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吞酸”等范畴 ,因溃疡的发生往往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 ,故称消化性溃疡[1 ] 。近年来的共同认识是溃疡是多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 ,出现的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相互失调。攻击因子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 (Hp)等。防护因子包括黏膜屏障、黏膜血流、上皮再生等。一般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是攻击因子较强 ,胃溃疡多是保护因子较弱、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在劳累、饮食不节、不良情绪等诸多因素刺激下 ,使消化道内消化液分泌失调 ,黏膜抵抗力下降 ,胃酸、胃蛋白酶等侵蚀…  相似文献   

2.
免疫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基础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医虽无免疫学,但许多中药却对免疫功能有重大影响。近年来,中药在免疫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现代医学认为免疫是人体一种保护性反应,用以识别与排除“异己”,维护人体的平衡与稳定。中医把这种维护人体正常功能,抗御与清除各种有害因子的作用称为“正气”,那些有害因子则称为“邪气”。“正气”相当于人体免疫功能,“邪气”又分“外邪”与“内邪”,即各种致病因素。“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说明体内免疫功能正常就可以抵挡外界致病因子,即使侵犯人体,也可抵御消灭。“邪之所凑,其气必…  相似文献   

3.
1、《温热论》与《湿热病篇》的基本理论与诊疗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1.1病因。叶氏认为温病的病因是“温邪”。包括了风热、暑热、湿热、燥热及伏寒化温、温毒、疠气等。薛氏则认为病因乃“湿热之邪”,且必先有内湿,再感受外湿而致病,阐明了湿热病的发病是内外因联合作用的结果。1.2感邪途径与传变趋势。叶氏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薛氏认为:“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二者均认为感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的中西医发病与免疫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气可体现遗传基因变异与多态性、炎症免疫等多种含义,同时在老龄、氧化应激等致病因素作用下,在正不胜邪、气虚则邪胜的情况下,致使致病因子即突触核蛋白(α-syn)病理产物聚集,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病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与易感性,符合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理论精髓。外部环境毒理因素与内部免疫功能失调所致内风、痰热、瘀血,说明阴阳失其平衡、脏腑气血失调会影响到疾病的发生发展,正气的盛衰决定着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倾向性。同时,针灸与中药有效调节免疫机制等说明,中医所遵循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本身就囊括了中医免疫治疗思想之精髓。  相似文献   

5.
辨燥邪     
自《内经》将燥邪发病特点概括为“燥胜则干”,同时提出“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之后,后世医家便由此从多角度讨论燥邪.笔者借《内经》理论简单归纳燥邪发病特点:分类上有外燥、内燥之分,在病理机制上基本遵循外燥的同气相求以度内燥的伏、溃、发、传理论.  相似文献   

6.
《秦問》評热病論所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确切意义,是强調了正气在发病中的决定作用,这也是《内經》中内因决定外因的发病学观点的論据,它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同样的涵义,这是指一般情况而言的。在理解这节經文时,还必須特别注意“虚”字的意义,这里的所謂“虛”,完全不同于虛証之“虛”.以及正气衰弱之“虚”,因为虛証以及正气衰弱已属病态表現,若再遭到邪气的刺激而发病,则属繼发性疾病,进而推論之,原有之“虚”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也必定有内因外因两方面的因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疾病。目前认为,溃疡的形成是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和保护因素失调所致。调控各种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的神经、体液(包括消化道激素)经常处于动态平衡是常人不发生溃疡的主要原因。若攻击因子超过防御因子,就可出现黏膜损害而形成溃疡。攻击因子包括胃酸、精神  相似文献   

8.
疼痛 ,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大凡寒客经脉、燥热内结、肝郁气滞、痰瘀停积等各种病邪阻滞经络脉道 ,气血运行不畅均可致痛 ,古人谓之“不通则痛”,进而提出了“通则不痛”的理论。凡实邪阻滞引起的疼痛 ,祛其邪、通其闭、化其痰、理其气、逐其瘀、邪去而经络气血运行恢复通畅 ,其痛即愈。然临床有些痛证 ,通之而痛不解 ,甚或加剧 ,故痛非尽为不通 ,而概以“通”为治。《医学真传·心腹痛》谓 :“所痛之部 ,有气血阴阳之不同 ,若概以行气消导为治 ,漫云通者不痛……若必以下泄为通 ,则妄矣”。可见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理论仅是对邪…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就东垣脾胃学说对抗老强身的意义 ,结合脾实质研究 ,作进一步探讨 ,供同道参考。   1 祖国医学的脾 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决定着人体健康和寿命的长短。中医病因学在发病方面认为 ,疾病的发生与否 ,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如果“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反之“邪之所凑”则“其气必虚”。然而 ,正气盛衰与脾胃这个后天之本是息息相关的 ,东垣继承和发展了《金匮》四季脾旺不受邪这个论点 ,这就强调了保养机体本身 ,即内因以脾胃为主的决定性作用。所谓正气 ,是指机体应有的防御机能是由先天之精、后天水谷之气相互化生而成…  相似文献   

10.
梅曼  何匀曦  马玉草  吕柳 《天津中医药》2023,40(12):1524-1529
“毒”邪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其奠定了“毒”邪致病的理论基础。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风湿病,通过梳理《黄帝内经》及相关古籍中的“毒”邪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观念,从“双毒学说”角度阐述对类风湿关节炎防治。“双毒学说”包含外感邪毒及内生伏毒,外感邪毒指从外向内进入机体导致疾病的毒邪,包括六淫邪毒和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内生伏毒指从内产生或伏于体内而后发病的毒邪。外感邪毒与内生伏毒相互滋生,互为因果,互助为虐,共同导致疾病的发生,希冀从“双毒学说”角度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到两汉是脾胃学说形成与奠基阶段,《黄帝内经》阐述了脾胃生理功能;《伤寒杂病论》重点阐述外感疾病与脾胃基础疾病的辨证关系,调理脾胃成为治疗外感病重要法则。唐宋为发展时期,《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确立"春夏取冷太过",提出"温食",顾护脾阳。金元至明清时期是脾胃学说的鼎盛时期,张元素著《医学起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实用药式》"土实泻之"、"土虚补之"、"本湿除之"、"标湿渗之";李东垣《脾胃论》"饮食伤脾论"、"甘温除大热"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明清是充实、完善阶段,叶天士继承东垣补脾升阳,创立胃阴辨治说,弥补了东垣略于治胃,重在温补,不及养阴的不足,纠正了举世皆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甚则阴阳不辨的弊病,对脾胃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李中梓重视脾、肾,提出:"人之有脾胃,犹兵家之有饷道,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脾胃一败,百药难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薛己结合温病,巩固了脾阴学说,提出"阴虚乃脾虚也,脾为至阴"。近年在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础上建立了40余种脾虚模型,综合观测,证实脾胃与人体多系统(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及血液)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董子亮先生认为胃脘痛多由情志失调、饮食起居失宜引起,病位在脾胃,肝胆与脾胃关系密切,引起胃脘痛原因不同,肝胃气机失调为主要发病机理,董老遵循"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针对基本病机,以疏肝和胃为基本原则,提出"疏肝要结合和胃,和胃又必须疏肝"治疗原则,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疗效显著善于从肝论治胃脘痛,调畅肝胃气机,通而痛止,创立疏肝和胃方结合辨证加减用药,治疗胃脘痛等消化系统疾病,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疾病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症是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舌淡苔白、脉细数等);是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其是疾病个别现象,未必完全能反映疾病和证候的本质。"西医治病"是在《NCCN指南》的指导之下,正确使用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技术对肿瘤进行综合性治疗。"中医治症"是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或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症状或不良反应,运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正确的处方用药,并结合中医学之理疗、情志疗法等技术,以消除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为治疗总则。以此中西医结合理念指导临床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中医学“肝肾同源论”为基础,提出在发病学上肝肾具有共同的致病途径,在研究肝硬化相关肾纤维化时,要注重脏器纤维化的关联性。在治疗学上倡导“肝病治肾”、“肝肾同活”。进而认识到多脏器纤维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认为肝肾在脏器纤维化发生机制上具有相关性,中药肾疏宁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补益脾肾作用,肾疏宁及中药单体可能通过干预Smad7蛋白表达、TGF—β1等细胞因子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为中药治疗肝硬化后肾损害的机制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是消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临床医生用药特点及临床疗效的疾病。李林主任在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慢性胃炎病因多样,她认为大多为肝气不舒、脾胃虚弱、饮食起居不慎等所致,运用理气健脾和胃大法治疗慢性胃炎,并嘱患者畅情志、节饮食、慎起居,临床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身心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致力于FD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西医多从胃肠的动力障碍入手,中医多认为本病由于肝郁脾虚,但临床中发现多数患者存在因精神心理因素复发的情况,中医脏腑体系认为心为神明之大主,可以调节神志活动,并且参与了FD的发病过程。在治疗上,西医主要采用对症处理,中医药疗法在本病的防治上具有明显的特色,其中,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在本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运用优势,得到临床的认可。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总结导师临证经验得出,在治疗FD中,健脾和胃与调养心神合用,以八脉交会穴之内关、公孙为主穴并配合腹部腧穴及百会,同时配合中药,并随诊加减,可获良效。在心胃相关理论指导下,针药并用可使得FD的治疗方法更加丰富,发挥中医药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中西药联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治愈率低,已成为导致死亡的首位疾病,其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参与的多步骤、多阶段、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西药作用靶点明确、途径单一、起效迅速,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持久温和的作用特点,二者联合应用在复杂疾病、慢性疾病的治疗方面能优势互补、协同增效、减少不良反应。本文重点对中西药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中药为主、西药为辅,西药为主、中药为辅,中西药并重"的联合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清代医家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首次提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心肾不交的遗精。该治法突出了后天之本,中焦脾胃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焦脾胃运化失常,可导致脑髓失养或毒损脑络,从而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肠道微生物群落失调密切相关。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理论特点,进一步探究中焦脾胃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关系。通过查阅文献、参考古籍医案、阿尔茨海默病用药规律分析、相关实验研究,为此法在临床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论据支持,为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思路,为中医药防治复杂病因病机的脑系疾病提供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调控肠道菌群探讨中药防治脑卒中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肠道菌群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被称为人体"被遗忘的器官",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肠道菌群失调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例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及多发性硬化等。脑卒中具有高的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特点。肠道菌群在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吸收、代谢、血压、血糖、血脂及动脉粥样斑块等因素,进一步影响脑卒中的发病。中医认为脾胃气血流注失度、阴阳盛衰失衡,机体生理功能失调,化生"风、火、痰、虚、瘀"等病理产物,可致中风的发生。脾胃主腐熟运化水谷,肠道菌群影响饮食的消化吸收,现代研究的肠道菌群功能与中医之脾胃功能失调相关。因此,调整肠道菌群的稳态,可作为一个潜在的干预靶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药干预脑卒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是否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值得未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中药有效成分(小檗碱、黄芩苷、白藜芦醇等),中药单方(丹参、红景天等)和中药组方(补阳还五汤、脑心通胶囊、补中益气汤等)防治脑缺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开发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冠状动脉循环改变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不平衡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疾患。临床上有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表现,属祖国医学中"胸痹"心痛"心胃痛"等范畴。论述了张仲景《伤寒论》中有关治疗冠心病的方剂,对现代诊断的急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用之得当,也每多奏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