0天者 1 2例 ,1 0天以上者 4例。2 治法2 .1 取穴 膻中穴 (前正中线 ,平第四肋间隙处 )。2 .2 埋…  相似文献   

11.
呃逆,古称为"哕",俗称打嗝.其病情较重,超过48小时或对某些治疗无效者,称顽固性呃逆.对此,笔者通过针刺、穴位注射及内服中药治疗本病61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09年6月~2012年8月,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经临床确诊为顽固性呃逆10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男36例,女25例;年龄15~74岁,平均42.2±13.27岁;病程2天~3个月,平均12.8±4.9天.对照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13~78岁,平均40.1±14.7岁;病程2天~6个月,平均13.5±5.3天.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针刺不同留针时间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包飞  梁中  王凤琴 《中国针灸》2003,23(1):10-18
目的:探讨留针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85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延长留针时间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8.9%(其中虚证治愈率为85.3%),对照组治愈率为65.0%(其中虚证治愈率为53.3%)。经X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延长留针时间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高。对于虚证患者,留针时间长、病程短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留针时间及病程长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与中药辨证相结合治疗呃逆的疗效。方法:80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运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中药辨证治疗。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2.50%、90.00%和32.50%、7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40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针刺和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8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口服雷尼替丁10mg TID。治疗1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28.9%,P<0.01,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顽固性呃逆常可见于脑血管病的过程中,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升高,本病在临床上也更为常见,本病一般治疗较为困难,若治疗不当可能加重病情~([1])。笔者通过对临床上常用的针对本病的治疗方法的总结分析,结合前期杵针疗法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总结出背俞穴配合膀胱经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方案,在临床上已初步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鼻针治疗顽固性呃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侯文凤 《中国针灸》1999,19(3):139-139
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鼻针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8例,女4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个月。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鼻部后,用32号0.5寸毫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头针强刺激联合口服呃逆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口服呃逆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头针胃区和胸腔区,进行强刺激;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以及症状频率评分。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痊愈率为42%,愈显率为66%,总有效率为78%;对照组痊愈率为24%,愈显率为40%,总有效率为68%,两组痊愈率与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痊愈率为68%,愈显率为78%,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痊愈率为40%,愈显率为60%,总有效率为74%,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和2个疗程后,治疗组呃逆症状频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为2~5 h,对照组起效时间5~8 h。结论头针强刺激治疗顽固性呃逆总有效率与电针治疗无明显差异,但痊愈率明显优于电针治疗,起效快,可以减少呃逆次数,缓解呃逆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19.
冯胜奎 《新中医》2012,(4):82-84
目的:观察针刺“止呃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顽固性呃逆患者24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膈神经阻滞组各12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左侧“止呃穴”治疗,膈神经阻滞组予1%~2%普鲁卡因行膈神经阻滞术治疗。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针刺组为97.50%,膈神经阻滞组为80.83%。2组呃逆治愈、好转所用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止呃穴”治疗顽固性呃逆操作简单、疗效明显,能够快速改善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光明中医》2021,36(6)
目的 探究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均为顽固性呃逆患者,对其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针刺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和78.00%,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 对顽固性呃逆患者应用针刺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