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艳 《吉林中医药》2012,32(3):301-302
目的:探讨应用毫针透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132例(190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96眼)采用毫针透刺疗法,对照组64例(94眼)采用普通的针刺疗法.以视野平均敏感度、P-VEP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症状改善效果为观察指标,比较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47%,对照组总有效率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后P1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振幅较治疗前提高,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潜伏期、振幅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通过临床观察,与普通手法针刺治疗的比较,毫针透刺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较好,可以有效地改善视功能,从而提高视神经萎缩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针灸》2009,29(9):714
目的:探寻提高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功能的有效疗法.方法:针刺治疗38例(54只患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采用眼局部取穴及全身辨证取穴相结合的方法,穴取睛明、攒竹、风池为主,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视力、视敏度及P_(100)波的振幅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针刺可提高视神经萎缩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董凤  刘婷 《天津中医药》2019,36(4):363-366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眼压稳定的青光眼患者视功能影响。[方法]选取青光眼患者68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8例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者随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继续接受原来的降眼压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外予以针刺治疗,取穴如下:主穴风池、太阳、睛明、合谷,配穴:球后、四白、承泣、童子髎、丝竹空,百会等,每日1次,每周治疗6 d,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12周),观察患眼视力、眼压、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治疗组视力均数较治疗前提高(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未见明显改变及差异(P0.05);3)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视野平均敏感度(MS)值提高(P0.05),视野平均缺损值(MD)降低(P0.05);4)治疗12周后两组的P100波峰均提高,潜伏期时间缩短。[结论]针刺治疗青光眼虽不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但可以改善视野光敏度、降低平均缺损值,值得临床作为青光眼的辅助治疗以保护视神经、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33只眼),对照组25例(32只眼).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结合中药左归饮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8%,对照组为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或P<0.01),治疗组中心视野、P100波潜时也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视力、中心视野、P100波潜时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中药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86只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30例(42只眼)给予电针治疗,研究组30例(44只眼)给予电针联合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视野平均缺损、VEPP100波潜伏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视野平均缺损、VEPP100波潜伏期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疗效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药治疗视神经萎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刺对视神经萎缩病人视觉电生理的即刻效应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孙河  王影  白鹏 《中国针灸》2003,23(12):737-738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机理。方法 :对 32例 (48只眼 )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针刺穴位 :球后、风池、百会。比较针刺前、中、后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 :P VEP中N1 3 5波振幅升高 (P <0 0 1 ) ,F VEP中N3 波、P3 波潜伏期缩短 (PN3 <0 0 5 ,PP3 <0 0 1 )。结论 :针刺可增强视觉中枢生物电  相似文献   

7.
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加味复元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符合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患者25例33只眼作为治疗组,用西药常规药物联合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以24例30只眼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90 d和180 d对视力、中心视野和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3项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90 d后治疗组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和中心视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0 d治疗组3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8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复元活血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眶内穴位结合头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9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111只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36只眼)采用针刺眶内穴位结合头针治疗;眶内对照组30例(38只眼)单用针刺眶内穴位治疗;头针对照组30例(37只眼)单用针刺头部穴位治疗。各组均以2周(14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眼针对照组总有效率60.53%,头针对照组总有效率64.8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眶内对照组和头针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视力、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和平均缺损以及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振幅和潜伏期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眶内对照组和头针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眶内穴位结合头针治疗视神经萎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患眼视力、视野及提高视神经传导功能方面,好于普通针刺或头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窍明目汤对青光眼患者视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诊治的青光眼患者64例(8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38只眼)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32例患者(42只眼)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通窍明目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进步率、P-ERG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眼压、视力评分、视野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视力进步率为88.10%(37/42),与对照组的71.05%(27/3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ERG中N95波潜伏时(91.81±11.25)ms比对照组的(98.25±12.45)ms短,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眼压、视力评分、视野情况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窍明目汤可有效改善青光眼患者视力、眼压及视野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后来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方法根据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对患者进行分类,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100人,共147眼,其中外伤10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3眼,炎症31眼,遗传性34眼,青光眼21眼,占位性病变20眼,不明原因18眼,对所有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视力、视野的好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病因的视神经萎缩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好转率为:外伤6眼(60.0%),缺血性9眼(69.2%),遗传性20眼(58.8%),炎症19眼(61.3%),青光眼7眼(33.3%),不明原因11眼(61.1%),占位性病变8眼(40.0%)。视野好转率:炎症23眼(74.2%),外伤7眼(70.0%),缺血性8眼(61.5%),青光眼6眼(28.6%),遗传性11眼(32.4%),占位性病变12眼(60.0%),不明原因10眼(55.5%)。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力、视野好转并不完全同步,疗程越长,疗效越好。且治疗前后患者视力、视野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视神经的电生理功能,保护视神经。其中炎症、外伤、缺血临床疗效较好,治疗成本更低,此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The rhizomes of 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 (Amaryllidacea) is an important Ayurvedic as well as Unani drug. It is present in several drug formulation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menorrhagia and other gynecological problems.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strogenic activity of alcoholic extract of Curculigo orchioides with diethylstilbestrol in bilaterally ovariectomized young albino rats. Bilaterally ovariectomized albino rat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n=9) receiving different treatments, consisting of vehicle (0.6% w/v sodium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ethanolic extract of rhizomes of Curculigo orchioides at three different doses (viz., 300, 600, 1200 mg/kg body weight) and standard drug diethylstilbestrol (DES) at a dose of 2 mg/kg body weight. All these were administered orally daily for 7 days. Estrogenic activity was assessed by taking percentage vaginal cornification, uterine wet weight, uterine glycogen content and uterine histology as parameters of assessment. Alcoholic extract of Curculigo orchioide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ercentage vaginal cornification, uterine wet weight (P<0.001), uterine glycogen content (P<0.001) and a proliferative changes in uterine endometrium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中医治疗有效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认知障碍概念的提出,为现代医学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认识空间,要求对患者实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由于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的局限性,为中医的治疗带来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医中药采用补虚,逐瘀,化痰,理气,解毒,清热,通络,开窍等多种方法,其中以补肾、化痰、活血最为常用。中成药以及针灸在临床的运用为血管性认知障碍提供了多元化治疗。大量的临床及实验室的实践研究表明了中医治疗该病的有效性,同时也给医者思考的空间:中医为何有效及其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肾阳虚与血瘀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肾虚与血瘀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为补肾活血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作肾阳虚动物模型,选取Wistar大鼠37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观察动物外观、一般体征、脏器重量和血脂等改变。结果模型组动物皮毛稀疏,精神萎靡,懒动,大便溏稀,耳垂毛细血管紫暗;模型组肾上腺、精囊腺的重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血清睾酮含量降低;模型组血清TC和LDL-C明显增高,TG增高不明显,HDL-C降低。结论肾阳虚同时伴有血瘀,血瘀时间的延迟可出现肾阳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