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方验案2则     
1 大承气汤治胁痛张某,男,50岁。1988年5月6日诊。患“肝病”4年,右胁下疼痛月余,经县医院确诊肝硬化。用西药治疗疼痛未缓,近日疼痛加重,肝大胁下5cm,拒按。面色晦暗,精神疲惫,大便5日未解,口有臭味,舌质  相似文献   

2.
自拟抑癌汤治疗肝癌1例黑龙江中医学院吴忠富,王秀洁黑龙江省青年农场职工医院张碧娟张久成,男,56岁、工人。1993年5月初诊。自述因情志不畅,感觉两胁不舒,有时右胁痛,周身乏力,食欲减退。查面色暗、无黄染,肝大右肋弓下Icm,质中等硬度,触痛(+)舌...  相似文献   

3.
症瘕1例治验     
<正> 周某,男,54岁,矿工。1978年8月就诊。两年前由于情志不舒,致使右侧胁下疼痛,饮食减少,在某医院治疗好转。去年仲夏胁痛加剧,腹胀、纳差、口苦、倦怠,在市某医院诊为肝硬化。经治数月,其效欠佳,日趋消瘦,大便始结,且发现右胁下有一核桃大小之肿块。同年5月经西安某医院同位素扫描为肝占位性病变。因籍居河南孟津,故返洛治疗。就诊时患者精神不佳,形体消瘦,面色晦黄,白睛黄染,舌质绛,胁下刺痛,大便秘结,  相似文献   

4.
胁痛 ,乃肝病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灵枢·五邪》篇云 :“邪在肝 ,则两胁作痛。”盖肝居胁下 ,其经脉布于两胁 ,胆附于肝 ,其脉循于胁 ,故胁痛之症 ,多责之于肝胆。肝病胁痛 ,亦称肝痛 ,在“慢肝”、“乙肝”之类的肝病中 ,表现极为明显。患有肝病者 ,一日出现胁痛 ,思想上紧张  相似文献   

5.
经方治验3则     
于荣 《新中医》2002,34(5):61-61
1 解郁清热疗胁痛 柴某,女,49岁,1992年10月2日入院。患者自述近几年来常出现右胁疼痛,自服茴香、香椽茶,胁痛缓解。3天前因与邻里争吵,晚上即出现胁痛,又服茴香茶,症稍减。次日胁痛加剧,纳食不进,伴恶心、烦躁。入院时右胁疼痛,拒按,恶心,发热,T38.2℃,舌淡、苔薄黄,脉弦滑,右上腹胆囊区压痛,大便2天未行。血:WBC 11.2 ×109/L,N0.84,L0.16。B超显示胆囊7.2cm ×3.4cm壁厚毛糙。证  相似文献   

6.
王××,女,55岁。79年患黄疸病月余治愈。81年春,过劳则右胁下痛,数月后,右胁下成硬块,行动、睡卧皆痛。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住院治疗月余未效。中秋节抬来我院门诊。形体羸瘦,精神困乏,面色黯黄,肌肤干燥,肝大左胁下四公分,痛而拒按,腹胀大,青筋显露,不思饮食,二便正常,舌质紫黯有瘀点,无苔,脉沉滑。证属血瘀肝积。  相似文献   

7.
肝痈治验     
病史摘要:王××,男,55岁,农民,扬中县人。1979年7月中旬,以胁痛、发热住当地医院,经用抗菌素及中药治疗,病情未能控制,体重明显下降。乃于23日至常州某医院查治,血检:白细胞15400/立方毫米,中性84%,淋巴16%。超声波检查:肝肋下4厘米,第九肋间见液性平段2厘米。同位素扫描:肝右下叶占位性病变。同时曾作肝穿刺,抽出少许脓液。确诊为肝脓疡。建议住院手术治疗,因患者慑予手术,且有实际困难,遂于8月6日转来我院门诊医治。处理经过:患者面色晦滞,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食纳极差,发热两旬有余(体温38.6℃),日轻夜重,右胁疼痛拒按,动则更  相似文献   

8.
积聚1例治验     
患者王琪,女性,73岁,两胁下硬满刺痛难忍5月,前来就医。详问病史,患慢性肝炎10年。1998年8月因患右肘关节结核,在某医院行手术治疗。次日即感两胁呈持续性针刺样疼痛,痛处固定,其痛难忍,两胁及胃脘部硬满伴心烦易怒、口干不思饮,纳呆少食乏力,大便干燥,近期疼痛日益加重,必服吗啡稍能缓解,1小时后疼痛又发。疗诊:患者面色黧黑无华,口唇紫暗,舌质淡,有多块瘀斑,脉弦涩,两胁下按之硬,明显触痛。 此病例在现代医学属肝硬化一类难治之症,运用祖国医学理论辨证,根据患者胁下坚硬成块,固定  相似文献   

9.
胁痛是临床常见的一个自觉症状,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景岳全书·杂证谟·胁痛》曰:"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  相似文献   

10.
郑勇 《吉林中医药》2003,23(8):31-31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范畴。《灵枢·五邪篇》“邪在肝 ,则两胁中痛”。《素问·缪刺论篇》云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 ,令人胁痛不得息”。其病因病机与肝胆气机郁结 ,湿热阻滞 ,瘀血停着 ,肝阴不足 ,经络失养有关。除胁痛外 ,常扪及右胁下胆囊区有压痛或明显胁痛加重。其诱因常为情志不畅 ,饮食不节所致。在临床实践中 ,凡经B型声波检查证实为慢性胆囊炎患者 ,笔者均以疏肝利胆 ,化瘀止痛 ,兼以消导和胃 ,清利排石等法选方用药 ,疗效满意。举例如下 :王某 ,男 ,4 0岁 ,1996年 8月中旬来诊 ,自述反复右胁下绞痛两年余 ,近日恶心呕吐 ,纳差 ,…  相似文献   

11.
正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早在《内经》已有记载,并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主要由于肝胆病变所致。如《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素问·繆刺论篇》曰:"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笔者近年来自拟肝康2号方治疗肝胆湿热型胁痛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肝居胁下,其经脉分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亦  相似文献   

12.
1胁痛李某,女,35岁,2004年5月就诊。患者自诉近两月来,两胁胀闷疼痛,不欲饮食,伴有胃胀、恶心、口苦、胸闷等症,每于生气后加重。曾去某医院检查,肝功化验正常。服用西药疗效不佳,遂转请中医治疗。屡服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品;胸闷、胃胀等症有所减轻,而两胁疼痛,终不能愈。余观  相似文献   

13.
活络效灵丹是《医学衷中参西录》用于治疗血瘀阻络的方剂.笔者在临床中以此方为基础治疗多种痛证,效果满意.举例如下.1 胁痛 尹某,男,57岁,退休工人.因右胁疼痛、巩膜黄染半年于1995年1月7日就诊.患者于半年前出现右胁疼痛,难以忍受,继则身黄、目黄、小便黄.曾住我市某医院,经B超检查诊为胆囊炎、胆石症.经住院治疗胁痛减轻,但黄疸未退而出院.出院后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胁痛更甚,黄疸加深.就诊时患者右胁疼痛,以钝痛为主,夜间为甚,胁肋胀满,牵引肩背,呕恶不适,无恶寒发热,无泛酸打呃,大便溏,小便黄,面色暗黑,肌肤发黄,巩膜黄染,舌质暗红,舌边瘀点,舌苔黄白相兼而腻,脉濡数.辨证为瘀血阻络,肝胆湿热.以活络效灵丹加清肝利胆药.药用当归12g,丹参20g,乳香6g,没药6g,茵陈20g,金钱草30g,郁金15g,猪苓15g,泽泻20g,车前子20g(布包煎),广木香15g,白蔻仁10g(另包后下),半枝莲30g.服药5剂,复诊时胁痛大减,黄疸渐退,饮食增加,腻苔变薄.守方加党参30g.再服5剂,胁痛已无,黄疸基本消退.此后以健脾除湿、利胆退黄之法随证加减,调理1月而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4.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内经》认为本证主要与肝胆病变有关。如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民病左胠胁痛……病本于肝”。后世医家又以肝脉布胁,胆脉循胁,肾脉贯肝膈为据,主张胁痛与肝、胆、肾经有关。病机多为肝郁气滞、湿热内郁、外伤血瘀、久病肝肾阴亏致肝络不和,疏泄不利、气滞血瘀或络脉失养引起胁肋作痛。然肝主藏血,其气从左  相似文献   

15.
<正> 张某,男,42岁。1983年3月中旬,因家务琐事,屡受刺激,复上山打柴,热渴过甚,回家冲服生鸡蛋汤一碗,即发喘咳。曾经某院以“哮喘”、“肺气肿”论治,服西药效果不显,遂来中医门诊就诊。6月20日初诊:患者自觉脘部发热,有气从两胁上冲至胸,胸中烦热,喘咳气粗,张口抬肩,两目圆睁,昏花不明,甚则跪爬喘咳,周身汗出,口吐清涎,痛苦莫可名状。得矢气或觉气从两胁下降,喘咳方可暂平。如此日五、六发,发过则周身乏困。口吐清水,不思饮食,头痛头晕,骨热汗出,腰痛。面色晦暗,苔白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肝炎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则是由慢性肝炎发展而来,临床以倦怠乏力,腹胀便溏,食少呕恶,胁痛,或面色晦暗,胁下癥块等为主证,至肝硬化腹水阶段则表现为腹胀大,尿少,消瘦等症,应属中医学"胁痛"、"积聚"、"癥瘕"、"臌胀"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病史简介秦姓,女,30岁.门诊号:11028.1964年3月27日初诊.两小腿复发皮下结节性红斑,伴有低热,肢节酸已近1年,肝肿大已2年.20岁时,小腿初现红斑,未经治疗而红斑消失,11年未发.至1963年3月,于喉间结节肿痛之后,两小腿复发结节红斑,分批散布于两膝以下胫侧面,手足掌背偶见一二个.发作前有头晕胀等症.患处先痛后肿,结节大如豌豆,初红后紫,渐而消退.低热稽留,四肢关节轻度作痛,两膝酸楚,小腿发胀、麻木不舒.后季胁及脘区,经常隐痛  相似文献   

18.
刘树山 《世界中医药》2009,4(6):339-339
平肝舒怒饮出自陈士铎的《辨证玉函》,以治疗肝气虚、肝血伤所致两胁作痛(虚症胁痛)。兹就2007年以来用平肝舒怒饮治疗胁痛11例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胁痛胁痛,是指自觉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的症状。胁痛可归属于广义的胸痛范畴。其病机特点为气机郁滞,脉络失和,疏泄不利。胁痛为肝胆、胁肋部病变的常见症状之一,如肝癌、肝痈、肝热病、肝著、鼓胀、胆瘅、胆胀、悬饮、肥气、干胁痛、胁肋痛等病均可导致。临床若对导...  相似文献   

20.
王会霞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1):787-788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古代又称“胁肋痛”、“季肋痛”或“胁下痛”。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胁痛既是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可以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临床在许多疾病中都存在胁痛。笔者对《针灸甲乙经》中针灸治疗胁痛的内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